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代学人造就中国“普希金学” 与会学者回顾并讨论了普希金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状况。毋容置疑,普希金是中国流传最广的俄罗斯作家。据不完全统计,100多年间,中国共出版千余种普希金的作品,总印数超过千万册,并且已形成了自己的“普希金学”。 社科院外文所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侯玮红研究员在发言中。午荷/摄 在我国普希金学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是一支重要力量,在其奠基、繁荣、热潮中具有重要的参与和引领作用。该所俄罗斯文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侯玮红梳理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几代学人在普希金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把本所从事普希金翻译和研究的专家分为三代人:第一代俄语文学人才戈宝权和叶水夫等前辈,第二代俄罗斯文学人才高莽、王守仁和苏杭、郭家申等,第三代俄罗斯文学人才刘文飞、汪剑钊、李政文、苏玲、吴晓都等。 侯玮红指出,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俄语文学工作者,戈宝权老先生是普希金的主要传播者之一,他著述甚丰,涉猎面极广,而且社会活动频繁,对普希金的翻译、研究和推广贯穿了他的一生。他与普希金的渊源,戈老已在自己翻译的《普希金诗集》后记中详细记述,这里不再一一列举。鉴于他为普希金及俄罗斯文学传播所作的贡献,1987年在全苏联第21次普希金诗歌节上,苏联文学基金会授予他“普希金文学奖”。 第二代专家中,高莽、王守仁、苏杭翻译的普希金诗歌经常一起被收录到各种外国文学经典作品集中。其中, 2007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俄罗斯文学肖像——乌兰汗译作选》一书中,收入了高莽翻译的50多首普希金的诗歌。在200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圣山行——寻找诗人普希金的足迹》中,高莽记述了自己多次寻访普希金足迹的所遇所得,还加入了大量普希金的画和作者创作的有关普希金的画作。 第三代普希金翻译和研究的专家中首推刘文飞。他做的一项壮举就是出版了十卷本的《普希金全集》(1999,河北教育出版社)这是迄今为止收录最全的普希金作品集。刘文飞关于普希金的专著主要有《阅读普希金》(2002,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专家陈建华先生认为该书和其他成果一起证明普希金研究进入成熟期。汪剑钊翻译出版了《普希金抒情诗选》(2005,中华书局)。吴晓都长期致力于普希金研究领域,出版了专著《俄罗斯诗神——普希金的诗歌》(海南出版社,1993)、《俄国文化之魂——普希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等专著和译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欧阳韬(右一)介绍新版《普希金文集》出版始末。会议主办方供图 在讨论中,李明滨教授回溯了中国普希金研究会诞生的历史,以及研究会成立后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欧阳韬介绍了新版《普希金文集》出版始末,以及同其他版本相比新文集的特点;《世界文学》原编辑部主任李政文先生深情回忆了32年前《世界文学》编辑部主办的纪念普希金逝世150周年诗歌朗诵会,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俄语文学工作者在普希金研究与翻译历程中所付出的极大努力和贡献,报告中罗列的数据令人不禁对他们肃然起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