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评论 >

真实呈现贸易战的教科书式口述史

http://www.newdu.com 2019-05-29 文艺报 丁晓平 参加讨论

    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阿尔斯通集团前高管,在2013年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并被起诉入狱。
    马修·阿伦:法国《新观察家》资深记者,曾担任法国广播电台综合台记者,自始至终跟踪阿尔斯通事件。
    2013年4月14日,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刚下飞机就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探员逮捕。
    这场抓捕不仅仅是针对他个人的行为,而是美国政府针对法国阿尔斯通的系列行动之一。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最终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因此被美国人“肢解”。而皮耶鲁齐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监狱,恢复自由。
    在《美国陷阱》一书中,皮耶鲁齐以身陷囹圄的亲身经历披露了阿尔斯通被美国企业“强制”收购,以及美国利用《反海外腐败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揭露了美国的公共权力和国家暴力如何直接和间接地为美国企业在全世界的扩张与竞争开路的真相。
    这是一场隐秘的经济战争。
    ——引自本书勒口
    真实总是比虚构更精彩,生活总是比文学更热闹。作家的想象力似乎难以解释这个世界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变化。不是想不到,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因此,非虚构作品所讲述的真实故事及其带来的意义,将越来越超过虚构作品对这个世界的变化所作出的理解或阐释,并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从而成为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美国陷阱》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标志性价值的非虚构作品。如果不是身处如火如荼、日益陷入“持久战”的中美贸易战的环境下,用耸人听闻、触目惊心这些成语来形容阅读《美国陷阱》后的感受,一点也不过分。但此时此刻的我们已经不是局外人。
    从严格意义上说,《美国陷阱》是非虚构作品,不属于文学,也不是所谓的非虚构文学,它实际上是一部口述史。讲述者名叫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是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原锅炉部全球负责人。2013年4月14日,皮耶鲁齐在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一下飞机,就莫名其妙地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随后在美国先后两次入狱,关押25个月之久。而为了打官司,他前后共耗费五年半时间,直至2018年9月25日才真正重获自由。
    皮耶鲁齐在新加坡履新才10个月时间,怎么就触犯美国的法律了呢?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问号——原来他被控违犯了美国《反海外腐败法》。也就是说,根据这部法律,无论任何人、无论任何国籍,只要涉嫌向外国公职人员行贿,只要该罪行和美国有一丝一缕的联系,美国司法部即可将他投入监狱。2003年前后,为获得印度尼西亚一个发电厂的项目,阿尔斯通公司涉嫌为取得多个合同而行贿。皮耶鲁齐的确参与了这个项目,并在后来的内部审计中澄清了自己,没有拿一分钱。这也是公司惯例。然而,10年前的事情,现在被美国联邦调查局挖了出来。显然,这并不是一个针对他个人的抓捕行为,而是美国政府针对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系列行动之一。之后,美国司法部指控皮耶鲁齐涉嫌商业贿赂,并对阿尔斯通处以7.72亿美元罚款,一个法国本土的高度战略型企业最终被行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通用公司收购。
    在阿尔斯通公司通过22年的艰苦奋斗,皮耶鲁齐成为一名出色的高管,为什么成为这项“交易”中的“替罪羊”和牺牲品?身不由己的皮耶鲁齐又是如何成为这场国家丑闻的核心人物的呢?在经历了美国的司法审判和牢狱之灾后,皮耶鲁齐对这个涉及120多亿美元的惊悚剧黑幕,比谁都清楚。2018年9月重获自由之后,他没有选择沉默,以罕见的勇气决定和法国《新观察家》资深记者马修·阿伦一起将这一黑幕曝光,告诉全世界美国是如何通过非经济手段瓦解他国商业巨头的。
    皮耶鲁齐的不幸遭遇,让他看清了美国司法的本来面目。在关押他的这个名叫怀亚特的看守所,皮耶鲁齐终于发现被美国人在电影、电视剧中洗脑鼓吹的司法体系,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是相反的存在。作为“替罪羊”的皮耶鲁齐,在这场交易中其实只是一个棋子,是一个被美国政府牢牢控制在手中的“人质”而已。美国虚伪的司法和道德,让皮耶鲁齐更有理由怀疑,在这场难以置信的收购案中,阿尔斯通的首席执行官柏珂龙为什么要主动把公司的“掌上明珠”电力和电网部门卖给美国人。皮耶鲁齐说:“除非这次交易背后有不可告人的动机。也许柏珂龙认为,这是摆脱美国检方的解决之道:向通用电气出售它垂涎已久的所有电力和电网业务,以期得到美国司法部的优待。”
    是的,这就是“美国陷阱”。美国人就这样给法国人下了圈套,他们把皮耶鲁齐作为这场阴谋中的牺牲品或棋子,来操纵柏珂龙,而柏珂龙为了逃避重刑,决定卖掉阿尔斯通。作者为写作本书采访柏珂龙时,他依然否认“通过谈判获得司法豁免权”。因为按照美国《反海外腐败法》,柏珂龙应该更有资格受到美国法律的制裁,而不是皮耶鲁齐这个毫不起眼的角色。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柏珂龙在案件中成功脱身,获得了400万欧元的巨额奖金,皮耶鲁齐却锒铛入狱,演绎了一场“船长丢下了他的船,抛弃了船员,拿着支票逃命了”的滑稽剧。皮耶鲁齐终于明白,在美国司法系统里,所有案子都是一场交易。
    腐败是一种祸害,这是人类的共识。但是,美国《反海外腐败法》在道德的掩饰下成为一种非同寻常的经济统治工具,成为美国财政部一座真正的金矿,也成为美国人充当世界警察的一个把戏,他们把一项可能削弱自身企业的法律转变为干涉他国企业、发动经济战争的神奇工具。也就是说,“一家公司只要有一根脚趾头踏入美国境内,就会处于美国司法的管辖之下。”这就是美国早已发动并正在火热进行的“地下经济战”。诚如皮耶鲁齐所说:“这并非我一个人的战争。这是一场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战争,一场比军事战争更加复杂、比工业战争更加阴险的战争,一场不为公众所知的战争:这是一场法律战争。”
    在《美国陷阱》中,特别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的还有作者提供给我们的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商业巨头最终能够完胜,绝非偶然。它反映出美国企业界在法国境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我在职业生涯中看到了美国在法国的一部分行政、经济和政治党派中具有巨大影响力。我们的精英、包括社会党人,更倾向于大西洋主义。美国有着越来越大的震慑力。美国人在‘软实力’上稳居世界第一,他们使用这种‘软性外交’手段,同时施加诱饵使其上钩。”可见,美国的企业巨头不仅控制着美国的司法、议员和政府,而且还用经济利益为诱饵来操纵选举从而控制着西方国家的政治新星和所谓的社会精英们。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这是真理。
    《美国陷阱》出版了,但皮耶鲁齐的噩梦是否就此终止呢?皮耶鲁齐遭受的苦难会不会白费呢?的确,他的故事向大家昭示:“美国是如何滥用法律和道德,将它们作为经济武器,向法国甚至欧洲发起一场秘密战争的。”如今,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不断挥舞单边主义的大棒,四处点火。这场被法国人称作“地下的经济战”,在“美国第一”“美国优先”的叫嚣中,已经不再是秘密,也不再只是针对欧洲,而是针对世界。“美国陷阱”更加露骨地暴露在世界的面前,问题是今后会不会还有人像皮耶鲁齐一样掉进这个陷阱呢?这给世界敲响了警钟。
    毫无疑问,《美国陷阱》是一部真实呈现贸易战的教科书式的口述史,它撕掉了美国司法“官商勾结”的面纱,是一部逆全球化时代防范美国法律风险的好教材。皮耶鲁齐为了自身的身家性命,在受难中不忘国家的核心利益,刻苦钻研,竟然成为一名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研究专家。这就使得本书成为一面镜子,不仅是一名法国企业高管对美国司法黑暗的素描和控诉,更是对世界如何应对美国“法律战”现身说法的生动教育。最后,皮耶鲁齐在书中向世界大声疾呼:“我们不能上当受骗!不管谁当美国总统,无论他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华盛顿都会维护少数工业巨头的利益……梦醒的时候到了,我们不能放过这个时机。这既是为了欧洲,更是为了法国。要么是现在,要么将永无机会,奋起反抗,为自己赢得一份尊重。这是最后关头!”
    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美国陷阱》警醒我们——不要把别人的事故当作故事,我们已不是局外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