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多种势力的角逐演变,让西藏问题复杂得就像一个谜,而解开百年西藏军政迷局,从这本旧书出发,是很适宜的。陈渠珍当年写作此书时,大概难以预料到这本小小的私家笔记会起到如此作用吧。 陈渠珍横跨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是民国时代经营湘西三十多年的“湘西王”。以军事起家的他,文化修养却非比寻常,后来与熊希龄、沈从文并称“湘西三杰”。我很怀疑,陈渠珍后来的成就,与他之前在西藏的这一段经历密切相关。在西藏的作战经历、出西藏的艰苦卓绝、与藏族姑娘西原的患难真情,对他日后性格的培养、履历的累积影响至深。 已过世的藏学家任乃强是此书最重要的发现者和推广者,为此书做过校注,他在《弁言》中说:“但觉其人奇、事奇、文奇,既奇且实,实而复娓娓动人,一切为康藏诸游记最……”此书在文学家眼中,看到了美而险的游记与动人的爱情;在史学家眼中,看到了清末民初的川藏军政资料;在民俗学家眼中,看到了百年前珍贵的藏区多民族风俗;在地理学家眼中,看到了川边、西藏、青海一带的人文地理记录。 今天,无数驴友津津乐道地醉心于游西藏、写游记,甚至欲追寻《艽野尘梦》的踪迹。杂文家三七记道:他读此书后一月,曾动念往追这一行人的旧踪,左往羌塘,沙天雪地,山峦连绵,衰草掩道,道边秃鹫,凝立不动,遂栗缩而止。读到这,我耳旁又响起了原始森林战场上的枪声,和荒芜雪原呼啸的北风与狼嚎,终于知道为什么我们这些后来人只能叫做小资了。和这本用生命与血泪写就的书相比,任何游记都黯然失色。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