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范玉刚]论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人民性价值取向——习近平文艺思想研究之一

http://www.newdu.com 2019-10-12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07-31 范玉刚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构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文艺思想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重申了文艺的人民性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性坐标,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功能论、价值论和批评论,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思想指南。
    关键词: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人民性/马克思主义文论/文论话语体系
    作者简介:范玉刚(1969- ),文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等。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新时代并非简单的历史判断和实践的延续,而是重大政治判断和价值判断,它意味着历史新纪元的开启。新时代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成功,“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是这条道路成功的密码,是文化自信彰显的根本。文化自信的彰显,既依存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显现于当代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源自于文艺的经典化追求,以及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的自觉。可以说,人民性价值取向是彰显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自信的内核,它使当代中国文论的根扎在神州大地上,浸润在人民话语的土壤中,形成了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向全世界鲜明地亮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张扬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思想,它既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显现,又是全球化语境下道德感召的人类价值制高点,从而是一套有着世界情怀、道德感召与世界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因此,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既要着眼于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现实,更要有与世界主流文论话语体系同台竞技的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以人民性价值取向为根本遵循建构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审美现实、体现中华美学精神,使中国价值不断彰显,又要有世界情怀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意识。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文艺创作包括文艺理论同样要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文艺不仅彰显当代性,更要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人民性价值取向是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旨在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迈向自由的境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的渴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鲜明表征,是新时代人民的热切追求。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充分体现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艺要直面人民的诉求和理想追求,要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①在实践中,美好生活是人的一种幸福感,它需要文化来界定,文化是美好生活的关键词、重要标志和追求目标。不仅文化创作要体现人民性,在文化追求中不断彰显人民性;人民更是文化创作的主体力量,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文艺的人民性彰显,不仅是中华民族创造美好生活的史诗般实践的生动再现,更是引领这个实践和保障社会主义发展航向的价值导向,是保障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征,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参照系,更是消解市场经济弊端、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构、强化法治中国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②在新时代,文艺要把彰显人民性视为艺术卓越性追求的根本价值导向,视为建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根本遵循,是当代文艺追求“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标志。文艺人民性的彰显要求文艺创作敢于揭示人民在对美好生活追求中的现实境遇、挫折和各种权力的扭曲。“人民性”不是抽象的概念,更不是政治标签,它与人民的火热生活、个性化文艺创作相交融,是人民生活的本真现象,这种饱含真情、激情和力量的价值追求不能沦为空洞的政治标语和宣传口号,而是要在创作中真挚自然地流露。诚然,“人民性”是在社会关系中建构的,不能因为宏大话语遮蔽其现实关怀。“人民性”在新时代的充分彰显,是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表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高高飘扬在世界舞台中央的有力展示,它要求文艺创作在讴歌党和时代时不回避现实矛盾、敢于直面社会问题、赋予人民以追求光明前景的勇气和力量,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生领域,以文艺之光点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全面深刻理解。文艺的人民性助力中国迈入“强起来”的历史方位,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力依托,它以人性的可沟通、世界普遍共识的价值追求和文明进步,支撑中华文化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高势能文化。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诗般实践、人民的火热生活是文艺的人民性之源,是新时代文艺发展的初心,是建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根本支撑,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现实保障。因此,党的十九大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③,在紧紧抓住时代中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使命,以文艺的人民性之光照亮中国人的丰富内心世界,发掘中国人的人性之美,讴歌当代英雄,以文学的审美情趣真诚关怀每一个现实的具体的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是历史进步的力量,是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性显现。“人民性”表现为价值主体的人民性、价值目标的人民性和价值标准的人民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④人民不仅创造历史,还在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成为价值共享主体以及价值评判主体。人民是文艺人民性的支撑和逻辑骨架,因此文艺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是暗夜的灯塔和追求光明的指南,积极肯定每一个向着自由全面发展迈进的人。
    在文艺发展史上,“人民”从来不是现成的僵化的概念,而是历史的、流动的,是一个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建构的概念,它有着意识形态意味和现实性价值诉求。在我们党的政策话语中,“人民”是一个相应于现代民族独立、政权统一的政治学概念、法权概念,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主体力量,作为指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体,它被视为有正向价值意味的集合概念。基于人民主权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遵循集合性“人民”概念基础上,创造性地赋予“人民”概念以个体性意味,认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⑤,由此丰富了“人民”的内涵。其中对人的个体性价值的凸显,是对“人民”概念认知的深化,是对新时代文艺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文艺书写“具体的人”的情感、价值诉求的内在要求,是对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艺术呈现。作为历史主体概念,人民是时代的“剧中人”,处于历史进程中的“人民”不能简单归结为法律意义上的“公民”,更不能等同于市场条件下的“消费者”,它并不止于是一个有着自觉主体意识的政治概念、一个有着多重意味和复杂义项的概念、一个包含抗争意识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共同体”概念。因此,在具体的文艺活动(创作、传播、消费、评价)中,不能使“人民”这个大词仅仅有表面或文件意义上的身份优越性与权益神圣性,还必须具体化为现实人格意义上的个体以保障其文化权益,进而使“人民”扎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高度契合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共商共建共享中肯定每个人的历史主体性。因而,“人民”不再是远离大地、脱离具体的抽象的理论体系上的空洞概念,而是深植泥土、结合现实的一种具体呈现。由于“人民”是现实的本质所在,拥有人民性特质的人才更接近现实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个性的人,是新时代有着自觉意识的人。因而“人民”的存在不再是抽象符号,而是既有集合性底色又凸显独特性、差异性的具体性存在。
    新时代文艺对“人民性”的彰显,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作为集合名词的正当性价值立场,又基于当下现实语境对人民权利的尊重而凸显对个人的关怀,从而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统一,使人民概念既有一种政治的权威性又肯定了艺术的想象力。这样既回应了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及其后现代学者对“人民”概念的宏大叙事的质疑,又凸显了“人民”在中国语境的正当性,及其现实本位立场,成为人民意愿的真实表达。有学者指出:“人民或无产阶级,在根源上,就是知识分子自己作为反资产阶级思想运动的生产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人民或无产阶级的话语在根本上依附于知识分子自己的资产阶级式立场之上……在恢弘的人民史诗面前,被掩盖和消灭的却只有人民本身,那些具体的活生生的人民确实被湮灭了。”⑥在资本主义话语体系中,“人民”是一个抽象的大词,在真实的人民面前,“人民”话语的有效性被瓦解了,露出的是赤裸裸的资本的血腥,就此而言后学的解构是有道理的。在新时代,“人民”是一个具体的现实性话语表达,有着坚实的社会根基,尽管有着诸多不完善甚至存在某些不公正现象,但“人民性”的价值诉求是真实的,它决不是一块粉饰现实的遮羞布。
    新时代,“人民性”是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中多声部旋律的主调,诸多研究学派和文艺流派在回应“时代之问”中多聚焦于“人民性”价值取向。在党的政策文件中,“人民”是历次党代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人民至上”的理念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诉求。“人民性”不仅是新时代文艺家的艺术追求,也是文论家、批评家的理论品格,从而彰显了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当代性特征。所谓当代性(contemprary)不仅指知识范式和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痕迹,其思考无一不是对“时代之问”的回应,还意味着对当下时代的超越,在文化的包容性发展中,为未来社会指明发展方向。在《什么是当代?》中阿甘本指出:“当代性就是一种与自己时代的独特关系,这种关系既依附于时代,又与其保持距离。更准确地说,与当前时代的关系,正是通过与之脱节,与之发生时代错位,而依附于这个时代。那些与这个时代完全保持一致,在各个方面都完全循规蹈矩的人,并不是当代人,这正是因为他们并不打算看清时代,他们没有能力牢牢把握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⑦就此而言,“人民性”以其当代性特征和超越性价值指向,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鲜明特色。“人民性”作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批评和理论建构的最大价值公约数,既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价值,又是构建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逻辑起点。
    二、文艺热爱人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的功能定位 
    对艺术家来讲,“文艺热爱人民”不能是一句口号,只有在读懂社会中对此有深刻理解,才能自觉坚守人民立场,而能否读懂社会、读透社会,决定了艺术创作的视野广度、精神力度、思想深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深入群众、深入生活,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⑧只有拆除“心”的围墙,在文艺创作中全身心地融入人民生活中,其作品才能彰显对人民深沉的爱。从毛泽东同志倡导“工农兵文艺”开启的延安文艺道路,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内涵的个体性张扬,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诉求,并带有时代性特征。“人民性”是人民价值本位的文艺表达,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过程中,文艺的“人民性”是基本立场。有学者指出:在对“中国价值”的认识上,我们要避免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无视“中国价值”的包容性,试图用某种陈旧的意识形态来剪裁“中国价值”,从而使其成为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体验相脱离的“说教”;一是无视“中国价值”的“最大公约数”特性,试图对“中国价值”中的“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爱国”等作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理解,从而使其徒负盛名。⑨只有心中充溢着对人民的热爱,笔下才有人民性的自觉诉求。没有人民性的追求,社会主义文艺就失去了灵魂;没有对人民的热爱,社会主义文艺发展就失去了动力。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⑩这一论断切中了文艺的本质,是一切文艺创作思想和创作活动的总开关。在党的文艺政策中,文艺历来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心声的艺术表达。文艺热爱人民,是要求文艺创作以满足人民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样,以“人民性”价值取向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就包含着文艺热爱人民的理论思考,它要求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
    文艺热爱人民,就要为人民放歌。它要求文艺家做自己时代最敏锐的发现者和感知者,同时要千方百计地寻找与时代相契合的话语和艺术表达方式,以艺术精品高扬时代精神,在融入火热生活中反映人民的心声,基于人民立场为人民抒情,抒写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光明,以向善向上的价值引领社会风尚。文艺热爱人民,靠的是优秀作品的社会主流价值诉求,是基于人民立场对社会道义的弘扬和道德理想的守护。所谓警示社会、贬恶扬善、温暖人心、悲悯情怀,以此激发社会正能量,鼓舞人民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这样的艺术家才会得到人民喜爱。在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中,创作主体揣着什么样的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和情感的指向。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决定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工作者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爱得真切、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始终把人民装在心上。作家贾大山,多年来深深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生活,其作品在日常化的细节描写中折射世情百态与社会万象,以幽默的情趣表达臧否,为人民放歌。这种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反映人民心声与时代情绪的文学,是人民所需要和喜欢的。对作家而言,了解时代的风尚,把握社会的脉搏,倾听人民的心声,就是最紧要的。只有把人民的思考、情感甚至困惑真实表达出来,才能在写作中把握当下社会生活的脉搏。
    文艺不仅是欣赏和娱乐,更要给人以感奋和动力。文艺“人民性”的彰显,要求艺术家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去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使“人民性”倾向自然流露,以文艺爱人民之心最大限度地发挥文艺鼓舞人民的作用。文艺爱人民,要求艺术家以卓越的艺术表达能力捕捉人间之美,自觉坚守艺术理想,“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11)这种深沉的热爱,显现于艺术家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情感去体验生活、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唯此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样,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要立足文艺热爱人民的现实,在理论自信中关注现实、关注改革,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实际,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歌吟,为中国人民史诗般的实践喝彩。
    以人民性价值取向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在功能定位上要求文艺为人民放歌。作为一种价值表达,它体现了文艺的人民立场,以及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创作诉求。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历史拐点,亟需文艺传达时代心声,需要文艺为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力量支撑。在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中,只有那些能被广大人民认可并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才能构成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其立身之本,当代文艺要以创作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就必须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以精品力作体现文艺爱人民的本质。说到底,文艺爱人民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在作品中自觉地蕴含着人民的情怀、涌动着民族的爱恨情仇,既立足现代性追求,又有着历史底蕴和文化返乡的眷顾。
    在价值体系建构上,文艺热爱人民,体现为以文艺来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和人生境界。当代文艺创作的根本点是以人民的文化需求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发展的审美欣赏和审美需要作为目标,以创作艺术精品为鹄的,从中为社会进步提供某种价值指向。“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12),奉献经典作品是当代文艺的使命追求,因其包蕴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审美追求,经典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和艺术水准。文艺热爱人民,体现为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及其为人民搭建多样化文艺舞台,在各种文艺发展的良性互动中,既需要坚实有力的主流文艺引领,又要尊重和包容差异化的艺术探索,为各种健康有益的文艺提供生长空间,这样才能形成富有生机的多元化文艺竞争格局,不断健全当代文艺生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走向开放包容,树立和表达民族文化自尊、文化自信的前提。从根本上讲,人民是文艺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只有真正站在人民立场,广大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才不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把文艺对人民的爱转化为社会之爱,以文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文艺热爱人民,要求艺术家心里装着人民,把人民作为表现主体的观念内化于心、行诸笔端,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深切地反映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创作出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以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信念,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在文艺的社会层面,倡导人民是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就从根本上体现了文艺对人民的爱。因此,文艺热爱人民,就要以艺术精品提升人民的审美品位,不断满足与物质富裕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反映人民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追求,提升人民的审美情趣,高扬人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境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掷地有声。只有对人民深沉的爱,才能把艺术家和人民大众的情感内在地关联起来,进而摆脱沉湎于“个我”的狭隘格局与喃喃自语的小情趣,彰显“大我”的家国情怀和民族的使命担当。鲁迅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创作出民族文学的经典作品,主要缘自其内心深处对人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挚情感,这种情感经由笔端流露出对人民发自内心的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轰动当时、传之后世的文艺作品,反映的都是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13)文艺爱人民,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社会功能论体现,正是对文艺“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彰显,它要求艺术家俯身向大众敞开自己,这不但有利于激发文艺创造活力,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建构保护文艺发展的社会机制,使所有参与者都能在文艺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三、人民需要文艺彰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的价值论 
    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还要有精神的追求和文艺的滋养。在人民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不断提高的当下,人民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权益不断高涨,人民不仅能欣赏文艺,更要创作文艺、表达心声。列宁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14)今天,随着人民文化权益的自觉,人民愈加需要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是支撑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再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5)
    人民需要文艺,恰恰彰显了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文论话语体系的价值论建构要求,它显现于文艺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文化和文艺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文化包括文艺之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普遍需求,甚至是一生相伴的需求。恩格斯曾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6),哲学家康德把审美视为自由的象征,席勒认为唯有审美状态的人才是“完整的”,他认为审美比道德更自由,因为审美消解了道德的压抑和身体生理的压抑,文艺的自由本性契合了人民对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因而,人民需要文艺是人性生成、人之为人的重要维度。从根本上说,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有精神需求,这是一种超越生理层次的高级需求,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进步的表征,人们需要通过文艺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教益,在烦忙的现代更需要以文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皈依,安顿焦躁的灵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预示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的充盈,美好生活就是片面的,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人民大众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消费的质量、品位和艺术品格以及审美风格的要求,更高更多样化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无论是高雅的文艺创作还是流行的大众文艺,都要在与时俱进中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差异化多层次需求。人民的审美需求愈丰富多彩,对文艺发展的要求就越高,就愈能展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17)正是基于文艺需求与人的本质力量的相互生成,文艺才能引导人类社会不断迈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境界。
    以人民性价值取向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价值论,要求文艺不断见证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彰显对人民文化权益的尊重。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要求,文艺是人人参与创造、人人得以享有的公共品。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艺术的享受愈加热烈而迫切。人民的权利意识空前高涨,参与文化事务、自主表达文化意识、积极进行文艺创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心理上更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差异化精神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必须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充分激发全社会每一个人的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的文化发展新格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文艺创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繁荣了文艺市场,无论是新闻出版图书发行、影视剧生产、动画卡通的制作,还是舞台表演艺术、美术雕塑创作、杂技、民间艺术,以及网络文学和手机文艺等新业态和新形态,都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艺生活。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上涌现了一些既有口碑又有票房和点击率的文艺精品,越来越多差异化、多样化的作品满足了人民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需要的是感动心灵的艺术,因此文艺创作不能缺失灵魂,要把鲜活的人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说到底,文艺创作并非个人的喃喃独语或无病呻吟,而是要创造和传播一种社会化的人类情感,因而艺术创作以个性化的审美表达融入普遍性的社会情感结构,从而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维度。人民需要文艺,满足的是对社会化情感的渴望,故而文艺不能是被动式的无效或低效供给,而是要充分尊重人的文艺需求意愿。发挥创作主体的能动性,通过艺术的激发和召唤,使人民真正参与到文化发展中,不断融入文化服务的各个环节,以此政府才能准确把握公民的处境和需求,作出公平、合理的政策安排。更重要的是,公众的自主表达和参与能促使政府在回应人民需求时提高政策的公平性,有助于通过文化服务供给者的竞争提高服务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艺需求。
    人们需要文艺,还表现为文艺在文明互鉴中发挥桥梁作用。“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18)全球化语境下,文艺精品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华文明的新崛起,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文艺是文明互鉴中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最佳载体。就国家层面来讲,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外事活动都可以看到中国文艺的影子,如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就被境外媒体称为“天堂佳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人们更多地关注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文化厚度,极好地树立了中国的文化形象,发挥了“文化桥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另外,在各种文化年、文化周等活动的民间文化交流中,更是活跃着中国文艺的身影,有力地发挥着民心相通的弥合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在讲述中国故事中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在海外深受欢迎的京剧、民乐、杂技、手工艺品、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网络文学、视频、游戏、动漫等也已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9)可见,在文明互鉴视野下,人民需要文艺已把文艺和国家大势相关联,文艺成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润滑剂。
    四、建构以人民为文艺评判者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论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普通的中国人早已不再是毫无审美鉴赏力的下里巴人,随着民族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完全有能力成为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建构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论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人民是文化自信彰显的主体,落实到文艺实践中就要求优秀文艺作品经得起人民检验。优秀作品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高低的标杆,作品是否优秀离不开人民的评判。作品价值高低有其市场维度,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文艺的兴盛,但不能单纯取决于市场效益,还要有人民的评判,它还显现于人民的笑声、哭声、掌声,甚至是静默于心的鸦雀无声中。承认人民的批评主体地位,旨在倡导文艺家敢于把自己的作品交由人民评鉴,以人民的评价为尺度,以人民的满意为标准。实践表明,只有真正尊重人民的鉴赏与批评,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淘洗的传世之作。徐沛东的一系列歌曲——《篱笆墙的影子》《我热恋的故乡》《亚洲雄风》《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之所以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就是因为经受住了人民的检验。当今时代,人民对文艺风格和品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把人民视为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评判者,尊重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地位,是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批评论的要求。在历史发展中,人民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艺术素养、审美品味和精神追求早非昔日可比,人民已成为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想的社会主体,他们不仅需要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能够创造美,更能对美的高下作出价值评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味等的要求也更高了。”(20)在文艺活动中,接受者从来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参与作品价值生成,是艺术价值实现的重要一环,尤其在文艺经典化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确立人民是文艺评判者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人民不仅是文艺作品的消费者,是文艺发挥陶冶作用的教育对象,更是文艺鉴赏和批评的主体。以人民性价值取向来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批评论,从深刻性上揭示了人民与文艺价值的相互生成。“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21)进入新时代,艺术追求和人民的精神诉求相一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然状态。可见,确立人民作为文艺作品评判者的主体地位,是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批评论的重要内容。
    人民不会满足于生活的平庸,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越来越需要文艺作品的提升和创新,需要以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来支撑。一部好的作品,应该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专家评判需要自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人民维度的凸显正是大众历史主体意识增强的显现。今天,人民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品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的审美观在文艺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人民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后,就越发要求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一样,在文艺发展中没有艺术消费、艺术鉴赏就没有艺术创作,鉴赏与评判是艺术作品完成的重要环节。充分尊重人民作为评判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文艺创作者把人民放在心上,在创作上精益求精从而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娱乐至死”是对人民精神生活的亵渎,“三俗”文艺是对人民需求的误读。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处于第二位,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人民的评判就会发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受到人民追捧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收获市场效益,而不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明确人民作为鉴赏家的主体地位,需要健全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评判尺度。评判标准是人们在文艺活动,特别是在艺术鉴赏中共同遵循的尺度与原则。人民对文艺评判的标准是“人民性”,即以人民的审美价值观为视角,以传递真善美为根本原则,以引导人民不断向上向善为基本价值追求。“人民性”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艺的优良传统,其在当代有着更加特殊的意味,不仅要表现人民意识、人民情怀,还要把传统文艺忽视的人民真正主体化,成为文艺的“剧中人”,成为真正的文艺主角。文艺作品是否彰显人民性,既在于写什么——是否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作为事件发展的积极背景,把人民作为“剧中人”;更在于怎么写——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被描写为消极的存在还是革命性、决定性的力量,把人民视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文艺根本价值的实现方式,就是回到人民、回馈人民。回到人民,就是文艺作品不能满足于只在小圈子内流传;回馈人民,就是要通过创作,给予人民大众高品质的精神滋养。作家艺术家服务人民的最好方式,不是别的,就是拿出人民大众喜欢的好作品。”(22)好作品的标准尺度是“人民性”,人民的文学应体现国家和民族主流的文学追求和审美精神,以及彰显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这不妨碍描写底层的缺陷弱点和对艺术卓越性的追求,但描写缺陷弱点不是为了批判人民,而是着重批判形成这些缺陷弱点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及其个体心性,把社会批判和启蒙人民结合起来,激发人民作为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自觉,促使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使艺术成为人生的一个向度。因此,揭示、批判底层的问题与人民的“陷落”,若与教育人民群众、促使人民力量的自觉结合起来,是文艺人民性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把底层人民描写成消极的群体、颓废的群体,或者表现底层生活在效果上只是激起读者的轻蔑或怜悯,看不到底层劳动者作为国家重要力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就是对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偏离,只是以精英意识的道德优势看待民众,把精英与大众对立起来,从而背离了文艺的人民性。倡导人民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有利于当代文艺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有了人民作为鉴赏家的艺术依托,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就会得到有效传播,从而形成清朗的社会氛围。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是艺术作品的评判者”这一命题,既是对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期望,对当代艺术不断勇攀高峰的期许,更是对人民艺术家不断创作艺术精品的期待,对文艺发挥社会教化作用的倚重。在文艺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人民是文艺之心,是生活之心,旨在以文艺精品达至人民、生活、文艺三者相统一的审美境界,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找到和恰当地表现这个文艺之心和生活之心,文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在文艺审美中彰显人民性,就会使文艺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内蕴于“人民性”之中。把人民作为艺术作品的鉴赏者、评判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这既是对人民作为鉴赏家的艺术审美能力的肯定,对人民在文艺审美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文艺创作者追求“人民性”的积极引导,是对艺术家创作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提升,是对当代艺术迈向经典化方向的指引。究其根本,“公众的艺术评价最终总是对的,批评家的任务只是使这个‘最终’尽快到来。”(23)批评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文艺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根本上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高扬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弘扬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五、以人民性价值取向健全文艺生态和统筹文艺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24)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中,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越来越需要中国发声,越发需要中外文艺与文论同台竞技。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建构一定要找到时代的理论支点,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而且是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指南。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26)人类发展史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球文艺思潮的相互激荡和文艺力量的博弈中,只有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书写人民的喜怒哀乐和普通民众的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文艺才能发挥最大限度的正能量。文艺理论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样需要彰显“人民性”,才能实现理论最大限度地辐射人民、为人民所用。实践是理论之源,只有“人民性”价值取向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契合,人民是社会存在与自身命运的主宰者和支配力量,“人民”与“社会”在中国发展道路的逻辑结构中,是意义高度重合的社会存在主体。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基本民生、文化民生增进同步协调,就是对“人民性”的彰显。“人民性”价值取向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最鲜明的特色,它显现于全球化舞台上高高飘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旗帜,成为中国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人民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本体论形态,其理论建构价值与实践意义,需要基于人民立场的学理性阐释和现实性把握。“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27)在当前日益复杂的全球化语境下,习近平文艺思想重新诠释了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本质,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内在关系,重申了文艺创作的人民性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了文艺发展的人民性坐标,还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论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思想指南。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不仅在接地气中凸显文艺的现实关怀,还以世界情怀增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交流和沟通,指向未来。
    使人民性价值取向深深扎根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鲜明特色,它深刻诠释了党的文艺政策和文艺主张与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有机统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文艺领域的具体显现,是中国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表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要求,背离这一要求,文艺发展就失去了价值准则;以“人民性”诉求来建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方向,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回应和现实关切。建构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契合了党中央提出的“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更是在理论建构上对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个坚持”(28)的聚焦,这是对以人民为本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文艺思想在纯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运动中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文艺的曲折发展中成就了“十七年”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凸显了文艺的“人民性”追求和崇高的文艺风格。从文艺发展史上看,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开启了人民文艺的新纪元,建构了中国文艺发展的“延安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直接推动了“为人民大众书写”,成为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文艺思想是新时代语境下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文艺思想史上的纲领性文献,它创新性地丰富了“人民性”内涵,与时俱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为新时代中国文论与域外异质文论的交流对话提供了价值准则。“纵观中国文艺的发展历史,可以得出一条基本经验,什么时候文艺与人民切近,歌哭与共,戮力同心,它就拥有无限活力和勃勃生机;什么时候远离了人民,沦为小圈子的游戏,它就落入寂寥和枯索。”(29)新时代文艺“人民性”的彰显,使社会主义文艺天空始终飘扬着“人民性”的旗帜!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1页。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
    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7页。
    ⑥蓝江:《什么是人民?抑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民?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人民话语》,《理论探讨》2016年第4期。
    ⑦引自蓝江:《直面当下与面向未来——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范式》,《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
    ⑧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8页。
    ⑨叶险明:《“共同价值”与“中国价值”关系辨析》,《哲学研究》2017年第6期。
    ⑩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5页。
    (11)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7页。
    (1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页。
    (13)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
    (14)[俄]蔡特金:《回忆列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17)[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5页。
    (18)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页。
    (1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页。
    (20)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页。
    (2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4-25页。
    (22)张江等:《在人民的创造中实现文艺的创造》,人民日报2015年9月11日第24版。
    (23)[德]梅内尔:《审美价值的本性》,刘敏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1页。
    (2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
    (2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页。
    (26)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2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28)所谓“三个坚持”,是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参见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1页。
    (29)张江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日第14版。
    原文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