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晓航:那段令人感慨的古典时光

http://www.newdu.com 2020-04-14 《十月》 晓航 参加讨论

    《宋时光》是我的长篇《断章》中的一部分。
    《断章》是一部充满矛盾和悖论的长篇小说,它分为八个部分,包括命运、选择、真伪、重生、梦想、现实、道路、信仰,这实际上是人类生命历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些基本母题。小说中每两个故事构成一对对应关系,故事中的人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体与部分,二维与多维,古代、现在、未来有机地交织在一起。
    《宋时光》实际上是由长篇中前两个主题,“命运”与“选择”结构而成的,这两个主题具有深刻的因果关系。小说分为两个视角,一个是富家小姐俞梅珞,她挑战命运,终其一生想逃脱命运的控制,最终依然在命运面前败得体无完肤;另一个视角是山匪张翠峰,他一直想做个自由自在的人,在不断的自我选择中,却不断遭遇意义的危机,后来他从放浪形骸逐渐变为一个厌烦的中年人,当他冒险去做最后一次选择时,生命的不确定性却让他被选择到一个荒诞的地步。
    我觉得《宋时光》是我近年来的一个创新,写作时我采取了一些后现代的哲学观念,试图以新的方式看待世界。第一个叫做视域融合,就是用现代的观念去看古代现实,等于给古代现实加一层滤镜,原有的古代观念叠加后现代观念,这样的手法会使世界在你的面前呈现出非常不同的特质。在写作时我尝试用了部分“水浒”式的语言和现代武侠比如金庸的一些东西,为了写《宋时光》,我看了两年多有关宋、金、辽的各种历史材料,费了不少力气;第二,我采用一种不确定性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以变化为核心,接受悖论和冲突,结尾也做成开放性的。
    《宋时光》出来之后,结果与我预想的大相径庭,争论颇多。我的一些朋友觉得相当好,另一些人则说小说太普通,就是一般古代话本小说,俗不可耐,结尾也像是没写完似的,是不是该加点什么?我于是滔滔不绝地跟大家解释说,我用了某种后现代手法,尝试用对抗的方式书写人生当中遭遇的矛盾、悖论与不确定性,用神秘、复杂的方式来表达对于世界的理解,他们则回答说,你丫别特么装了,听不懂你丫在说什么,然后为了弥合分歧,我们就去喝酒去了。
    唉,这个时代真的没什么人再看小说了,也没什么人把它当回事儿,他们要不是我的朋友,根本不会跟我讨论这些无聊的话题。这真令人感慨,难道我就是毫无意义感的张翠峰本人?
    从2012年到2019年一共七年,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共写了三个长篇,每个大概18万字左右,每个连写带修改都要有六遍,这么做的结果,有利有弊,弊大于利。有利的地方是业务上确实精进了,我在接受了现实主义批评的同时学会了怎么写长篇;不利的地方是,我忘了这个世界是高速发展的,我在洞中一日,人家已经腾飞千年——特别是在科技的带领下。
    现在冷静下来看,《断章》(或者说《宋时光》)的优缺点确实十分明显,优点是看待问题时哲学思考够了,这些年我把现代哲学和后现代哲学的基础内容各刷了三遍,这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拥有了科学、哲学、宗教这三种既包含理性又包含神性的框架;缺点是小说理性哲思的部分太多,感性的或者说读者爱看的部分就相应少了;另外,在《断章》中,我想把那么多人类的基本问题放在一起表达,这个想法既放肆又太自不量力,写的时候由于过于分心,想面面俱到,因此,每个主题又表达得不太完整。看样子,这些基本问题还是应该一个一个慢慢写,写完也许要花一生的时间,而且,这些问题根本没有答案,这使得对于它们的挑战既没有终点也没有结果。
    很遗憾,人总是在犯了错之后才会真正醒悟,以后我不会这么干了!
    从2017年起,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的路是否走得对,到2019年末,很多事情我已经想得很清晰了。文学圈里并不是以文本的好坏为标准的,这个事儿大家心知肚明,但是,这反而有利于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回到初心:好好写东西,然后把文本放在历史中交给未来即可,毕竟,每个时代真正的意义都是由未来评说的。其次,我需要寻找一些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比如视频。毋庸讳言,文学已经是一个相当夕阳的表达方式,现在很少有人再利用这种方式表达,也更少有人关注。去年底,有一次乘出租车,司机师傅看到路边有个书摊,大为惊讶地说:呀呵,现在还有人看书吗?网上不是都有吗?我听了瞬间莞尔,却不得不承认他说的是事实,网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文学了。(我认为网络文学不是文学,它是商品而不是作品,我没说这些商品卖得不好啊,我其实还挺欣赏它们的商业策略的,那是一种颠覆性创新的打法……)
    另一件事儿就是,这两年当我开始认真研究各种创新企业和创新个人之后,才对自己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我做不了那种大众产品,比如抖音、快手、拼多多什么的,我只适合做一个小众产品,比如,我目前想做的视频、纪录片或者话剧。未来,我想成为一个独立的观察者和表达者,多抬头少低头,努力跟随整个世界飞奔的脚步。对我来讲,将来要做的事情能否赢得小众的喜爱也不那么重要,我真心地觉得,只要自己感到有趣,自己喜欢,自己觉得没白过这一生就够了,按照积极心理学的说法,这是一个人放弃那种依赖性自尊走向那种独立性自尊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人获得真正幸福的必由之路!
    写这篇创作谈时,日历已经翻到了三月,往年这个时候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而此刻却相当寂静。看着我熟悉的家园,心中百感交集,惟愿疫情赶紧过去,春天赶紧到来,希望一切都能好起来,武汉加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