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健身房里长期自虐可以让你精力充沛些,睡眠安稳些,容光焕发些,却很难让肚脐也跟着眉开眼笑,每个健身教练都会严肃地告诉你——也给自己先找好台阶——“腹肌是史上最难练的肌。”不过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来说,拥有一个可观的肚脐似乎比拥有良好的腹肌更重要,或者说,就算锻炼腹肌也是为呈现中间那个窟窿而服务的。在这种思维下,肚脐忽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它翻身——不,它“睁眼”的时候到了。 说不清这是哪一股潮流的一部分,反正从《美丽畅想曲》以来的每一段表现新时代新风尚的相声都少不了拿这说事;早些时候受意识形态钳制,相声演员无法就社会中存在的性别问题发言,后来又一窝蜂地去重复“服装式样越来越多,用的布料越来越少”这种肤浅的表象,讽来讽去,就是没能说到点子上:人们通过调整审美观来改变自己明知无力改变的“生理缺陷”。从许多比自己皮肤深些或浅些的衣不蔽体的人身上,从许多在减肥产品手册里发布今昔对比照的人身上,或者从那些腰上挂着圆形商标、似乎浑身散发着烤鸭香的人身上,人懂得了肚脐眼跟电影一样也是可以分级的:大众级的肚脐眼到处都是,把肚子变成一张张哭丧的脸;限制级的肚脐眼至少在人站着的时候受到两壁腹肉的严格限制;而最高限制级的乃是珍稀品种,不论站姿坐姿卧姿趴姿均能保持狭长的形状及各项指标的稳定。 虽然较高的境界通常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但审美的觉醒却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过去的减肥中心如今都挂出“瘦身”的招牌,连“中心”都不要了,意思是不单瘦中心,它能让你吧嗒吧嗒全方位掉肉;后来还嫌不够,又改叫“纤体”。在里面泡久了哪怕体重没变,你都会觉得自己身瘦了,体纤了(不像“减肥”,听起来怎么减还是肥着)。与此同理,人们觉得虽然肚子上的格局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但不妨像广告杂志电视里的那些人一样先露起来,露着露着,感觉自然就不同了。事实也的确如此,人(主要是女人)带着白花花的一圈腰腹出门上街,穿过目光汹涌的十字路口迈向不可知的未来时,不管是出于怕冷还是害羞,走起路来都会下意识地将腹部收紧上提,拉扯肚脐眼形成一个相对秀气一点的形状。金鱼眼拉扯成杏核眼,杏核眼拉扯成吊梢丹凤眼。即便实在拉扯不了也显示了一种话语权:是的,我的肚子有话要说。 美容机构的行业追求不再是避免把眼睛拉成肚脐被相声演员笑话那么简单了,而是要把肚脐培养成第三条道路,帮助人们塑造以身体发肤为载体的第二自我;最低的目标,就是让那些两眼怎么妆描都跟暖气片一样的姑娘们相信自己真的拥有第三只眼睛,一个五官之外的“第六官”。这是现代人的福分:你可以去血液中心体验瘦身的感觉,可以通过把火车乘务员认成空姐来想象自己坐在飞机上;肚脐眼也可以喷吐秋波,只要你认为它可以。 相声人哪,这难道只是少用点布料的问题么?拉罗什福科伯爵得跟永远落后于时代的路易十六重申一遍:“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