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任林举:既要有摘果子的敏感 也要有挖根子的深刻

http://www.newdu.com 2020-03-17 文艺报 李晓晨 参加讨论

2019年下半年,作家任林举开始了一次特殊的采访,这一回他走过了很多此前并不大熟悉的城镇和村庄,为一部反映吉林省脱贫攻坚历程的报告文学作品寻找人物和故事。面对这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考”,怎样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在任林举看来,这是一场超越历史、超越人类社会经验的伟大征战。
     去年10月份自吉林龙井开始,任林举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赴当地十余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县,采访了数百位基层干部、普通村民,这次采访的所见所闻让他感触颇深——“当一个作家真正沉下来接触生活时,才会发现生活本身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只要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故事、细节和心态,生活中早已经存在了,而正在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却有很多我们无法想象。”
     记 者:这次采访您都去了哪里,采访了些什么人,有没有什么特别触动您的人物和细节?
     任林举:因为是采访扶贫攻坚,这次我去的基本都是扶贫攻坚的重点县、市,特别是边远山区和西部干旱地区。吉林省目前有贫困县15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个,我走了6个,分别是大安、镇赉、通榆、龙井、和龙、安图;省级贫困县7个,我走了4个:长岭、洮南、洮北。由于冬季北方都是冰雪路面,要去的村庄路途遥远又都不通火车,只能开车去,所以采访时间较长。我重点采访了60多人,一般性了解、接触的也有大约200人。
     采访中总会遇到形形色色不同身份的人,每天都有奇特的人物和故事。他们中有听不懂汉语的,有越境偷渡的,有拒绝扶持的,有为扶贫牺牲的,有控制村民的,也有千方百计阻挠项目落地的……很难一一赘述。当一个作家真正沉下来接触生活时,才会发现生活本身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只要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故事、细节和心态,生活中早已经存在了,而正在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却有很多我们无法想象。
     记 者:能不能简单介绍下这部作品写的大概是什么内容?
     任林举:这部作品主要以乡镇以下干部、群众以及驻村工作队为书写对象,通过各类曲折、复杂的扶贫故事,反映扶贫攻坚给农村基层组织带来的冲击和检验。呈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扶贫干部给农村工作带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气象,以党在群众中形象的提升、干群关系的改善、农村群众观念和思想的全面更新,来阐述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
     记 者:这次采访和写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任林举:写作本身并没有什么困难。我写的都是一些小人物,下面的事情办得好坏、老百姓生活和观念的变化就直接体现出了脱贫攻坚的意义。但我觉得最大的困难在于不同读者的感受,因为写“底层”就难免涉及一些具体问题,文学里的典型人物往往要在矛盾冲突中体现性格和境界,不可能不暴露一些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都是公开化的,但地方领导可能不愿意让人知道这些,但是没有矛盾人物就不立体了,那作品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记 者:我读了这部作品的部分章节,一个突出感受就是作品很深刻地写到脱贫攻坚中的拉锯和取舍,比如《碳窑之变》里当地政府为了建发电站反复给村民做工作动员他们迁祖坟的细节就是如此。脱贫攻坚其实是很具复杂性的,文学怎样来呈现这一复杂性?
     任林举:过去国家没有明确提出脱贫攻坚,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分配等很多问题都隐藏在暗处,“草色遥看近却无”,很难搞得清楚。现在,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国家工程,某一村民的生活或者说“日子”通过一些公开、透明、高层介入、督查、第三方测评等等程序,很多问题可以直接呈现在公众视野里。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已经占领了写作者所有的想象空间。这时反倒好办了,只要你找到一个典型事件或一个典型人物,将其所有的经历和过程完完整整地展现出来,村民、村干部、乡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扶贫办工作人员、县级领导、国家政策、落实程度都涉及到了。通过各种人物、力量的交叉或交锋,人性的、文化的、观念的、境界的、情感的、制度的、执行的等层面也都描绘出来了,并不需要添油加醋,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
     记 者:您以前的很多作品往往充满了比较强的思辨色彩,这部作品有没有继续坚持这一点?
     任林举:一般来说,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有人偏于抒情,有人偏于思辨,有人偏于不动声色,把自己深深藏起来,这可能也与作家的艺术偏好以及性情和思维方式有关。在这部作品中,我尽量不让自己在作品中思考或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可能也有控制不好的地方。有时,个性就是局限。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家难免有自己的局限。
     记 者:这类题材的创作尤其是某一类主题的创作,非常容易流于表面化或者变成简单的宣传,怎样避免类似的问题?
     任林举:这是文学和非文学的问题。社会、历史、时代都是由一个个事件和一个个主题构成的,没有什么是文学不能触及的,关键是要表现什么。我认为,各文体之间早已经有明确分工。文学的职责是,不写事件本身的过程和结果,而是通过事件和过程重点表现其中的精神要素,包括人性、境界、情怀、价值追求等等。如果仅仅写了事件的过程和结果,而没有超越这些表面化的东西,自然就是宣传稿,或长篇通讯。严格说,不应该叫做文学。这就要求作家在创作时要保持高度的自觉,让笔触深入到更深的层面。
     记 者:这也让我想到一个大家经常谈起的问题,就是报告文学作品的真实性和文学性的问题。
     任林举:文学性是一切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虽然是一个由“报告性”和“文学性”杂交而成的“文学品种”,但绝不是“报告”加“文学”,应该是真实反映现实题材的文学。
     “报告”是一种外在的限定。其中有两层含义,第一要现实;第二要真实。非现实,不能体现它的敏锐;非真实,不可信,不能体现它影响、震撼人们情感、心灵的力量。所谓的纪实就是不能虚构,在我理解,就是事物的性质、大的节奏、过程和结果以及重要情节都必须保证真实,至于细节应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但必须符合内在的情绪和逻辑。
     “文学”则是内在的要求。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含义应该是宽泛的,没有严格限定的。也就是说,它在报告性那里失去的空间要用多样性的文学手法弥补回来。否则的话,他的生存空间和存在价值就会越来越小。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甚至绘画、摄影里的技巧和表现手法都应该包含在它的文学性之中。只是运用起来要多一分谨慎和节制,过度使用会从内在破坏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报告”对应的文体和职业是新闻通讯和记者;“文学”对应的文体和职业是文学和作家。“报告”是摘果子的,“文学”是挖根子的。新闻告诉人们的是果子有多大,而报告文学要告诉人们的是为什么果子会这么大。这样看,报告文学作家既要有摘果子的敏感,也要有挖根子的深刻。
     记 者:眼下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胜阶段,我们有句话说“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此时此刻您怎样看待脱贫攻坚的意义?
     任林举:应该说,破解贫穷的困扰是一张没有结尾的试卷。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类始终如一地做着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断地向贫困发起攻击。世世代代的人们穷尽所有心智、气力和意志,想尽各种办法,采取各种方式,以各种各样的姿态,不断做着超越和逃离的努力和挣扎,但从来没有彻底胜利过,也没有哪个时代、哪个国家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举全国之力彻底消灭绝对贫困。因此说,这是一场超越历史、超越人类社会经验的伟大征战。
     从脱贫攻坚开始,各种身份、年龄、经历的干部直接下到最基层,直接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温暖不打折扣地传递到贫困人口。这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方式。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解决了农民基层组织的工作思路、工作能力、工作方法问题,使得农村经济、政治和人文等方面的问题得以及时纠正,同时也使全体扶贫干部得到了难得的历练和洗礼。因此说,扶贫攻坚不仅彰显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同时也提升了全国人民的信念和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