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诗言志】陈子昂诗廉文化简释与当下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20-09-17 未知 喻善平 参加讨论

    陈子昂,字伯玉,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初唐著名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24岁举进士,适逢唐高宗李治在洛阳病逝,上《谏灵驾入京书》,武则天“奇其才,召见金华殿”,赞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晔”[1],拜麟台正字,后擢为右拾遗(唐代谏官),后世称陈拾遗。他一生在政治与文学上,树立了壮开唐风、谏政倡廉等丰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廉文化。38岁时因父老辞官还乡,被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冤死狱中,年仅42岁。
    一、以诗倡廉的诗廉文化
    从狭义的角度讲,陈子昂诗廉文化指的是融廉于诗,以诗倡廉,即在诗中寄寓自己的廉洁奉公、为民情怀,从而不谦担当,反腐倡廉,影响社会,补察时政。从广义的角度讲,陈子昂诗廉文化指的是:诗论、诗文构成的诗文化与渗透在诗文中的廉文化,此二者叠加相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里将散文也归属在诗文化中,是因为陈子昂诗论、诗歌比之散文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陈子昂在诗论与诗文创作上壮开唐风,是革新唐诗的关键人物。其诗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高标一席,彰显出敢于“革新求变、不谦担当”的精神特质。陈子昂作为直谏较真的谏官,拾遗补缺,在诗文中渗透了强烈的廉洁意识,构成了风骨峥嵘的廉文化。
    诗文化是陈子昂在文学上的卓越建树。唐初诗歌,并没有随着帝国的逐步强盛而激情高唱,相反,浮艳、柔靡的齐梁诗风却统治着诗坛。“初唐四杰”虽深表不满,但并没有脱尽齐梁诗风的影响。武后时代,“陈子昂更高地举起诗歌革新的旗帜,有破有立,提出了在复古中实现革新的主张”[2],极力倡导“风雅兴寄”“汉魏风骨”,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完全摆脱了齐梁浮艳习气,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上存在的种种矛盾”[3]。其诗歌风格高昂清峻,雄浑苍凉,寓意深远,语言古朴苍劲,内容与表达上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奠定了唐诗的壮阔景象,对盛唐诗人张九龄、李白、杜甫产生了深远影响。时贤王适誉他为“海内文宗”或“天下文宗”。李白称其为“麟凤”,杜甫夸之为“雄才”,元好问认为,“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陈子昂洞察国事,有远见卓识,其谏疏被《资治通鉴》引用达6处之多。其著作有《陈伯玉集》10卷,诗128首,文110余篇,代表作有38首《感遇诗》,《登幽州台歌》被誉为古典诗歌中的“千古绝唱”。
    廉文化是陈子昂廉政思想的高蹈,他为国为民敢于倡廉。据《新唐书·陈子昂传》记载,陈子昂倡导“公正者无邪朋,廉者憎贪”“以廉劝贪,势不相售”“察孝廉以除贪吏”[4]。他作右拾遗,清正廉洁,当仁不让,直言谏诤,为民请命,达到了战国思想家——庄子推崇的“大廉不谦”的境界。
    的确如此,翻开陈子昂的诗文集,一个独特而鲜明的亮点令人刮目,即表达的反腐倡廉意识相当强烈。即“陈子昂在躬亲自廉、为官干净的同时,还在以铭倡廉、以诗倡廉、以文倡廉方面,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5],不愧为初唐文学里倡廉的丰碑!
    二、诗廉文化的当下传承
    陈子昂高扬“敢想敢为,革新求变,不谦担当”的时代精神,其清廉公慎、干净为官的风范,以及不畏权势、直言敢谏的胆识与忧国忧民的思想,至今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于是,我们重点发掘了陈子昂文化中蕴含“革新、崇廉”特质的诗廉文化,并以更加现实的行动进行传承与弘扬。前年,在射洪市委市府领导下,由射洪市纪委监委、射洪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推进,在保持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文物原貌的前提下,以嵌入的方式,精心打造了陈子昂诗廉文化基地。
    为了真正擦亮陈子昂诗廉文化这张名片,射洪市规划、制定并实施了传承弘扬陈子昂诗廉文化的“十个一”工程。即建好一个诗廉基地;征集一个诗廉标识;出一本诗廉故事集;一本廉政诗文集;一本诗廉书画集;制作一部诗廉宣传片与一部诗廉专题片;编制一套乡土诗廉教材;创作一支诗廉歌;开发一批诗廉文化旅游产品。特别是在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以嵌入的方式打造陈子昂诗廉文化基地,嵌入了诗廉墙、修竹馆、诗廉斋、诗廉文化纪念馆、诗廉誌等诗廉文化景观,寓教于诗文,以诗文化人,方便党员干部与游客瞻仰学习,从而自觉传承、弘扬陈子昂诗廉文化。
    嵌入打造陈子昂诗廉基地,是从广义的角度诠释诗廉文化,确定诗廉基地的主题是“一代文宗,大廉不谦”。承载“一代文宗”的是反映陈子昂敢于“革新担当”的诗文化。“大廉不谦”代表的则是陈子昂敢于“崇廉担当”的廉文化。“大廉不谦”什么意思呢?这话出自庄子《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6],意思是说,“大廉是不逊让的”[7],即真正廉洁的人是不谦虚逊让的。按今天的话说,大廉之人不谦,“不谦”就是当仁不让,敢于担当。确定“大廉不谦”为诗廉主题之一是这样考虑的,一是典出于庄子的《齐物论》;二是非常契合陈子昂重廉倡廉的铿锵作为;三是“大廉”指一心为民的大廉情怀,“不谦”指敢于担当,对强调与宣扬敢想敢为、廉洁奉公极具警示意义。同时还挖掘了陈子昂诗廉文化的影响,即“革新求变,崇廉尚实,敢想敢为,不谦担当”,这对当下与今后射洪市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廉政工作的推进是非常有益的。
    如今,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射洪市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前来观瞻景仰的游人络绎不绝。陈子昂奋笔疾书的青铜像临风屹立,铜像下“一代文宗,大廉不谦”八个大字分外醒目,诗廉文化基地与古读书台融为一体,还原出立体完整的陈子昂形象!读书台下矗立着唐代御史大夫立的旌德碑,旌德碑镌刻了唐监察御史赵儋写的碑文,让来者们肃然起敬!仰望先贤,“犹有临风啸咏声”,子昂先贤敢于革新求变、重廉倡廉的遗风,正激励着一批批来者为国图强、为民担当!
     
    参考文献:
    [1]徐鵬校点:《陈子昂集》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64页。
    [2][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2页。
    [4]徐鵬校点:《陈子昂集》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61、257页。
    [5]喻善平:《初唐文学里的倡廉丰碑》,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6月20日。
    [6]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1页。
    [7]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95页。

 
    (作者系射洪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会员、四川教科所兼职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