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海克尔与刘文典有什么关系?

http://www.newdu.com 2020-10-21 东方早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原题:从海克尔说到刘文典
    《上海书评》第14期上所刊袁志英先生《从刘文典说到海克尔》,提到了第2期上我写的小文《刘文典的“不狂”》。袁先生是翻译海克尔的学界老前辈,我以前借阅过他和陈少新、王小玲、马静珠翻译,郑开祺校对的《宇宙之谜》,也很熟悉他写的系列文章《毛泽东和〈宇宙之谜〉——三十年前翻译海克尔的〈宇宙之谜〉之谜》(《德国研究》2002年第3期,第55-57页)、《〈宇宙之谜〉与海克尔其人》(《德国研究》2003年第2期,第43-50页)以及《〈宇宙之谜〉在中国》(《读书》2006年第7期,第89-92页)。关于刘文典在《新中国》杂志翻译海克尔《宇宙之谜》的事,章玉政在《狂人刘文典》一书第149-152页有详细说明,他也提到了袁先生他们当年那个译本的故事。
    海克尔全名Ernst Heinrich Philipp August Haeckel,他的汉语旧译名正如袁先生所说极不统一。仅拿刘文典本人来说,他翻译的《生命之不可思议》一书封面上题的是“海凯尔”,而在“译者序”里面使用的竟然全部都是“赫凯尔”。弄哲学史的人都知道,海克尔曾经“暴得大名”,可是他的名气却又下去的很快,后来就连很多德国知识分子都没看过他的书了。据袁先生《毛泽东和〈宇宙之谜〉》一文介绍,毛主席接见施特劳斯(Franz Josef Strauss)时曾经提起海克尔的《宇宙之谜》,可惜这位德国政治家只听说过这本书,却没有读过,结果没法接毛主席话茬,他和他的手下一个个都闹了个大红脸。我估计那时候毛主席要是提海德格尔的话,施特劳斯一定会“Ja!Ja!Ja!”地一路接下去。无奈毛主席对给纳粹助过威的哲学家没有兴趣。袁先生在《毛泽东和〈宇宙之谜〉》里还提到过一件趣事:1992年5月,某资深外交家在报上回忆毛主席当年接见德国客人的旧事,他竟然把海克尔的生卒年换成了海德格尔的生卒年。从这一换里面,也许可以看出海德格尔的潜在势力当时在中国有多大了。今天的中国哲学界,海德格尔红透半边天,海克尔却只有我们这些苦读书匠来伺候了。我想海克尔声名的这种起伏,大概和他是一个“科学哲学家”有关。这类哲学家的思想,一般是对某一时代科学成果和方法的提炼和总结,科学一旦进步了,旧的“科学哲学”就要为新来者让贤。“科学哲学”就这点好,一旦被发现有不完备的地方,就马上离开人们的视线,走进历史,一点儿都不含糊,不恋栈。
    还有一件事可以转告袁先生,就是《刘文典诗文存稿》和《刘文典全集补编》近日已经由黄山书社出版。我已经买到《刘文典诗文存稿》,里面收有一篇《我的思想变迁史》(原刊《新中国》1920年2卷5号),其中也提到海克尔和《宇宙之谜》,这里抄一段供袁先生参考:“看见书上常说到生物进化的话,不懂进化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拿起Darwin的《种源论》,看不出味来,后来读了日本人丘浅次郎和石川千代松的,略晓得一点,后来又寻着了Haeckel的《宇宙之谜》和《生命之不可思议》两部书,读了真是无异‘披云见日’,把我所怀疑不解的问题,确实解决了几个。我从此才真晓得近世科学的可贵,晓得哲学万离不了生物学,晓得国家社会的一切问题都要依据生物学来解决,才晓得不但是中国的学,就连学西洋那些‘没有科学上根据的哲学’都是不中用的。”(第20页)刘文典一生都是“科学哲学”的信奉者,可惜现在绝大多数人记住的只是他嘲弄过沈从文,抽过大烟,讲过《庄子》这几件事了。
    
    《狂人刘文典: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连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