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民需要文艺彰显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建构的价值论 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人民不仅需要物质的满足,还要有精神的追求和文艺的滋养。在人民文化素质和艺术素养不断提高的当下,人民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权益不断高涨,人民不仅能欣赏文艺,更要创作文艺、表达心声。列宁指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它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它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14)今天,随着人民文化权益的自觉,人民愈加需要文艺,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是支撑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再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5) 人民需要文艺,恰恰彰显了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文论话语体系的价值论建构要求,它显现于文艺发展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满足。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文化和文艺作用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文化包括文艺之于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一种精神上的需求、普遍需求,甚至是一生相伴的需求。恩格斯曾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6),哲学家康德把审美视为自由的象征,席勒认为唯有审美状态的人才是“完整的”,他认为审美比道德更自由,因为审美消解了道德的压抑和身体生理的压抑,文艺的自由本性契合了人民对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追求。因而,人民需要文艺是人性生成、人之为人的重要维度。从根本上说,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有精神需求,这是一种超越生理层次的高级需求,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进步的表征,人们需要通过文艺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教益,在烦忙的现代更需要以文艺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皈依,安顿焦躁的灵魂。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预示着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如果没有精神文化的充盈,美好生活就是片面的,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人民大众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消费的质量、品位和艺术品格以及审美风格的要求,更高更多样化了。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无论是高雅的文艺创作还是流行的大众文艺,都要在与时俱进中把握人民需求,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差异化多层次需求。人民的审美需求愈丰富多彩,对文艺发展的要求就越高,就愈能展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的某种新的对象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17)正是基于文艺需求与人的本质力量的相互生成,文艺才能引导人类社会不断迈向自由全面发展的境界。 以人民性价值取向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价值论,要求文艺不断见证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彰显对人民文化权益的尊重。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要求,文艺是人人参与创造、人人得以享有的公共品。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人民对文化的需求、艺术的享受愈加热烈而迫切。人民的权利意识空前高涨,参与文化事务、自主表达文化意识、积极进行文艺创作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心理上更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差异化精神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必须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充分激发全社会每一个人的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的文化发展新格局,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文艺创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繁荣了文艺市场,无论是新闻出版图书发行、影视剧生产、动画卡通的制作,还是舞台表演艺术、美术雕塑创作、杂技、民间艺术,以及网络文学和手机文艺等新业态和新形态,都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艺生活。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市场上涌现了一些既有口碑又有票房和点击率的文艺精品,越来越多差异化、多样化的作品满足了人民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 人民需要的是感动心灵的艺术,因此文艺创作不能缺失灵魂,要把鲜活的人作为艺术表现的中心。说到底,文艺创作并非个人的喃喃独语或无病呻吟,而是要创造和传播一种社会化的人类情感,因而艺术创作以个性化的审美表达融入普遍性的社会情感结构,从而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维度。人民需要文艺,满足的是对社会化情感的渴望,故而文艺不能是被动式的无效或低效供给,而是要充分尊重人的文艺需求意愿。发挥创作主体的能动性,通过艺术的激发和召唤,使人民真正参与到文化发展中,不断融入文化服务的各个环节,以此政府才能准确把握公民的处境和需求,作出公平、合理的政策安排。更重要的是,公众的自主表达和参与能促使政府在回应人民需求时提高政策的公平性,有助于通过文化服务供给者的竞争提高服务供给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艺需求。 人们需要文艺,还表现为文艺在文明互鉴中发挥桥梁作用。“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18)全球化语境下,文艺精品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华文明的新崛起,中国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文艺是文明互鉴中最好的文化交流方式,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最佳载体。就国家层面来讲,近年来的一系列重大外事活动都可以看到中国文艺的影子,如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就被境外媒体称为“天堂佳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让人们更多地关注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文化厚度,极好地树立了中国的文化形象,发挥了“文化桥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传播;另外,在各种文化年、文化周等活动的民间文化交流中,更是活跃着中国文艺的身影,有力地发挥着民心相通的弥合作用。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在讲述中国故事中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在海外深受欢迎的京剧、民乐、杂技、手工艺品、书法、国画等都是我国文化瑰宝,网络文学、视频、游戏、动漫等也已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让外国民众通过欣赏中国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的了解。要向世界宣传推介我国优秀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感受魅力,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19)可见,在文明互鉴视野下,人民需要文艺已把文艺和国家大势相关联,文艺成为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润滑剂。 四、建构以人民为文艺评判者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论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普通的中国人早已不再是毫无审美鉴赏力的下里巴人,随着民族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完全有能力成为文艺的鉴赏家和评判者,建构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论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人民是文化自信彰显的主体,落实到文艺实践中就要求优秀文艺作品经得起人民检验。优秀作品是衡量一个时代文艺成就高低的标杆,作品是否优秀离不开人民的评判。作品价值高低有其市场维度,市场的繁荣离不开文艺的兴盛,但不能单纯取决于市场效益,还要有人民的评判,它还显现于人民的笑声、哭声、掌声,甚至是静默于心的鸦雀无声中。承认人民的批评主体地位,旨在倡导文艺家敢于把自己的作品交由人民评鉴,以人民的评价为尺度,以人民的满意为标准。实践表明,只有真正尊重人民的鉴赏与批评,才能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淘洗的传世之作。徐沛东的一系列歌曲——《篱笆墙的影子》《我热恋的故乡》《亚洲雄风》《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之所以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就是因为经受住了人民的检验。当今时代,人民对文艺风格和品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把人民视为文艺作品价值高低的评判者,尊重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地位,是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批评论的要求。在历史发展中,人民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艺术素养、审美品味和精神追求早非昔日可比,人民已成为高扬社会主义文化理想的社会主体,他们不仅需要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能够创造美,更能对美的高下作出价值评判。“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味等的要求也更高了。”(20)在文艺活动中,接受者从来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参与作品价值生成,是艺术价值实现的重要一环,尤其在文艺经典化过程中更是不可或缺。确立人民是文艺评判者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人民不仅是文艺作品的消费者,是文艺发挥陶冶作用的教育对象,更是文艺鉴赏和批评的主体。以人民性价值取向来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批评论,从深刻性上揭示了人民与文艺价值的相互生成。“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21)进入新时代,艺术追求和人民的精神诉求相一致,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然状态。可见,确立人民作为文艺作品评判者的主体地位,是建构当代文论话语体系批评论的重要内容。 人民不会满足于生活的平庸,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越来越需要文艺作品的提升和创新,需要以文艺精品的不断涌现来支撑。一部好的作品,应该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专家评判需要自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人民维度的凸显正是大众历史主体意识增强的显现。今天,人民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品味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的审美观在文艺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人民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后,就越发要求高质量的文艺作品,好的文艺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正如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一样,在文艺发展中没有艺术消费、艺术鉴赏就没有艺术创作,鉴赏与评判是艺术作品完成的重要环节。充分尊重人民作为评判者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文艺创作者把人民放在心上,在创作上精益求精从而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娱乐至死”是对人民精神生活的亵渎,“三俗”文艺是对人民需求的误读。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处于第二位,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人民的评判就会发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受到人民追捧的文艺作品,一定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收获市场效益,而不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明确人民作为鉴赏家的主体地位,需要健全以“人民性”为价值取向的评判尺度。评判标准是人们在文艺活动,特别是在艺术鉴赏中共同遵循的尺度与原则。人民对文艺评判的标准是“人民性”,即以人民的审美价值观为视角,以传递真善美为根本原则,以引导人民不断向上向善为基本价值追求。“人民性”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艺的优良传统,其在当代有着更加特殊的意味,不仅要表现人民意识、人民情怀,还要把传统文艺忽视的人民真正主体化,成为文艺的“剧中人”,成为真正的文艺主角。文艺作品是否彰显人民性,既在于写什么——是否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作为事件发展的积极背景,把人民作为“剧中人”;更在于怎么写——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被描写为消极的存在还是革命性、决定性的力量,把人民视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主体。“文艺根本价值的实现方式,就是回到人民、回馈人民。回到人民,就是文艺作品不能满足于只在小圈子内流传;回馈人民,就是要通过创作,给予人民大众高品质的精神滋养。作家艺术家服务人民的最好方式,不是别的,就是拿出人民大众喜欢的好作品。”(22)好作品的标准尺度是“人民性”,人民的文学应体现国家和民族主流的文学追求和审美精神,以及彰显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这不妨碍描写底层的缺陷弱点和对艺术卓越性的追求,但描写缺陷弱点不是为了批判人民,而是着重批判形成这些缺陷弱点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环境及其个体心性,把社会批判和启蒙人民结合起来,激发人民作为历史主体、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的自觉,促使人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使艺术成为人生的一个向度。因此,揭示、批判底层的问题与人民的“陷落”,若与教育人民群众、促使人民力量的自觉结合起来,是文艺人民性的题中应有之义;而把底层人民描写成消极的群体、颓废的群体,或者表现底层生活在效果上只是激起读者的轻蔑或怜悯,看不到底层劳动者作为国家重要力量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就是对人民性价值取向的偏离,只是以精英意识的道德优势看待民众,把精英与大众对立起来,从而背离了文艺的人民性。倡导人民作为鉴赏家和评判者,有利于当代文艺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有了人民作为鉴赏家的艺术依托,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就会得到有效传播,从而形成清朗的社会氛围。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是艺术作品的评判者”这一命题,既是对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期望,对当代艺术不断勇攀高峰的期许,更是对人民艺术家不断创作艺术精品的期待,对文艺发挥社会教化作用的倚重。在文艺创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人民是文艺之心,是生活之心,旨在以文艺精品达至人民、生活、文艺三者相统一的审美境界,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找到和恰当地表现这个文艺之心和生活之心,文艺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在文艺审美中彰显人民性,就会使文艺的审美价值、艺术价值内蕴于“人民性”之中。把人民作为艺术作品的鉴赏者、评判者,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新,这既是对人民作为鉴赏家的艺术审美能力的肯定,对人民在文艺审美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文艺创作者追求“人民性”的积极引导,是对艺术家创作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提升,是对当代艺术迈向经典化方向的指引。究其根本,“公众的艺术评价最终总是对的,批评家的任务只是使这个‘最终’尽快到来。”(23)批评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文艺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根本上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高扬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弘扬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