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王昱森: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http://www.newdu.com 2019-08-22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王昱森: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朝夕相伴的时间标尺
    记录时代的声音档案
    属于广播人的青春和绽放,忧思与担当
     
    少年皈依
    
    

    
     
     老王、老刘和小王
     
    我出生在军人家庭。老爷子看着浓眉大眼风度翩翩,实则年轻气盛糙汉一枚,记忆中10岁前最亲密的亲子互动就是他拎着三指宽的军用皮带追着我满大院儿跑,逃脱我幸,抓住我命。
     
    每每此时,母亲就笑盈盈站在大院儿的绿铁皮门前柔声细气道,行了行了。在我听来这毫无力道的阻止,却往往三两遍就能让父亲收住脚步。我如获大赦般奔向母亲,感激的泪水还没来得及涌出,后脖梗上就挨了记火辣辣的巴掌,然后被揪着耳朵拎回屋去,一路嗷嗷。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当年在村里的社火大会上,每次扮的都是穆桂英。
     
    美人儿不假,可穆桂英说到底是个武将啊。大意了。
     
    回忆上房揭瓦的浑不吝光阴和“武武双全”的成长环境,我这莫名的文艺细菌和电台情怀,应该既不是遗传也不是熏陶。至于做生意的老叔豪掷数百元送的Walkman,省下早餐钱买了一张又一张的10元卡带,伴着黄河水声的都市调频午夜老情歌,都是后来的事了。
     
    某个夏日午后,艳阳当空,我率领吃土小伙伴们拿着放大镜追杀深藏穴臼的蚁后,院中高耸的大喇叭中忽然传来音乐声。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
    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
    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在那个向来只听得到军号报时声的喇叭里,和着毫无预兆响起的、舒缓又洋溢的前奏,一个声如稠酒的中年男人就这样唱起来,沧桑散漫,悠然潇洒。
     
    我张着嘴,看身边的所有人都停了下来,甚至连门口站岗的哨兵都微微扬起了帽檐。时间仿佛凝固。
     
    很多年后,我依然清晰记得从大喇叭里传出的这首《恋曲1990》的质感,还有歌曲放到一半戛然而止,人们低头议论窃笑、慢慢散去时的表情。
     
    那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电台节目,却大概是我第一次迷恋上从喇叭中传出的的声音和流行歌曲,从此戴上耳机,一发不可收。
     
     
    深夜&DJ
     
    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在争议声中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心中不舍的播音系“扫地僧”吴大爷人生中头回湿了眼眶。
     
    揣着首批盖了中国传媒大学钢印毕业证的我也别扭万分,但欣慰且欢喜的是,我进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是心心念念的音乐之声。前辈们面见新人时,唯方明老师剑走偏锋:小伙子头发怎么这么短?我摸头傻笑。
     
    他不知道,短发小伙子心跳得多厉害。这是“活化石”啊,可算见着了。
     
    说到大学深夜宿舍最常听的广播有两个,音乐之声的歌,艾宝良的鬼故事。亲耳听到那句熟悉的slogan“我要我的音乐”从眼巴前儿的直播间飘入千家万户,心儿如何不荡漾。
     
    Music Radio音乐之声作为开启了中国广播类型化运营全新时代的频道,因为时尚流行的风格定位和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主持人而深受都市年轻人的喜爱:成熟亲切的张东,阳光活力的YY,温柔暖心的楚悦,时尚帅气的田龙,大气柔韧的黎春,沉静知性的晓光,还有声音几乎要甜出水儿来的苏宁,成为了很多“70~90后”的青春记忆。
     
    于我,他们亦师亦友,更别提好多都是亲师哥亲师姐,口传心授加上耳濡目染,真真如郭靖学遍百家功夫,受益匪浅。
     
    
    音乐之声的“老”DJ们
     
    音乐之声是“伴随性电台”,歌多话少,不了解的人常会觉得DJ这活儿挺轻松,其实不然。
     
    歌曲前奏有长有短,DJ串词儿不能压歌,音乐类型多式多样,精准区分才能解读。
     
    报个时间台呼没毛病,但那只是基本招数,在有限的前奏里如何客观传递出足够的信息量,同时又能感性表达出对歌手作品的理解,还得行云流水,有品有韵——说真的,如果没有厚实的专业积累和娴熟的技巧表达,没有打心眼儿里那份对音乐的尊重与热爱,这活儿还真干不好。
     
    在音乐之声的头五年,上遍、代遍了好多栏目,主持时间最长的是周间的《音乐梦工厂》和周末的《音乐点播站》,都是深夜档。
     
    刚主持的时候,每次柔情似水道过晚安,就有损友发短信过来:森,又听见你节目了,提个意见,咱能好好说话不?大老爷们至于酥成那样儿么,受不了……
     
    那些日子,白天兼顾着频道人手紧缺的新闻班,晚上下了直播就一封封回复全国各地听众的邮件,然后睡在17楼办公室的躺椅里,听窗外风声呼啸。
     
    大伙儿交流过,那时做的梦基本就两种,一是春风化雨笑醒,二是误了岗惊醒。不累是假,可从没觉得委屈辛苦。
     
     
    老老特们
     
    老特是我的老领导。真姓特,蒙古人。
     
    关于他,最广为流传的段子是,当年在频道一票年轻人玩《魔兽世界》《CS》激情对战的感染下,大概觉得不玩把游戏对不起彪悍的人生,于是决定注册个人人网,没事儿偷偷菜,不兴师动众还挺暗潮涌动。按要求注册,填写资料,确定提交。
     
    系统秒退申请:请输入您的真实姓名。
    老特当场就拍了桌子。
    换我我也生气。老子姓特怎么了。
     
    拍桌子当然是戏说。老特其实是内心追求自由辽阔的人,周末没事儿就喜欢背着大长焦跑到公园拍拍荷花蜻蜓,十拍九虚。
     
    看过张他年轻时的照片,面容清瘦,眼神忧郁,安静内敛的气质简直像极了青年李安,很后来的后来,才变成了自带背景音乐《鸿雁》的边塞大叔。
     
    很多新来的年轻人大都难以想象,老特其实是学古典乐出身,几经台内改革合并,才到了音乐之声资讯部,开始跟娱乐圈打交道。
     
    原本谈起贝多芬、莫扎特、海顿、巴赫、瓦格纳、肖斯塔科维奇如数家珍的人,不得不开始关注起汪峰、王菲、李易峰,到最后甚至连TFBOYS什么时候出了最新主打歌也门清儿,实在不易。
     
    可或许正是有这古典气质打底,才让音乐节目中心资讯采编部作为央广少有的“文娱出口”,始终保持着某种风骨。对于明星的报道拿捏,老特有句名言:多关注台上台下,少关注床上床下。话糙理儿正。
     
    大牌歌手的演唱会,票不愁卖,点到即止;青年人才缺乏关注的好歌好戏,提劲儿给力;而至于媒体天天热炒的明星大婚绯闻八卦,“看看热闹就得了!”他端着茶杯,悠悠抿上口水。节目里?半点儿火星儿子都别想冒出来。
     
    2011年资讯部改革,在中心领导的策划鼓励下,我和部门另两位女将推出了文娱评论专栏《周末新语丝之/昱森时间/斯嘉记录/孙羽在线》,开始以挂名专栏记者的身份点评文娱百态。
     
    短短三年后,《周末新语丝》拿了中央台十佳栏目。这里面,老特功不可没。每周选题会,大家常会为角度立意争得不可开交,亦会为满意的行文布局互相点赞鼓励。老特负责拍板审稿,每周四截稿时间,必转着笔头,皱着眉头,一字一句抠扯细节。
     
    现在想来,身为师长,既要照顾年轻人总想快意恩仇、率性表达的情绪,又要从大局大观综合考量观点恰切,分寸力道,累了心更苦了头发,俩月一染。
     
    
    2014年,《三分钟的态度》在北京发行
     
    稿子品质和时间观念,是老特动不得的红线,大到舆论导向,小到错字标点,火眼金睛,从不放过。
     
    有次年轻编辑粗心大意又态度敷衍,气得老特直接撕了稿子。“时效性!”“话不通!”“日期再给我查!”“我迟早得被你们这帮小子给气死!”
     
    可气头儿过去,还是把灰头土脸的编辑叫回来,耐着性子压着声儿指点:你看,逻辑顺序是不是应该这样,语法结构是不是最好那般?
     
    如同无数打磨节目如工匠般的老央广人一样,老特是真替年轻人着急,也替央广着急。
     
    金字招牌来之不易,后来人怎么好意思打脸掉队?可是想爱护和珍惜,自己先得把专业和品质立起来。
     
    所以老特自己先做了表率。每天早上最早到办公室的是他,国庆春节抢着值班的是他,慈善捐款二话不说的还是他。有次重感冒到话几乎都说不出来,还是戴着口罩坚持来上班,我直往门外推他:您别来这儿找下家了,赶紧回去歇着。
     
    他指指桌上的音乐之声杂志:唉,还有两篇稿子没看!
     
    2016年春暖花开时,老特终于退休了。
     
    临走前,兴高采烈跟我学会了京东淘宝支付宝,买了一大堆有的没的,直奔老家。如今他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内蒙古大戈壁上开垦了块巴掌大的地,时不时种点儿瓜果小菜,成活率跟拍照技术似的,十种九挂。可看着远处黄沙万里,脚下牛羊悠闲,依然乐此不疲。真替他高兴。
     
    想起中心送别大会前,我逗他,待会儿可别哭。他一挑眉,怎么可能!当所有流程在欢声笑语中快要走完时,两本瞒着他特别制作的相册被送了上来。
     
    打开来,里面是他从进台到退休几十年,几乎能找到的所有工作瞬间的照片记录,扉页上是所有人写给他的话。厚厚的两大本,记录的是他奉献了大半辈子的央广青春。接过相册那刻,蒙古汉子怔了怔,眼眶还是微红了。
     
    武露露说,森哥,你现在这审稿批注,连画个问号都跟特爷似的。
     
    我看了看,还真是。都不知什么时候得的真传。
     
    不当午夜DJ好多年,年纪越大,煽情的话就越说不出口。
     
    当年踌躇满志的、负气争执的、消极抵抗的、疑惑难过的,都是我们共同经历的财富,时过境迁后,只剩下闪着光的碎片。心里明白,多亏了老特和老老特们,我和后来的央广人,才能踏实从容面对来路上的慌张,也照见向前走的方向。
    
    「以后再也不染发啦!」老特说。
     
    星辰大海
     
    丙申年八月初七,白露,天光微亮。
     
    日历上印着诗人坎波斯《云》中的话:在这悲哀的日子里,我的心比日子更悲哀。
     
    说悲哀有点狗血,只不过天凉云骤,人自然容易思忖。
     
    前两天,某电视台的记者老友跟我感叹:现在真没法儿干了,满场的整容脸,乌泱泱的手机直播,还跟我们摄像大哥抢位置,我们是正经电视台哎!风气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成这样了?
     
    在营销为王IP纷飞的新媒体时代,连各大电视台都陷在真人秀大混战的泥潭里寸步难行,传统电台和纸媒所经历的冲击更是前所未有,人去人来自然选择,无关对错。
     
    也曾有朋友问我是否想过离开,我亦心怀着对新格局的好奇和期待,但这份电台情结,恐怕从当年初听那首《恋曲1990》时就已注定,如果不是非狠下心来,恐怕还真难割舍。
     
    直到现在我仍相信,相比剪辑手法花哨的电视节目和字留三分白的平媒,电台还是最舒服的访谈平台。没有镜头,不用在乎妆有没有花,表情是不是好看,穿着是不是得体,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声音表达和情感交流。只有在这时,人才更容易是真的人。
     
    化繁为简,方达内心,这就是电台的魅力。
    
    我是央广人
     
    更何况,我还怀着份儿自豪。
     
    因为是央广人,我才有机会多次在全国“两会”的现场聆听“中国的声音”,看冯骥才推非遗保护,听梅葆玖话京韵流长;因为是央广人,我才有机会在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转播现场热泪盈眶,感受难言的震撼激动;因为是央广人,我才有机会在上海世博园内的卫星转播车上,每周与听众分享中国红的骄傲和世界各国的精彩奇妙;因为是央广人,我才有机会在“一带一路”专题报道中走进中亚,用采访机和镜头记录下那片风情独特的土地。
     
    还有那么多并肩而行、令人骄傲的战友,他们在峰会上传递着中国的声音,在抗震救灾现场和时间与生命赛跑,为经济监督把脉,为民生呼吁疾走,前赴后继,声声不息。
     
    青春献给这样的广播,不胜荣幸。
    前方总有艰难险阻,但留下的人初心不改。
    如同从未变过的征途,一直就是星辰大海。
     
    
    作者:王昱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主持人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隋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