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史的角度,可以反思有关文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艺术生产等问题研究的成绩和不足。其基本经验是:坚持文艺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在思想观念上不否认非意识形态性的同时要坚持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在发展方式上采用生产性方式的同时要重视文艺非生产性方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技术正在锻造新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必将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坚持文艺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也将获得越来越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意识形态性 非生产性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作者简介: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一、文艺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意识形态性”是在“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框架中对文艺基本的社会定性,而“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才是更基础性的框架:“意识形态性”只是从一个特定方面(生产关系)对文艺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的描述,马克思还用“生产性”从另一个方面(生产力)对此作了描述。改革开放40年来,围绕文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艺术生产等方面的研究最基本的经验是,文艺发展与理论研究要顺应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今天反思这段历史,首先不能仅仅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当做研究对象,更要将其作为研究和反思的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唯其如此,才能准确总结出文艺意识形态研究近40年的经验和教训。 “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⑴这既是有关文艺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同时也为我们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近40年包括文艺意识形态问题在内的各种理论观点,是从改革开放这个特定经济发展阶段中发展起来的,也应根据这个特定经济发展阶段来解释,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文艺理论的发展总体上顺应了这一发展方向。 反思历史首先要立足当下。今天,中华民族已实现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所作的重大论断,关乎我们今天经济基础、生产力的变化。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是我们今天反思包括文艺意识形态研究在内的文论发展史的立足点。 充分理解这40年,又要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近70年历史、中国百年现代化史及至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为矫正传统的片面决定论的倾向,40年来的相关讨论特别强调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但马克思更关注的其实是历史地考察:生产力的发展首先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旧的上层建筑往往会阻碍这种变革——这种阻碍当然也是一种能动作用,但却是负面的。另一方面,新的上层建筑代表生产关系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但其产生之初往往是相对“超前”的。我们看现代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性质的观念上层建筑在封建社会晚期就已出现(这相对而言就是超前的),而工业革命、机器革命所引发的经济基础变革,使这种观念上层建筑首先转化为制度上层建筑,使资本主义由“观念”而生成为“制度上的事实”。马克思进一步分析指出:“资本只有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才不仅在形式上使劳动过程从属于自己,而且改变了这个过程,赋予生产方式本身以新的形式,从而第一次创造出它所特有的生产方式”——即机器生产,在其中,“工人的劳动受资本支配,资本吸吮工人的劳动,这种包括在资本主义生产概念中的东西,在这里表现为工艺上的事实。”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由概念转化为事实,既需要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制度而成为“制度上的事实”,也需要找到并创造出与之相匹配的物质生产方式而成为“工艺上的事实”,对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来说,同样如此。 马克思辩证地指出,机器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工艺上的事实,从而真正成熟起来,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大机器生产方式所释放出来的越来越发达的生产力相比,将变得越来越落后,在这一进程中,社会主义及其生产关系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使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理念,列宁、斯大林则使这种理念转化为制度上的事实。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艰难的现代化探索,中国现代化开始出现以社会主义为理念的追求,并在1949年转化为“制度上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事实上却恰恰首先在相对不发达的俄国和中国等国实现。由此看来,苏联、中国的社会主义都面临着生产关系、制度和观念上层建筑相对超前的问题,但这丝毫没有改变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与现代生产方式所不断释放出来的越来越发达的生产力相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落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始终具有先进性。如何化解先进但超前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创造出适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有生产方式,是社会主义发展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改革的出发点。 推动改革的重要理念,是邓小平提出的“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为在社会主义框架下推进市场改革开辟了道路,也意味着对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坚持。在物质生产方面,改革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超前”于而不是“落后”于生产力的问题,因此,改革就不是从根本上否弃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相对“超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在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公有制主导地位,就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先进性的自信和对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方向的坚持。顺应物质生产、经济发展的这一方向,在精神生产方面,“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政策的提出,是对文艺发展社会主义方向的坚持,而这种坚持要落实到坚信并科学反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先进性上,这是40年来文艺意识形态研究所取得的历史经验之一。另一历史经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发展采用生产性方式的同时要重视非生产性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毋庸讳言,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随着西方理论大量涌入,确实出现了以具有西方资产阶级性质的文艺观取代社会主义文艺观的倾向,但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文艺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性质得到了坚持。改革开放之初,超前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使我们坚持文艺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面临很大挑战,而4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生产关系的超前性得到改观。从全球范围来看,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找到了与自己相匹配的物质生产方式而由观念转化为工艺上的事实的话,那么,当下在全球范围内极速发展的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引发一场新工业革命,正在锻造更适合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将找到并创造出与自己相匹配的更加先进的物质生产方式。⑶凡此种种,是我们今天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先进性的自信,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也为我们坚持文艺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