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农村脱贫攻坚的报告文学《永和人家的故事》(作家出版社)近日出版。作家李迪,像一个身经百战的猎手,在生活丛林中,总能精准捕获他的猎物——好故事,从《丹东看守所》《警官王快乐》《004号水井房》到《听李迪讲中国警察的故事》《加油站的故事》,等等,他创作的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每一次都不会让人失望,每一次都为读者创造一个“故事场”,在那里,看故事的人跟书中人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品苦、一起回甘、一起经历人世百态。 好猎手靠的是运气吗?当然不。永和县,这个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临汾市西北边缘的小县城,李迪去了5次。县城只有一条大马路穿城而过,从这头走到那头,只需要15分钟。但就在这个一眼差不多能望见全貌的“山沟沟”,李迪上山、蹚河、转田间、探枣林,一个个朴实又打动人心、充满力量的“过好日子”的故事,被他抽丝剥茧,呈现人前。《我是你的腿》《朋友来了有野菜》《大个儿卖粉条》《人生如剪纸》《大胡子早点铺》《老木匠唱秧歌》……读者跟着这些人,种枣、种菜、做粉条、剪纸、磨豆腐……贫困哪能不苦,创业哪能不艰,但在李迪笔下,这些人、这些事却都是和着笑、透着甜,他们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怜悯,在生活的磨砺当中自会找到自己的出路,在这个好时代、好政策、“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支持下,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就像时任永和县委书记加天山创作的歌曲唱的那样:“好时代都是好年好月人人好福气。”这就是李迪讲述的脱贫攻坚的故事,带着中国老百姓独有的敦厚,带着中国社会独有的温情,让你笑中带泪,满怀希望,因知不易,更惜所得。这本书有一种力量,那是《永和人家的故事》的家家户户,以及我们不曾相识的正在努力的人,都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着。 从《丹东看守所的故事》到《警官王快乐》,从《加油站的故事》到这本《永和人家的故事》,李迪对“故事”两个字情有独钟,就像他讲的:“我爱听故事,所以,发现了好故事我就想讲给大家听……”因此,我们才有机会去了解、去感受原本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此平凡、普通,甚至会忽略的一群人的可贵与伟大,他们做着最普通的事,却在李迪的故事中散发着最炙热的光,劳动者和奋斗者的可爱、可敬、可泣、可叹,李迪赋予了最生动的词汇,朴实又充满生命力。 《永和人家的故事》现已上市,等待着广大读者的检阅,但李迪已再听不到这些反响,他于2020年6月29日9时58分,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把《永和人家的故事》,把一部部优秀的作品留给我们,用他笔下的故事,让我们永远怀念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