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作家也要到一线去

http://www.newdu.com 2020-04-15 文艺报 戴荣里 参加讨论

    和几位作家朋友通了微信,得知他们已经奔赴武汉,做非常认真的抗击疫情的采访,相信不久就会写出大部头文学作品来。作为作家,我为他们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为了寻找真实的细节,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现场,这种作家值得自豪。这些敢于奉献自己的作家,和那些一线的医生一样,是文学界的脊梁人物。
    文学圈越来越成为作家小众的圈子。面向百姓和一线作品的减少,可见作家吃苦精神的减少。柳青是大家敬佩的一位作家。为了写《创业史》,他干脆搬到农村去生活,这该是怎样的接地气啊!柳青通过各种手段得到的人物素材,完成了小说人物细节的书写,丰满了全书的内容,这也是大作家的用心良苦之所在了。
    每当国家有难,总有一些作家到现场去采访各类人物,写下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作品。地震、泥石流、洪水过后,都会看到作家奔波的身影。一部部作品的问世,可以看到作家的采访之苦。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家。这次疫情,同样需要作家的付出,把最感人的细节挖掘出来,把最悲壮的人物刻画出来,是作家的责任。
    时代呼唤深入一线的作家。这几年,之所以没有出现更多激动人心的作品,就在于作家深入现场的少了,闭门造车的多了;合理想象的多了,反映现实的少了;为主题而去盲目歌颂的多了,反映百姓呼声的少了;看眼前利益的多了,向远处看的作家少了……
    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作家都深入一线生活,但有责任心的作家会通过间接的手段体验生活,但对更多的作家而言,直接深入一线体验生活才是根本,才能获得感同身受的真实体验。未必要求作家人人都去,但基本的现场感总是要有的。所以,那些单纯靠杜撰写出来的文字,虽能赢得一部分读者,但更多的读者并不买账。
    文学作为一种意识产物,永远不可能消失。但要使文学作品获得更多读者的共鸣,需要有与读者更多的共鸣点。作家迈向基层、深入生活,去反映民众真实的东西,无疑是引起大众兴趣点的方式之一。如果一个作家只满足于阅读许多外国作家的书,就认为有了洋洋洒洒的功夫,就难以寻觅到现实生活中的细节之美。
    感佩那些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采访的作家,期待他们写出更加真实、有力的作品,为民族的未来做出一个作家富有责任的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