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经典】 他,把作品写成经典。 《地道战》《映山红》……他二三十岁时写的歌,飘过半个世纪,仍被传唱、翻唱。 《老百姓的雷锋》《中国梦》《歌唱新时代》……七八十岁,他仍然屡有新歌问世。 傅庚辰的作曲生涯,几乎与新中国的历史一同开启。1950年写出处女作小提琴独奏曲《秧歌舞曲》时,他还不满15岁。很快,这首“土洋结合”的舞曲被青年作曲家吕远发现。吕远认为,“这个曲子手法不复杂,但民族风格很强,演奏时大受欢迎。”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道出了傅庚辰日后大多数作品的特点——手法不复杂,易学易懂;民族风格强,特点鲜明;演奏时雅俗共赏。 当时,吕远不知作者是谁,他猜是“延安鲁艺的干部,至少是冼星海的学生”。50年后,与傅庚辰闲谈时才发现,这首对他颇有影响的独奏曲,竟然出自相识几十年的“小弟弟”之手。而这位“小弟弟”,此时已是正军级少将军衔,同时是中国音协的掌门人。 傅庚辰的音乐和人生,离不开一个“红”字。不必说最著名的《红星歌》《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仅瞥一眼他的履历——随军参加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任职——便可知,“红星”始终照耀着他。 他是历史的亲历者,凭借电影音乐,他又把生活、历史与艺术融合交织在一起,激荡出壮美的《地道战》、优美的《映山红》、昂扬的《红星歌》、深挚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等风格各异的经典作品。 因为采访,记者曾两次叩开傅庚辰家的大门。有趣的是,一次是聊他79岁时的新作《中国梦》;一次是谈他写于29岁时的旧作《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两件作品隔着半个世纪遥相呼应,其中的红色内核一脉相承。 2014年,傅庚辰词曲兼作的《中国梦》入选“中国梦主题第二批新创作歌曲”。半个月内傅庚辰写了22份手稿,逐字逐句推敲斟酌。一年后,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光明日报开设《嘹亮的抗战歌声》栏目。记者又一次敲开傅庚辰家的大门。《地道战》《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这两首歌虽是他于上世纪60年代为电影《地道战》所写,但因为影片讲的是抗战故事,并且歌曲深入人心,因而入选30首抗战歌曲,也在情理之中。 傅庚辰并不像记者想象中的将军音乐家那样说话中气十足。他自称“男低音”,音量低到让人刚好能听清。他用一种平易近人的语调让聆听者安静下来。傅庚辰思路清晰,几十年前的事说起来如在昨日。当时谁对哪首歌提出了哪些有益的意见,他都会郑重指出,以示不掠人之美。 1.“打败美帝野心狼”——歌声震山河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傅庚辰说,这首由周巍峙作曲的歌曲,歌声震山河,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和象征。中国的英雄儿女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冲向阵地,不惜流血牺牲,赢得胜利的。 1953年,战争接近尾声,傅庚辰参加了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东北分团,赴朝慰问。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战争即将结束,枪炮声也减少了。此时,艾森豪威尔正在积极策划第二次仁川登陆,几百架飞机掩护着艾森豪威尔在朝鲜上空巡视。由于敌机仍然经常空袭,我方工作、休息多数时间还得在坑道和岩洞中。7月27日,当喇叭里传出停战协议签订的消息,所有人都冲出坑道,欢呼呐喊:“我们胜利了!”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就与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军队直接对抗,并取得最终胜利,这是多么不容易。目睹这一历史时刻的傅庚辰年仅17岁。 1958年,志愿军将撤离朝鲜,中朝双方随即开展大规模友好告别活动。傅庚辰所在的志愿军文工团,筹备了一台歌舞晚会。既是向朝鲜的告别,也是回国后的汇报。这台歌舞晚会的主要节目,就是大型歌舞剧《志愿军战歌》,歌舞剧的音乐以周巍峙创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主线,由郭沫若创作序幕诗,傅庚辰为序幕诗作曲。同时,傅庚辰和黎汀又创作了一首《告别朝鲜》(又名《中朝友谊之歌》)。为此,他们前往战争中打得最艰苦的上甘岭体验生活。五年过去了,上甘岭的石头依然“酥软稀松”,脚踩上去立刻就陷入石灰中,脚拔出来可能带出来美军的大头靴。昔日威风凛凛的美军坦克大炮,此刻灰头土脸地堆在那里。黎汀很快写出来《告别朝鲜》的歌词,傅庚辰的曲也一蹴而就。 这首歌吸收了朝鲜音乐“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运用力度、调式的对比,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轻声委婉唱出的“志愿军拥抱朝鲜母亲……像儿子告别亲娘”,小调色彩,生动地再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感人场面;也有强力激昂唱出的“啊,伟大的友谊……团结的无比坚强”,大调色彩,歌唱了中朝人民伟大的友谊。尤其两次“啊”的高音长腔处理,富有激情。 傅庚辰说,一唱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就热血沸腾,充满了中国人的自豪感。两次入朝慰问演出,成为傅庚辰以“红色”为底色的音乐人生的真正起点。 2.“雷锋,我们的战友”——向生活要灵感 “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1965年,随着电影《雷锋》上映,这首歌曲也传遍全国。傅庚辰的传奇之路开始了。不过,这条路起初走得并不顺遂。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不久,电影《雷锋》投入制作。此时,27岁的傅庚辰还是八一厂一名默默无闻的普通作曲人。电影《雷锋》剧组请厂里一位资深作曲为影片创作音乐。他则担任了另一部电影的作曲工作。没承想,那部电影的导演嫌傅庚辰太年轻,对他说:“我们俩都没什么经验,在一起非得搞砸了不可。”在他的建议下,傅庚辰不得不与资深作曲对调,意外成为《雷锋》的作曲。 为电影《雷锋》作曲,是一件“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此时,广为传唱的雷锋歌曲已有不少,比如《学习雷锋好榜样》、《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八月十五月儿明》(歌剧《雷锋》中的歌曲)等。憋着一股劲儿的傅庚辰,不想在众多歌曲中增加一首“引不起任何波澜”的作品。 词作者很快把歌词交给他——《高岩之松》,把雷锋比喻为高高的岩石上长出的一棵松树,让人们很容易想到正面人物那种“高大上”的伟岸形象。傅庚辰认为“形象鲜明、立意突出”,很快谱好曲子。 但是,当他揣着这首歌到雷锋班体验生活时,他渐渐意识到出了问题。五次与雷锋指导员高士祥访谈,两次与雷锋战友乔安山谈话,与雷锋班一起开班会,到雷锋当过少先队校外辅导员的小学去采访校长、老师,到雷锋劳动过的鞍钢工厂参观。傅庚辰对雷锋的认识起了很大变化:雷锋不同于董存瑞、黄继光那种在战斗中献出生命的英雄,他成长于和平年代,他的模范事迹发生于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伟大寓于平凡”,这才是雷锋的特点。 《高岩之松》不能用了。而词作者无暇修改。傅庚辰生平第一次操刀作词。一天夜里,傅庚辰躺在床上,身体很疲惫,可脑子完全停不下来。辗转反侧中,“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突然蹦了出来,紧接着,“雷锋,我们的榜样,我们青年的标兵”也出来了。主题找到了。于是,他立刻翻身起床,一口气把词曲写下来,生怕拖到第二天,热乎乎的灵感凉下来。 时隔49年,傅庚辰又写了一首《老百姓的雷锋》,这是《雷锋,我们的战友》的姊妹篇。在歌曲中,他深化了对雷锋的认识。傅庚辰说,雷锋是我们队伍中的人,也是我们队伍中走在前边的人。他是“一滴水,一粒粮”,也是“大地高山和海洋”,这样,就把“平凡”和“伟大”两个方面都抓住了。 “向生活要灵感。”这是傅庚辰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电影《雷锋》留给他的宝贵财富。他的雷锋歌曲能够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简单地把标语口号作为歌词,而是通过深入生活发现雷锋的独特之处。在艺术上,他把“雷锋”“战友”“弟兄”几个词着重强调,突出了雷锋就在人们身边的意思。 3.“地道战,嘿!地道战”——技法要为内容服务 “地道战,嘿!地道战”。有一种经典歌曲简单而有力。只要听到开头,人们就能不自觉跟着哼唱起来。随着乐曲,人的全副精神也都会调动起来。《地道战》主题曲就是这样一首歌。 电影《雷锋》为傅庚辰在业内积攒了一定的名气。不久,他又接到为电影《地道战》创作音乐的任务。还在北京,他就写了几句主题歌的曲调,但总感觉缺点什么。待他来到地道战的发祥地河北省清苑县冉庄实地考察后,他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太平淡了。在这里,他钻各种样式的地道,采访打过地道战的老民兵,采访影片顾问——当年安源煤矿罢工工人、红军长征过湘江时浮桥设计和建造者——军委工程兵王耀南参谋长。地道战的形象在他脑中逐渐鲜活起来。驴槽子洞口、锅的洞口、炕上的洞口、大刀、红缨枪……如果不进行实地考察,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 一天早饭后,摄制组去拍外景,喊他去看。他一边走一边酝酿主题歌。当他走出院门,走过土路,走到庄稼地边,马上就要进庄稼地时,突然“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词曲一时在心中蹦出来。他兴奋不已,掉头往回跑,进屋趴在炕上一口气把歌谱写出来。 “技法应为内容服务。”傅庚辰说,“在创作时我没有事先考虑过技法的问题。”《地道战》的音乐乐句末尾一直出现“la”,这在作曲中是比较忌讳的。但他认为,这是旋律的自然发展,是内容的需要。 《地道战》的曲调还融合了很多地方戏曲和民歌的元素,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音乐中还大量使用具有口语特点的呼喊式音调,借鉴了传统音乐中“句句双”的创作技法。 傅庚辰为何对民间音乐的信手拈来?原来,从朝鲜战场回来,他曾在沈阳音乐学院学习三年。在那里,他学习了作曲的全套本领,时任校长劫夫要求每人必须背诵50首民歌,学习两种戏曲,他选择了河北梆子和评戏。这让他在写河北音乐时如鱼得水。 4.“太阳出来照四方”——好歌曲要唱出人民心声 清晨,头戴白毛巾的民兵队长高传宝走到门后,双手拉开木门,阳光洒进房间。“太阳出来照四方……”歌唱家邓玉华甜美的歌声响起,镜头从迎着阳光站立的高传宝切换到喷薄欲出的太阳,开阔的平原和模糊的树影……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对《地道战》中的这一幕难以忘怀。战斗受挫后,高传宝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从中得到启发,要把原来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既能藏又能打的地道。这样一个暗示“毛泽东思想给人以力量”的镜头,处理得如此唯美,给了那个年代的观众以极大的审美享受。 但是,在最初的电影分镜头剧本里,原本没有安排插曲,只有这样一句话:“清晨,一轮红日升起,(画外)太行山上响起了嘹亮的抗日歌声……” 在电影创作中,作曲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照编导的规定进行音乐构思。傅庚辰认为,作曲家必须打破这一观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被动变为主动,在理解编导对音乐创作的要求下,仔细分析、推敲剧本,大胆进行想象,发挥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傅庚辰读剧本至此,马上想到用《在太行山上》作为画外音乐。这是冼星海的抗战名曲,妇孺皆知,同时又写了太行山地区,与影片内容很吻合。似乎没有比它更合适的音乐了。 但通读完剧本,傅庚辰改了主意。高传宝读完《论持久战》,豁然开朗,心情应该是“舒畅甜美”,而《在太行山上》的基调则是“深沉厚重”。 但《在太行山上》的首句“红日照遍了东方”很好,既和高传宝读书后一轮红日升起的情景吻合,又寓意毛泽东思想如红日升起光芒万丈。傅庚辰将《在太行山上》的小调式改为大调式,音调更明朗,气势更宏大,很快写就一首气势雄伟庄严的合唱《红日出东方》。唱给摄制组,大家都说好。 在一片称赞声中,一个人表达了不同意见。时任八一厂故事片室主任冯毅夫说,《地道战》是农村故事,高传宝是农民,这首雄伟庄严的歌,似乎不太符合主人公的身份。他的话让傅庚辰受到震动。他思考后决定另辟蹊径。 “当主人公找到歼敌制胜的法宝,憧憬未来的胜利时,那种喜悦是发自内心的。他对毛泽东思想的由衷赞美,如泉水般流泻而出。这应该是甜美的音乐,是心灵的话语,是真情的迸发。”傅庚辰脑海里突然响起一段清新、甜美的旋律——“青天呀蓝天,这个蓝蓝的天,这是什么人的队伍,上呀嘛上前线”,这是他少年时期在哈尔滨听过的一首抗战歌曲,这种甜美的风格,正是他苦苦寻觅的,经过两个月反复对比,他自己作词,终于完全跳出了《在太行山上》的影响,写出了传唱至今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晚会上,青年歌唱家雷佳演唱了这首歌,她说,提起抗战歌曲,大家普遍想到的是慷慨激昂的旋律,但恰恰有一些优美的音乐也凝聚着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正是这样一首歌曲。 创作电影音乐,要有“两个吃透”。傅庚辰说,第一要吃透作品的主题思想,这是解决创作方向的问题;第二要吃透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能决定创作的成败。前者往往不难把握,而后者,却只有吃透作品的艺术风格、找准艺术分寸,才能创作出来。《在太行山上》好则好矣,但情感基调不符合。《红日出东方》艺术风格不错,但不符合人物身份。《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则既贴合主人公身份,又深具艺术感染力。 以上撷取的几首歌,只是傅庚辰漫长的经典之路上几朵亮眼的“浪花”。60余部影视音乐,10部管弦乐,5部歌舞剧,700余首歌曲……他的经典作品,就像“岭上开遍”的映山红,数也数不清。 “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通过傅庚辰讲述这几首歌的心路历程,足以窥见经典歌曲诞生的艰辛之旅。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傅庚辰还一直记得他与人民军队、与音乐结缘那一天发生的故事。1948年3月,12岁的傅庚辰在姐姐的影响下,报考了四野的东北音乐工作团。 老师问,你识谱吗?傅庚辰答,不识。老师又问,你会唱歌吗?傅庚辰就唱了一首《解放军天天打胜仗》。傅庚辰当时并不知道这歌是谁写的,然而老师指着自己冲他比画了一下。 傅庚辰明白过来,眼睛一亮,觉得这位老师真了不起,能写出这么好的歌,暗自下决心要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 面试他的,就是后来写出《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音乐家刘炽。而傅庚辰,也兑现了当时对自己的承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