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揭秘:明太祖“免死铁券”不免死(5)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洪武十七年,因过于辛劳,徐达在北平患病,是极为凶险的背疽(毒疮),朱元璋派遣他的长子徐辉祖前往慰劳,把他召回南京。次年二月,突然死去。关于他的死因,《明史·徐达传》没有说明,只有简单的四个字:“病笃,遂卒。”吴晗《朱元璋传》根据其他史料,给出了答案:徐达患背疽,忌吃蒸鹅,朱元璋特地赏赐蒸鹅,派遣使臣送到徐府。徐达流着泪当着使臣的面吃下,不多日就死了。似乎令人不可思议,其实不然。徐达一向是胡惟庸的死对头,当然无法列入“胡党”之中予以整肃,况且还有“免死铁券”在手,并无“逆谋”,可以免死二次。要他死,只有这种不露痕迹的手法了。可见“免死铁券”对于徐达而言,实际上并没有发挥作用,死的时候只有五十四岁。朱元璋的表演技巧着实高明,停止上朝,前往哭临,居然“悲恸不已”,事后还追封他为中山王。
    朱升父子的结局也很值得说一说。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升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对于后来的成功起了关键作用,因而备受朱元璋器重。朱升是刘基一类的谋士,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预感到共同打天下易,共同坐天下难,何况面对的是疑神疑鬼的皇帝。洪武二年,年已七十一岁的他就向皇帝请求“告老归山”。
    朱元璋为了表示感谢之情,赏赐他世袭爵位。
    他婉言谢绝说:臣后人福薄,不敢叨受天恩。
    朱元璋问:你有几个儿子?即使不受爵位,也应该为朝廷出力啊。
    朱升涕泪俱下:臣只有一个儿子,名叫朱同,生性愚钝,事君之忠有余,保身之哲不足,恐怕他日不得老死家乡。
    朱元璋生气地说:啊,这是什么话?我和你,分则君臣,情同父子,有什么嫌疑要考虑到这种地步?
    朱升回答:并非臣下过虑,气数就是如此,但愿陛下哀怜老臣、臣子不死,赐以完躯,就是大幸。
    朱元璋或许有所感动,或许为了证实“情同父子”这句话,赏赐朱升朱同父子一个“免死铁券”。对于朱升而言,求得这个“免死铁券”,并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儿子,因为他已经年过七旬,死不足惜,儿子来日方长。次年,朱升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二岁。他的儿子朱同却没有能够享受“免死”特权,莫名其妙地成了“胡党”,皇帝特别开恩——赐自缢,总算兑现了“赐以完躯”的承诺。
    皇帝赏赐的“免死铁券”,不是护身符,充其量只能算是荣誉证书,他可以变着法儿让你死,你还不能说他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太祖高皇帝实在是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