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与江西师范大学古籍所等多家单位还联合召开了一次名为中外文化诗学的国际学术会议。 ②较早对文学理论学科进行反思,并将这种反思与文化研究勾连起来的文献,应该是杜卫的《评新时期文学理论中的“审美论”倾向》(《学术月刊》,1996年第9期)一文。真正自觉地对文学理论进行反思,并涉及到文化研究特质的,应该是陶东风的《在社会历史语境中反恩中国当代文艺学美学》(《哲学动态》,1998年第9期)一文。 ③若不按文献发表论,则1998年也可谓文化诗学发生年,因为童庆炳先生1998年在扬州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文化诗学。参童庆炳《文化诗学结构:中心、基本点、呼吁》(《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曹旭.流水与情思的系谱[J].名作与欣赏,1990,(6). [2]彭兆荣.贵州文学分析的“文化诗学”视角[J].山花,1991,(6). [3]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中国社科院外文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文艺学与新历史主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5]祁述裕.市场经济中的文化诗学:话语的转换与命名的意义[J].上海文学,1995,(6). [6]张未民.文化诗学:寻找新的生长点[J].作家,1995,(8). [7]蒋述卓.走文化诗学之路——关于第三种批评的构想[J].当代人,1995,(4). [8]李圣传.“文化诗学”流变考论[J].天府新论,2012,(5). [9]陶水平.审美诗学与文化研究的双重整合[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1). [10]李春青.浅谈中国古代诗学观念的特点及其阐释方法问题[A].钱中文,等.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C].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1]李春青.中国文化诗学论纲——对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的一种构想[J].社会科学辑刊,1996,(6). [12]童庆炳,王一川.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1,(6). [13]童庆炳.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化诗学”[J].文学评论,2001,(6). [14]李晓宁.文化诗学的限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 [15]童庆炳.再谈文化诗学[J].暨南学报,2004,(2). [16]童庆炳.文化诗学结构:中心、基本点、呼吁[J].福州大学学报,2012,(2). [17]刘庆璋.建构中国学人的文化诗学话语——我国第一次文化诗学会研讨问题述论[J].文艺理论研究,2001,(3). [18]赵勇.“文化诗学”的两个轮子——论童庆炳的“文化诗学”构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4,(6). [19]陈雪虎.走向文化诗学的文学理论——“文艺学与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文学评论,2000,(4). [20]姚爱斌.移植西方与植根现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诗学研究的两种理论取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4). [21]童庆炳,马新国.文化诗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