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2]张江:《强制阐释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 [3]金惠敏:《阐释的政治学——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谈起》,《学术研究》2019年第1期。 [4]董希文:《20世纪西方文论“强制阐释”倾向产生的学理逻辑》,《青海社会科学》2019 年第1期。 [5]简圣宇:《长远时间中的“强制阐释”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6]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 [7]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 [8]张政文:《公共性、理性与阐释学的相关问题》,《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 [9]段吉方:《阐释的公共性及其理论敞开》,《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 [10]傅其林:《公共阐释论的合法性辨析》,《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 [11]刘旭光:《公共理性与阐释学的善良愿望》,《求是学刊》2019年第1期。 [12]董希文:《唯物史观视域下文学阐释的可公度性问题》,《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5期。 [13]李一帅:《论公共阐释论中的三个主要概念》,《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5期。 [14]毕素珍:《公共阐释与文学阐释的约束性》,《学习与探索》2019年第5期。 [15]卓今:《“公共阐释论”术语、概念的构成及发展》,《文艺争鸣》2018年第9期。 [16]毛宣国:《“修辞性阅读”与文学阐释》,《学术月刊》2019年06期。 [17]李义天:《公共阐释、公共理性与公共时间》,《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06期。 [18]段吉方:《走向当代的文本阐释诗学——公共阐释论与中国当代文本阐释诗学的理论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年04期。 [19]张江:《阐释逻辑的正当意义》,《学术研究》2019年第6期。 [20]周宪:《阐释规则的分层与分殊——关于人文学科方法论的几点思考》,《学术研究》2019年第10期。 [21]张江:《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从π 到正态分布的说明》,《探索与争鸣》2019年10期。 [22]张江:《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 [23]张江:《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 [24]张江:《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 [25]张江:《注重学科交叉 创新学术体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2月20日。 [26]张江、奥特弗莱德·赫费:《“原意性阐释” 还是“理论性阐释”——关于阐释边界的对话》,《学术月刊》2019年第10期。 [27]李清良、张丰赟:《从“阐”“诠”之辨到诠释之道——也论中国现代诠释学的正名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2期。 [28]李春青:《在“阐”与“诠”之间——从儒学阐释学到文学阐释学》,《江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