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镰先生主编的《全元词》,四易寒暑,终于在2019年11月出版了。自2016年杨镰先生逝世后,山西大学张建伟先生和我做了一些出版前的校对工作。现拟就我在这一工作中所获,谈谈《全元词》的编纂特点及价值,以此纪念杨镰先生。![]() 勾勒:340人的4679首词 纵观《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明词补编》,四部断代词总集对易代作者的归属,总的出发点是考虑断代词集与前后代已出词总集的衔接问题:或以“全”为主(《全宋词》《全明词补编》);或酌情考虑、参照历史习惯与政治态度(《全宋词》《全明词》)。 《全元词》收录词人的标准“具体参考了有关总集与地方志、选本的判定,以其作品——词——主要写于哪个朝代为依据”(《全元词·凡例》),在吸收保留《全金元词》“元词”部分作者173人(对其中的3位词人有所订正)的基础上,收录《全宋词》中作者62人,《全金词》中作者2人,《全明词》中作者19人。将曾被作为宋、金、明而应该在元代词坛占有一席之地的词人复原到元代词坛。这一标准不但可以反映词作的实际状况,也可以反映历史上人们对“元代词人”的认识。这是杨镰先生的尝试,也是“参照有关资料,酌情选录”的具体化。 ![]() 又,杨镰先生交稿时,尚有郭麟孙词1首,李屏山1首、曹东畎1首、吾衍1首、黄公望1首、释来复8首、释大始8首、唐志大1首、徐孜1首、叶衡1首,计10人24首,经过慎重考虑,在校稿中均删去。 与《全宋词》确立的“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全宋词·凡例》)不同,《全金元词》收录而《全元词》未收的“宗教教理词、文学作品词、无名氏词”计28人(详见出版说明)。有“加”有“减”后,《全元词》共收录340位词人,词作4639首。与《全金元词》“元词”部分,212位词人,词作3721首相比,不但较大幅度地拓展了元代词坛的风貌,也突出了“词”的文学特质。重新勾勒出的元代词坛的整体风貌,使得元词不再作为“宋词余波”“元曲附庸”(《全元词·前言》)而存在。 追溯:流传有序的词集为底本 从元人文集的编辑流传来看,词集主要作为文集(诗集)的卷尾或者附编。以“词集”形式单行的,如康熙杨友敬刻本《天籁集》,并不多见。明清乃至民国以后,出现了很多词选家,编选了通代词总集,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元人词,较为著名的有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清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民国朱祖谋《彊村丛书》等,均是各词家自辑而成。 ![]() 从文献来源方面看,显然流传有序的词集比经过后人重新整理的词集更有文献价值,更接近作品原貌。 因此,《全元词》选择词集底本的原则,是“尽可能一一追溯文献来源”(《全元词·凡例》),以流传有序的词集为主要文献来源,择善而从,来源清楚。一般不以词总集为底本。如,刘秉忠、白朴、吴澄,《全金元词》用四印斋本,《全元词》分别采用明刻本《藏春诗集》、康熙杨友敬刻本《天籁集》、明成化二十年刻本《临川吴文正公集》。王恽、仇远、王奕、胡炳文、陈栎、曹伯启、蒲道源、欧阳玄、李孝光、张翥、宋褧、舒頔、袁士元、舒逊,《全金元词》均用《彊村丛书》本,《全元词》改用元本2种,明本6种,清本6种。又如,耶律铸、胡祗遹、萧、张之翰、王旭、朱晞颜、王结均选用较早的四库辑本。这与《全金元词》主要根据朱祖谋《彊村丛书》、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沉》等后人整理的总集为底本比,更能反映文献的基本情况。 此外,有部分以总集为底本的词,也都选用较早的总集为底本。如许衡词,用明成化刻本《中州名贤文表》;袁易词,用天津图书馆藏抄本《百家词》本《静春词》;刘忠词,用《编类运使复斋郭公敏行录》等。 订误:词人与词作 由于版本不同、文献鲁鱼豕亥、对文献误读等因素,以往对个别的词人词作的整理出现了失误,《全元词》在以下方面做了订正工作: (一) 对词人词作归属的重新判定 《全宋词》第二册据雍正十二年刊本《山西通志》卷二百二十六辑郭章《点绛唇》(翠柏丹崖)词一首,作者小传云: 章字仲达,昆山人。少入太学,以守城恩拜官至通直郎。卒于京师,年四十余。 显将郭章作为宋人(宋元易代之人多在《全宋词》第五册)。而《全元词》据《山右石刻丛编》卷三十词注:“右乐府乌衣怨词,大德丙午秋仲月上旬有九日敬谒天圣宫缪作……”,将郭章还原于元人。 《全金元词》收入廉希宪词《水调歌头·读书岩》一首,《全元词》改作其第六子廉惇。杨镰先生《元词辑佚补正示例》已有考证。 《全金元词》有“史药房”一人,《全元词》认为即“史孝祥”。史孝祥,号“菂房”,“药房”与“菂房”形近(《全元词》“史孝祥”小传)。 (二) 词人小传、生平订误 《全元词》充分利用《全元诗》《全元文》《元人传记数据索引》等传记数据,对词人传记重新书写,对《全金元词》出现的错误予以订正。具体成果已见杨镰先生 《元词辑佚补正示例》(《元代文学及文献研究》,中华书局,2015)。 (三) 校本、校勘记 《全金元词》在校勘记方面较为简略,或定是非,或校异同,时而出校,时而不出校。《全元词》则对于底本有误改动的文字一律出校勘记。针对不同的词集,处理的方法不追求一致,如张翥《蜕岩词》版本众多,且有词集单行本流传,故选择的校本相对也多,校勘记相应增加。 (四)词牌、词作标点问题 《全元词》在词牌、词作标点方面,主要参考“《词名索引》《全宋词》《全金元词》”等著作(《凡例》)。由于一些总集著录的问题,有些词的词牌可能缺失,新辑佚的部分词的标点,由词学顾问刘扬忠先生审定。对于《全金元词》显误者,给予改正,如张翥有《丹凤吟》(幺凤)一词,《全金元词》标点如下: 蓬莱花鸟。记并宿苔枝,双双娇小。海上仙姝,唤起绿衣歌笑。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月下人归,凄凉梦醒,怅愁多欢少。 念故巢犹在瘴云杪。甚闭入雕笼,庭院深悄。信断羁雌远镇怨索绕。翠襟近来渐短,看梅花又还开了。纵解收香寄与,柰罗浮春杳。(《全金元词》下册,唐圭璋编,中华书局,2000,第1010页。) 依据《词律》《钦定词谱》,上片“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句读应作“芳丛有时遣探,听东风、数声啼晓”;下片“信断羁雌远镇怨索绕”,不但有误字,还脱一字,影响到了下片的句读,应改作“念故巢、犹在瘴云杪。……信断羁雌远,镇怨情萦绕。……” 翻阅杨镰先生为编纂《全元词》积攒下来的数据与部分工作记录,可以感受到杨镰先生的工作热情与敬业态度。在编纂《全元词》的过程中,杨镰先生做了以下工作: (一)确定入选词人词作名录 (二)版本调查、校勘、录入 (三)辑佚 (四)撰写词人小传 (五)订立校勘原则、体例(以吴澄词为例发给课题组成员) (六)课题组成员分工 (七)统筹稿件 (八)条理排序、分册 (九)撰写前言、凡例 杨镰先生不但是《全元词》的召集人、主编,也是主要撰稿人,承担了绝大部分工作。令人惋惜的是,杨镰先生没有看到这部书稿的最终定稿、出版。《全元词》也会有一些不足,敬请方家不吝赐教。 ![]() 杨镰 主编 繁体竖排32开 精装9787101140453298.00元 ![]() 扫码直达伯鸿书店 内容简介 《全元词》,杨镰主编。继《全元文》《全元诗》等元代大型文学总集之后,《全元词》收罗了有元一代的全部词作,凡三百多位元代词人的四千馀首词。全书以作者为条目,条目下标示作者存词数目、作者小传,以作者时代的先后为序,以人系词。词作末尾附有文献出处,如有异文,则出校记。书末附词人索引与词牌名索引二种,以便读者检索。 作者简介 杨镰(1947—2016),辽宁辽阳人,教授,197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研究方向为元代文学。曾主编《全元诗》。主要代表作有:《元西域诗人群体研究》《元曲家薛昂夫》;论文《元佚诗研究》《西域史地研究与〈坎曼尔诗笺〉的真伪》。 目 录 ![]() ![]() ![]() ![]() ![]() ![]() ![]() ![]() ![]() ![]() ![]() ![]() 内页欣赏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