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魏齐之际文士交游新论(2)

http://www.newdu.com 2020-06-10 《文学遗产:中文版》2 庄芸 参加讨论

    二、温子昇、王元景的命运
    自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迁洛,北魏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史书称“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北史》卷四三《邢劭传》,第5册,第1589页)(18),而“诸王皆待士以营声誉”的现象又尤可注意(《魏书》卷二一上《高阳王雍传》,第2册,第552页)。文化修养较高的元魏宗王不为少数,他们与文士交游,本身是洛下文坛的重要活动,而文士出任宗王府僚,也是积累政治资本的一种途径。特别是身居朝廷要职的宗王与文士的交往,自然不能被看作单纯的文学酬唱,而是政治声望、文坛声望两种资源的互相牵引与利用。诸多核心家族的文士,凭借家世、才学等条件,以及联姻、交游等关系的援引,参与文人雅集,逐渐积累文坛声望,适时转化成政治资本,入仕清途。李神儁、李谐、卢元明、王元景等莫不如此。
    孝庄帝元子攸由宗王而登帝位,虽然在河阴之变发生后,北镇政治精英已经成为政治上的主导势力,但至少在中央朝廷,元魏宗室与陇西李氏所编织的家族网络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可以说,孝庄帝朝是士族政治的最后黄金时代。上一节提到,虽有权臣掣肘,孝庄帝仍通过李神儁极力汲引士族人物,以扩大势力,抗衡尔朱氏。而孝庄帝密谋诛杀尔朱荣,“京师人怀忧惧”(《北史》卷四八《尔朱荣传》,第6册,第1759页),直接参与了谋杀尔朱荣的,除了元魏宗室、陇西李氏、弘农杨氏等几位亲信,尤让人注意的是温子昇的身影。这些人随后陆续遭到尔朱氏、高欢的清洗,温子昇虽暂得逃脱,却在十几年后为高澄所杀,其死于非命与此颇有关系。
    温子昇死后十余年,魏已禅齐,王元景“以雅谈获罪”,为高洋所杀。温子昇与王元景,一个是在魏末政治中逐渐向朝廷核心靠拢的寒人,一个是士族风流的标杆性人物,从出身到经历都截然不同,却同样在邺下死于非命。下文将勾勒北魏末年以至北齐初年的相关线索,考察温子昇、王元景的经历,旁及邢劭、魏收等人,探讨温子昇、王元景二人之命运,以对邺下风流作一外一内之观察。
    温子昇初“为广阳王渊贱客,在马坊教诸奴子书”。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东平王匡为御史中尉,“博召辞人以充御史”,温子昇射策高第,“遂补御史,时年二十二”,“〔御史〕台中弹文皆委焉”(《北史》卷八三《温子昇传》,第9册,第2783页)。
    正光元年(520)或二年,年轻的王元景也开启了他的仕途,与“家世寒素”的温子昇需要通过考试获得任官资格不同,王元景出身士族,“太尉汝南王悦辟为骑兵参军”(19)。其释褐之前的经历,史书专门记下一笔:“〔王元景〕与太原王延业俱诣魏安丰王延明,延明叹美之。”(《北史》卷二四《王昕传》,第3册,第882页)安丰王延明活跃于孝明帝后期以及孝庄帝朝,与中山王熙、临淮王或“并以才学令望,有名于世”(《北史》卷一九《安丰王延明传》,第3册,第687、688页),为元魏宗室之翘楚,时称“三王楚琳琅”(《北史》卷一六《临淮王或传》,第2册,第606页)。史书特别提到王元景对安丰王延明的拜谒,以及后者的“叹美”,自然是因为对于传主日后在洛下文坛以至政坛的发展,此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当时,非宗室人物的起家官通常在正七品以下(20),而王元景起家官太尉府骑兵参军为从六品上,这在北魏洛阳时代是屈指可数的(21)。而且,在汝南王悦的太尉府中,王元景以文士自诩,耻于武服驱策,“左右言其诞慢”,汝南王悦却言“府望唯在此贤,不可责也”(《北史》卷二四《王昕传》,第3册,第882页)。王元景六世祖王猛为苻坚丞相,祖王嶷。王嶷为长子娶清河崔休之姊(《魏书》卷六九《崔休传》,第5册,第1525页)。王元景父王云,亦娶清河崔氏,大约也是崔休姊妹。崔氏“学识有风训,生九子,皆风流酝藉,世号王氏九龙”(《北史》卷二四《王昕传》,第3册,第885页)。凭借北海王氏的政治声望及其与清河崔氏的婚姻关系,王元景自然也是洛下核心交游圈的一员。可以推想,王元景凭借洛下交游积累的声望,获得了一个超乎一般人的起点,年纪虽轻而仍然当得起“府望”之称。
    正光四年(523)左右,王元景、温子昇各自随元罗(元叉之弟)、李神儁出镇地方(《魏书》卷一六《元罗传》,第2册,第408页;又《魏书》卷七三《温子昇传》,第5册,第1875页),积攒政治资历。随后,广阳王渊北征,温子昇为行台郎中,“军国文翰皆出其手,于是才名转盛”(《魏书》卷七三《温子昇传》,第5册,第1875页)。温子昇志欲立事,而王元景则“以兵乱渐起,将避地海隅”,求为东莱太守,邢劭“举室就之”,皆得免于随后的河阴之难(《北史》卷二四《王昕传》,第3册,第883页)。广阳王渊败于葛荣,温子昇潜逃回洛阳,仅仅半年之后便身历河阴之变。尔朱荣于河阴滥杀朝士,又围朝士百余人,“临以白刃,唱云能为禅文者出,当原其命”,“时有陇西李神儁、顿丘李谐、太原温子昇并当世辞人,皆在围中,耻是从命,俯伏不应”(《北史》卷四八《尔朱荣传》,第6册,第1754页)。年仅二十、声名未起的魏收“亦在围中,以日晏获免”(《北史》卷五六《魏收传》,第7册,第2026页)。
    尔朱荣“纵兵乱害,王公卿士皆敛手就戮,死者千三百余人”(《魏书》卷七四《尔朱荣传》,第5册,第1648页),几占京官总数的一半,且大多数为有资格参与迎驾的高级官吏(22)。“自河阴之役,人情骇怨”,幸存官僚本已是惊弓之鸟,不少人“或求外官,或隐居避祸”(23)。而孝庄帝密图尔朱荣之前,“京师人怀忧惧”(《北史》卷四八《尔朱荣传》,第6册,第1759页),期间曾自外还朝的邢劭、杨愔,也一同避祸外出,“隐于嵩山”(《北史》卷四一《杨愔传》,第5册,第1501页;又《北史》卷四三《邢劭传》,第5册,第1589页)。王元景自孝昌年间避地东莱,一直未在孝庄帝朝出现。而温子昇则一直任职朝中,累迁中书舍人。温子昇曾为李神儁掾属,为其赏重,这其中大约也有李神儁的作用。
    永安三年(530),“庄帝将图尔朱荣也,〔杨〕侃与其内弟李晞、城阳王徽、侍中李彧等,咸预密谋”(《魏书》卷五八《杨侃传》,第4册,第1284页),“尔朱荣之死也,武毅之士,皆〔李〕彧所进”(《北史》卷一○○《李彧传》,第10册,第3334页)。另李或从祖兄李义邕(李冲长兄李承之孙),“庄帝居藩之日,以外亲,甚见亲昵”,“及即位,特蒙信任”,“尔朱荣之诛,义邕预其事”(《北史》卷一○○《李义邕传》,第10册,第3325页)。
    上述孝庄帝的亲信中,城阳王徽为宗室,陇西李或等人为孝庄帝母族,弘农杨侃则是邺下风流人物杨愔的从兄。如上所述,在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之后,弘农杨播、杨椿、杨津兄弟逐渐向与陇西李氏、“四姓”家族靠拢,与之联姻,结成利益共同体。杨椿、杨津皆位至三公。不单杨播之子杨侃直接参与了孝庄帝的密谋,杨椿之子杨昱、杨津之子杨逸(杨愔之兄)也都是孝庄帝的重要亲信。
    颇让人意外的是,温子昇也被孝庄帝视为亲信,参与了密谋。《北史》卷四八《尔朱荣传》:
    至十八日,〔孝庄帝〕召中书舍人温子昇告以杀荣状……良久,语子昇曰:“朕之情理,卿所具知,死犹须为,况必不死!宁与高贵乡公同日死,不与常道乡公同日生。”(第6册,第1761页)
    《北史》卷八三《温子昇传》:
    及〔孝庄〕帝杀尔朱荣也,子昇预谋,当时赦诏,子昇词也。荣入内,遇子昇把诏书,问:“是何文字?”子昇颜色不变曰:“敕。”荣不视之。(第9册,第2785页)
    柴芃先生指出,魏收所作《魏书》对孝庄帝及其支持者进行了系统的丑化,通过精心编排,故意隐瞒尔朱荣谋篡等重要事实,将孝庄帝描写成一个轻躁、猜嫌的昏君,将其重要亲信李彧、元徽等人树立成奸臣小人的形象。《魏书》刻意隐瞒的部分史实,赖《北史》相关材料而得知,而且这部分材料颇有与温子昇相关之事,如上文所引两条材料皆只见于《北史》,大约出自温子昇所撰《永安记》。特别是孝庄帝对温子昇所言“宁与高贵乡公同日死”云云,正道出尔朱荣有不轨之图、孝庄帝欲与之拼死一搏的心理(24)。而谋杀当天,温子昇的镇定应变,也为孝庄帝手斩尔朱荣赢得了时机。
    此后,尔朱兆人洛,温子昇“惧祸逃匿”(《北史》卷八三《温子昇传》,第9册,第2785页),此前已“惧祸解官”的李神儁“逃窜民间”(《魏书》卷三九《李神儁传》,第3册,第896页),而城阳王徽、杨侃、李彧等人则纷纷遭受报复。李彧之父李延寔、弟李彰与孝庄帝一同被虏,见害于晋阳。李义邕及其兄李义兴、李义真,则在普泰元年(531)为尔朱仲远所害。弘农杨氏一家百口更是遭到灭门报复,杨愔“家门遇祸,唯有二弟一妹及兄孙女数人”(《北史》卷四一《杨愔传》,第5册,第1503页)。高欢取代尔朱氏之后,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清洗,针对有“历史问题”的士人的诛杀仍时有发生。杨愔从兄杨幼卿在高欢麾下,“以直言忤旨见诛”(《北史》卷四一《杨惜传》,第5册,第1502页)。李或虽逃过尔朱氏的报复,却在“孝静初,陷法见害”(《北史》卷一○○《李彧传》,第10册,第3334页),显然是高欢的构陷。
    高欢拥立孝武帝元修,永熙年间(532-534),李神儁、王元景、邢劭、温子昇等人皆来归阙。李神儁为尚书左仆射,已见上节。温子昇、魏收为中书舍人。魏收名声转盛当在此时,史称此时魏收“与济阴温子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北史》卷五六《魏收传》,第7册,第2027页)。在此期间,孝武帝的洛下朝廷与高欢的晋阳霸府皆大力笼络文士。高欢麾下,“文檄教令,皆自〔杨〕愔及崔出”(《北史》卷四一《杨愔传》,第5册,第1501页)。孝武帝兄子广平王赞“盛选宾僚”(《北史》卷三八《裴伯茂传》,第5册,第1381页),欲以魏收为府僚,“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北史》卷五六《魏收传》,第7册,第2027页)。永熙三年,孝武帝与高欢关系日益紧张,邢劭“以母老辞”(25)。而就在孝武帝与高欢公开决裂前夕,魏收“惧有晋阳之甲”而辞去舍人之职(《北史》卷五六《魏收传》,第7册,第2027页)。随之,孝武帝让温子昇草敕“决裂书”,“子昇逡巡未敢作,帝据胡床拔剑作色,子昇乃为敕”(《北史》卷六《齐神武帝纪》,第1册,第220页)。一个月后,高欢南下入洛,孝武帝西奔关中。此时王元景无活动可考,不过以其善于识机避祸,即便一直在朝,大约没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高欢另奉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是为东魏。整个东魏年間,士族中仍潜伏着反对高欢的势力,时有反叛。天平四年,西魏独孤信占领洛阳,郑先护之子郑伟借此率众西附(26)。武定元年(543),北豫州刺史高慎举州西叛,荥阳郑术“赞翼谋谟,潜思去就,既而左提右挈,举众西归”,在其中发挥了较大作用(27)。武定三年(545),荥阳郑仲礼、郑恭业、陇西李世林等人谋杀高欢未果,伏诛(《北史》卷六《齐神武帝纪》,第1册,第229页;又《魏书》卷五六《郑恭业传》,第4册,第1239页)。因为“历史问题”,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与高欢政权有天生的隔阂与猜嫌,叛乱中时见陇西李氏、荥阳郑氏的身影,恐怕不是偶然。
    
    大约因为邺城形势未安,侯景叛乱未平,收拾人心是当务之急,高澄只诛杀了直接参与者及诸元六十余人,并未追究其他家族。与此同时,高澄却“疑黄门郎温子昇知元瑾之谋,系诸狱而饿之,食弊襦而死,弃尸路隅”,后来又宣称“子昇吾本不杀之”(《北史》卷三四《宋游道传》,第4册,第1274页)。放过有谋反嫌疑的崔,是为了向士族表态不扩大株连,而残酷杀害未必知情的温子昇,又弃尸路隅,则是杀一介寒人以示其怒,以起到儆戒的作用。温子昇之所以受到怀疑,又能起杀一儆百之作用,自然是因为他与洛下朝廷的亲密关系。
    杨愔作《文德论》,“以为古今辞人皆负才遗行,浇薄险忌,唯邢子才、王元景、温子昇彬彬有德素”(《北史》卷八三《温子昇传》,第9册,第2785页)。温子昇起自贫寒,得与邢子才、王元景文德并称,固然以其文才过人,更因为他在洛下参与的事业给他带来了声望,当然,也带来了杀身之祸。尤令人咨嗟的是,与温子昇同样“世寒贱”、同样在熙平元年射策高第的孙搴,未如温子昇一般投身魏末政治,后来在高欢相府“大见赏重”(《北齐书》卷二四《孙搴传》,第2册,第341页),与温子昇命运悬殊。
    温子昇被杀,时在武定五年,其《永安记》三卷必撰于此前。而同在武定五年,《洛阳伽蓝记》作者“因行役,重览洛阳”,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颇有《黍离》之感、宗周之悲,“故撰斯记”(《洛阳伽蓝记校注》,第1、2页)。曹道衡先生指出,《洛阳伽蓝记》宗旨是“通过写佛寺之盛衰,以哀悼北魏之亡”,同时指出作者对节闵帝元恭颇为同情(29)。其实,在《洛阳伽蓝记》作者的描述中,城阳王徽亦形象甚佳,勇于承担,与《魏书》所塑造的争权小人形象绝然不同(30)。即使不做过多引申,认为邺下文士中存在一种对魏末洛下朝廷的同情与追念,应当不成问题。邺下风流的高门子弟,只不过在这种追念之外,多了一层盛门不再、饱受冷遇的失意。而自负才地、标榜风流,则是这种失意的流露。
    有趣的是,如果说卢元明、李谐、崔等人展现的“风流”,正符合当时人对高门子弟的期许,那么王元景的形象则带有更多的名士遗风。《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引《八代谈薮》:
    王元景尝大醉,杨遵彦谓之曰:“何太低昂!”元景曰:“黍熟头低,麦熟头昂。黍麦俱有,所以低昂矣。”(31)
    黍、麦用以酿酒,故王元景以之自比醉态。本传称其“雅好清言,词无浅俗”,皆如此类。天保年间(550-559),文宣帝高洋以朝士赐人作奴,有人私谓王元景曰“自古无朝士作奴”,元景对曰:“箕子为之奴,何言无也?”王元景好清谈戏谑,行止儒缓疏诞,高洋以其“疏诞,非济世才”,曾骂之“好门户,恶人身”,大约因为王元景的行止给人一种自诩前朝名士的印象,甚至可能曾流露对元魏的怀念,所以在禅代之后受人所谗,谓其“每嗟水运不应遂绝”。而所谓“箕子为奴”,竟暗比高洋为殷纣,高洋闻之果然大怒,后来终于找了个理由将他“斩于御前,投尸漳水”,算是对自命清流的一种侮辱与警告(《北史》卷二四《王昕传》,第3册,第883-885页)。所谓“尚书王听以雅谈获罪”,即指此事。而《北齐书》在叙述卢昌衡等“后进风流”时,特别提到“尚书王昕以雅谈获罪,诸弟尚守而不坠,自兹以后,此道顿微”,竟将王元景“雅谈”作为“风流”的一种传统来追溯,可见王元景在当时的标杆性地位。
    温子昇与王元景皆死于非命,前者被怀疑参与了武定五年的诸元反叛,后者被指控表达了对元魏的怀念。前者见诛于东魏,后者受戮于北齐。世易时迁,他们同洛下朝廷的种种关联仍然左右着他们的命运。在温子昇被贴上“文德”的标签、王元景成为“风流”的符号之后,这种关联被淡化,需要披检爬梳才能重现一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