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笔记 >

写读后感作文2900字陆犯焉识读后感

http://www.newdu.com 2019-12-10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读这本书的契机源于看了张艺谋的电影《归来》,看《归来》的契机在于对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特有的感触以及对陈道明、巩俐以及张艺谋的欣赏。首先,谈谈电影中打动我的场景。电影结尾时,陆焉识举着写有陆焉识的牌子与冯婉瑜一齐在火车站接陆焉识。电影没有给明确的结局,也许冯婉瑜永远都认不出她的陆焉识,但是那都不重要了,因为陆焉识从身体到精神上都已向她归来,陆焉识陪她一齐等待的过程本身已足以动人。除此之外,说实话,电影并没给我过多的触动,但是给了我看这本书的欲望,因为我感觉到电影里面似乎还有很多话想要说但是没说出来的话。
    “在看见小女儿丹钰之前,他也许就不费劲逃命了,而此刻他看见了丹钰。银幕上会说会动的丹钰让他觉得日子是值得熬得,命是值得保的,假如这时毙他,他会不要廉耻地跪地求饶。他看着狼的一家子。人家狼都有一家呢。”所以说,人的可塑性还是很大的,尤其是直接威胁着生死存亡的那些事,你完全能够是另外一番模样。或许,按王阳明的观点来讲,人心本身就有这一面,但修心的功夫不够,遭到蒙蔽了。人活着是需要是一种信念的,在顺境中或许没那么明显,但在逆境之下,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信念不需要证明给谁看,只是为自己活着赋予更多生命的张力。人能够很渺小,也能够很伟大,渺小与伟大完全在于一念之间的抉择,而这一念之间的抉择则来自于平日的修心的功夫。
    “犯人里也有一帮一伙的,但老几不入任何伙。在美国,在上海都不入伙,宁可吃不入伙的亏,兜着不入伙的后果,此刻会入这些乌合之众的伙吗?因此老几在一份亲密的凑上来时,总是客套的推辞。不识抬举就不识抬举吧,老几还剩下什么?就心里最后那点自由了。”
    “一般此类没用场的人都有一身本事,误以为本事能够让他们凌驾于人,让人们有求于他们的本事,在榨取他们本事的同时,至少能够容他们清高,容他们独立自由地过完一生。但是他们从来不懂,他们的本事孤立起来很少派的上用场,本事被榨干也没人会饶过他们,不知如何自身已陷入一堆卑琐,已经参与了勾结和纷争,失去了他们最看重的独立自由。”“就连最纯粹的学术文章刊登之后也会引起这一派那一派的争执,他总是不明白自己怎样就陷入了圈套,糊里糊涂已经在一场场文字骂架中陷得很深。”这三段文字,或许能够会接到做人与做事的关系上。或许不就应将两者隔离,纯粹的做人与做事时没有好处的,因为人们不会为了做人而做人,不会为了做事而做事,都是心有所指,有所期盼的。一切的做人做事是为了心里的那个念头说服务的。一个良性循环是这样的,透过把事做好,进而更好的做人,透过更好的做人进而把事做的更好,而这两者最终让自己拥有了实现梦想的潜力,从而自然而然也就获取了极大地自由。至于入不入伙,或许不就应在本上上面纠缠,而在于是否有助于实现内心的梦想,梦想不是欲望,这样也就不会说因为入了伙,而觉得失去了自己的清高。
    “他要告诉她,老浪子是冒着杀头的危险回来的。他是被你婉喻多年前的眼神勾引回来的。他太愚钝,那些眼神的骚情他用了这么多年才领略。他再不回来就晚了,太老了。”电影《归来》故事的发生就应是有这句话开始的吧。这是一种残酷式的浪漫,这是一个男主人公花了多少年牢狱之灾才懂得的浪漫。繁华落尽,那个静静的女子让他怦然心动。是时间,是分离成全了陆焉识与冯婉瑜的浪漫。从他们的经历来看,如果持续一颗对感情的向往,终有一天你会遇到你的真爱,早晚而已。同时,更告诉我们,珍惜身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相亲相爱,这种珍贵不要等到失去之后,再去怀念,不要这种残酷式的浪漫。
    “恩娘的暴怒她或许能够顶得住,而他的天塌下来是她顶不住的。”对于传统女性来说,表达爱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深深的依靠于对方,这种依靠不是好吃懒做,不为自己思考,而是彻底的将自己的身心全部的投入到自己的男人身上去。而按我的主观臆测来看,男人对于女人的爱的感知很重要一个指标就是,女人在多大程度上依靠自己,因此付出爱的方式,是用自己的行为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值得依靠的人。这与当今鼓励男女平等的独立是不冲突的,因为,你能够很独立,也能够很依靠,这两面是能够共存的。若是能很好地把握,便是一种绝妙的境界。
    “战争会结束一切的卑琐和无聊。战争是几个大人物玩的把戏,暂时会替代角角落落的小把戏。”这句话,有两层解读。一是,在危机来临的时候,人们是能够抛开私人的恩恩怨怨,或者说是无暇顾及私人的恩恩怨怨,因此便有了能够被动员构成最广大的统一战线的可能。但这个最广大的统一战线不要奢求长久的维持下去,因为时点一变,大家有暇顾及的恩恩怨怨的时候,便足以摧毁着一切。国共统一战线的分分合合充分说明了这一道理。二是,大把戏与小把戏并非完全决裂的。小把戏身上有大把戏的影子,大把戏同时又决定着小把戏的最终胜负。将自己至于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是务必的素质,因为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成全的,就如张艺谋需要巩俐的成全,巩俐也需要张艺谋的成全。
    
    “民族危难,要统一思想,最不需要的就是个人自由。”不思考时间场合的个人自由注定是一个杯具。不分场合的要自由,只说明了一件事: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梁葫芦给他弟弟和妹妹留下的是三套棉衣棉裤,已经破旧,是他在监狱两礼拜一次的交易市场上换来的。准备这些东西用了他半年时间,此刻最后都准备齐了。”这让我想起王阳明所讲的: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梁葫芦实现了对自我的救赎。
    “当囚犯这么多年,他能够对着指控的人目光笃定,不会像多年前在重庆那样,人家一拍桌子说“没讲实话”他就灵魂溃散。”不知为何,看到那里我脑海里出现了一副场景,让我觉得发笑的场景。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比喻,若你的心如大海,往里面扔一个石子,可能只是点点微波;若你的心如一个小池子,往里扔一颗石子,有可能就是巨浪滔天。经历和时间是对人最好的磨练。心因饱经磨难而变得更加温润,或许将的就是这个理。
    “但是战争把人都打坏了。人心越来越坏,越来越不如禽兽,衙门里没有不贪污腐败的人,无耻成了一种正常品行。”我们这一代人,迄今没经历过战争,谁也不期望经历。从这句话里,战争不仅仅仅是对人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心的一种摧残。如果能够,睡会期望自己这样无耻的过着,战争使然,活命使然。所以,从来不要抛开一种背景,来评论一个人,一件事,正常的东西在某种场合某种背景之下可能就是不正常,反之亦如此。
    “老几在入狱的头几年就明白什么都可能给犯人拿去保命或立功,所以他用自己的沉默和结巴筑起一圈隐形的城堡,谁也别想让他打开城堡的大门。”沉默是金,在这种场合之下,不是绝妙的生存法则吗?像这种命题,或许在辩论赛上是经典的命题,但在我看来没有丝毫好处。离开一个大背景去评价一段话,是毫无好处的。
    “对犯人来说,未知就是恐怖。”尤其是当法治不健全的时候,犯人的生死真的是要看情绪的。由此,联系今年的劳教制度改革,这是时代的进步。不剥夺对犯人人的属性,这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自杀是一种对抗性行为,是示威,是敌意的最后表白。”这句话描述的简直太传神了。有人说,我们无法决定什么时候生,但是能够决定什么时候死。但在那个时代,死也由不得你。所以,死也是有代价的,如果你的死对于亲人,相关人有好处,为何要去死呢?
    “他对自己等伸缩性十分自信,觉得如果要在黑号子里长住,就不该无所事事,而就应之后写作他的散文和随笔。”这是陆焉识解决自己精神生活的方式。我始终相信人是要一种精神追求在的,不为别的,只为求得内心的一种宁静与富足。陆焉识学会了盲写,不知是真是假,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不等朋友反应他已经溃退出门。贿赂别人也要英勇,胆敢去无耻才行。”这个描述相当的传神。我相信,每一个行贿之人,并非天生就愿意这样做,如果能够,谁又愿意这样抛却尊严的去求人呢?行贿之事的发生,有涉世当事人不可推卸的职责,同时,我们是否该反思是不是制度哪里出了问题,使人们不愿去谈谈堂堂正正的解决问题,而求助于这条阴暗的小道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