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编辑《亲子阅读中的秘密》

http://www.newdu.com 2020-02-03 国学网 孙郡阳 参加讨论

    《亲子阅读中的秘密: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李峥嵘、于光著,辽宁美术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定价38.00元
    童年短暂又悠长,时间概念里面它只有几年的光景,但在一生的维度里它却能不断闪现、投射、关照直至尽头。
    当我们跟孩子相遇,很幸运,身为父母的我们就有了一次机会真实地在某个片段中电光火石地回到童年,突然明白了自己童年里面的富足和缺失,微笑或是沉默,懂得应该在自己孩子身边做些什么。如果,如果我们可以拿起“阅读”这个法宝,默默地坚持,那么一定会有无数个瞬间,证明我们做到了自我和孩子的共同成长,一家人在阅读中彼此滋养、交错点亮、互为师长,共同写出一个漂亮的——童年。这就是《亲子阅读中的秘密: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出版的初衷。
    这是一本十年磨一剑的书,伴随着李峥嵘、于光母子二人的阅读生活,记录着柴米油盐里面动人的闪光点。书里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做“明仔”的12岁男孩和他做记者和作家的妈妈。因为工作的关系,峥嵘拜访过数以千计的家长和孩童,所以书中的妈妈是众多拧巴又顽强的妈妈的合体,明仔也是许多天使魔鬼混合体的小孩化身。接下来的文字里,我会统一用明仔来称呼这个孩子。
    故事大多从阅读出发,抵达生活的眼前和远方。我们提炼出来被访家长普遍遇到的难题,希望能够用共性引起共鸣,所以书中关于生活、阅读和观影的50故事里面,读者多多少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峥嵘的文风轻松率性又失犀利,篇篇有笑点,篇篇刺痛点,借着文章,我们大可笑话一下故事里的自己。
    一本书就是一个连续剧,如何创作,如何择选稿件,如何确定顺序,如何装帧插图都有好多故事可以说。这里,就说说我们期待能够透过这本书,让读者收获的容易上手的干货和灵犀一点的通透吧。
    首先,是用阅读分级喂养孩子。孩童的成长是有阶段有规律的,适合的阅读可以更好地陪伴他们长大。从孩童降生到两岁之前,会因为熟悉妈妈的呼吸和心跳,对有节奏有反复的字词感兴趣。从两岁开始,他们逐渐开始脱离刻板模仿,展开联想的小翅膀,把一切“精灵化”,觉得世间万物统统都是有目的的,一切都是童话世界。而进入学龄之后,他们开始重视刚刚出现的逻辑,反过头笑话爱幻想的自己。遗憾的是,国内的图书市场还没有特别完善的分级阅读,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读物来养育孩子,是要我们自己摸索解答的问题。作为妈妈的李峥嵘,做得非常漂亮。
    从明仔2岁起的十年间,亲子共读了多少本书,恐怕连这对母子都数不过来。去粗取精,我们选择了145种推荐给大家,其中包括115种单品和30个系列。并且为了更多的分享自己的收获,贴心的标注了孩子的阅读年龄和当时阅读后他们做的游戏,还有妈妈的感悟。书里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峥嵘母子关于阅读的经验,期待着在某页或是某个细节上面,能够给读者带来共鸣或者帮助。
    其次,是用阅读共建完整的原生家庭。很多家庭里都有一个整天闷声不响的老爸,整天对着电脑呵呵傻笑,只有在关键时刻才出面来个“狮子吼”。父子之间的交流远远少于母子之间,但他们同样重要。就像峥嵘在书中说的一样,“在他心目中,妈妈代表食物、安全、拥抱和亲亲。而爸爸很多时候和妈妈是不一样的,代表更多的要求和规则”。中国传统的性别教养里特别强调“父爱如山”,这座大山真真把爸爸们压得够呛。其实,爸爸爱着孩子,但羞于表达,孩子也爱着爸爸,实话讲,最初并不怎么会表达。那么阅读就是两者之间最易得最有效的桥梁了,《小熊和最好的爸爸》就展开了父子之间超逗的对话,从小熊的爸爸开始,明仔爸爸讲到了自己照顾小小明仔的经历。对话结果让人非常满意,明仔说:“爸爸你真好,你现在也要像以前一样耐心。”
    最重要,是给孩子尊重和空间。说到底,我们和孩子是不同时代的产物,眼光和选择势必存在差异。所以,在图书的选择上,孩子极有可能选择我们并不赞同的图书。这个时候,请把握好大方向,耐下心来,让他在不同的阅读中吸取养分。明仔爱上了《植物大战僵尸》,峥嵘“审阅”之后觉得没有大碍,于是开始了伴随着由此展开游戏、扮演和再创作的漫长过程,说来奇妙,刚刚上小学从没学过写字的明仔,居然凭着记忆写了一墙的怪兽名字,完成了“人生第一写”。峥嵘喜欢《冰与火》,明仔当然也想看看,但成人版里面的暴力和情色显然不适合他,那要怎么办呢?峥嵘丢给明仔同一个作者的《冰龙》作为替代,这个问题完美解决。
    当然,生活中的技能我们一定要习得。举个例子,丢孩子应该是每个妈妈共同的噩梦,是我们必须一万次规避的大事件。李峥嵘本身是个大条的妈妈,遗留在地铁上面的东西各种各样,背包、水瓶、面包还有……孩子。居然孩子冲上地铁,妈妈还在站台,随着地铁呼啸开去……李峥嵘一脸淡定地等下一辆,母子二人在下一站胜利会师,继续奔赴目的地。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练习,抓住一切机会练习,商城、电影院、大剧场、露天广场,全家的“寻宝游戏”就是寻找安全出口、收银台和穿制服的人。然后是阅读,《汤姆走丢了》《学会爱自己》《我不跟你走》,明仔深谙书里的每个细节,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再剧透一个明仔在超市走丢后的做法——站在收银台前面吃饼干,他的理论是:“我把饼干吃了没付钱,他们就不能放我走了”。
    …………
    可以说的太多,没有办法一言概之。就拿明仔看完《蒂科与金翅膀》以后的话来说明吧:“我不想孤孤单单,也不想和他们一样。我可以飞走,去找和我一样有金翅膀的鸟”。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很不好意思,我湿了眼眶。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孩子吗?虽然普通,但绝不盲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应该为此怎么做。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也未必看清做到,说出这样的金句。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说:“所谓的分数、学历、甚至知识都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编辑这本《亲子阅读中的秘密: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的时候,这段话总在心头荡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