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诗性美学高端论坛”举办 新书《信仰的诗意及存在的复归》问世

http://www.newdu.com 2019-04-18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本报讯 由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诗性美学高端论坛暨丁来先教授新著发布会”最近在桂林举行。广西师范大学苏桂发副校长、浙江大学王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吴大顺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深圳市出版发行集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评论》编辑部等国内知名高校及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围绕丁来先教授新著《信仰的诗意及存在的复归》展开学术对话和讨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丁来先的新著具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意义,它涉及新的实践概念以及新的价值体系的构建,追求个体的“深度价值体验”,是对人超越于“活着”之上的有意义存在的“复归”的探讨。
    金永兵教授认为,丁来先教授的著作首先是广博,书中更体现了囊括宇宙的“天地神人”的大存在观;其次是慎思,有核心的要义、逻辑的推演和现实的关照;再次是玄远,追求对终极的思考;最后是切问,寻找出人如何安身立命、安放心灵的问题。尹昌龙教授说,《信仰的诗意及存在的复归》打通了文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之间的壁垒,而作者则在书中充当了从神性到诗性、从世俗生活到精神生活、从信仰到人间的“摆渡人”的角色。徐放鸣教授表示,这本新书体现出诗学视域拓展的新向度,阐发的“诗学”观念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学之诗学或文类学之诗学,而是偏向“哲性诗学”的信仰诗意学。王杰教授从热播的《流浪地球》入手谈论现代人对科技和未来的恐惧心理,认为丁教授的新书是对梁漱溟先生“未来会更好吗?”这一疑问的延续和回答。丁国旗研究员提出,一切围绕人,一切为了人才是美学研究真正的切入点和出发点,本书正是一部关于人类深邃精神的赞歌。刘士林教授从中西方、南北地区诗性特点的不同阐述了个体审美的宽容与丰富。李杰教授强调作者通过对复古的创新重建信仰和诗性的价值体系是符合人类发展潮流的,也是学术界应当力求突破的基本问题。潘知常教授评价丁教授的创新在于提出“信仰——存在——诗意之路”的新的价值体系。燕世超教授说,作者赋予原有词汇新的内涵,在特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
    傅谨、李庆本、李健、冯强、曾攀也分别做了发言。 (张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