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温习一遍《社会学的邀请》中关于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今天我们来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差异性后果”和“系统研究”,而关于“系统研究”,我们可以将它放在“关于社会学研究的一些方法”当中。 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这一部分在本书中并未单独抽出研究,而是贯穿整本书的阐述。我们可以从地位、权利、特权、资源、选择等角度简要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或许说“联系”更加确切。 首先,我们会有一个较为易于接受的事实:我们的地位、权利、特权都不尽相同,我们所获得资源,面临的选择,也不尽相同。稍稍推论,处于相似的地位,所拥有的权利、资源等或会相近。如书中所言:“处于相似地位的人往往具有相近的喜好,并会做出类似的选择”,“通常也会面临相同的难题”,“拥有获得相似资源的途径”。也即是说,“个体所能遇到的相会与障碍是由其社会地位决定的”。 我们都知道的是,社会存在分层,自然就有权力、地位的不等。而相应的,资源获得的途径,资源的多少、好坏,面临选择的机会,选择的优劣,都不会是相同的,甚至说是差异巨大。而这种差异通过代际之间的传递、影响,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难免囿于上一代际给予的地位、资源、关系网络的限制。当然这种限制并非不可打破,在日益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层级的向上流动愈发频繁,社会提供的相对公平的平台或机会也逐渐增多,这种限制对我们的掣肘也会相对地减弱。 韦伯曾提出“生活机会”的概念:“个体可能获得的成就是以其所能得到的资源为基础的”。概而论之,个体的成就主要依托于他生活的小群体,这个小群体的地位、资源、关系网络等等构成了个体成长的基础,亦即成长的“跳板”;同时,这些要素也成为了他日后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我们简要做个小结,我们可以说,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异常紧密—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抑或说是常识。联结社会化中,“个体适应社会发展,并推动社会发展”这一论述,我们可以有一种双重的认识,即“认识到个体的作用,也认识到社会的作用”。 差异性后果: 社会学不仅研究“是什么”,还有解释“为什么”,以及回答“怎么办”,差异性后果即是关注社会各项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并根据资源对个体成长的影响来分析分配的结果,从而“揭示和分析社会不平等的程度”。当然,社会学更关注社会权力,更注重对社会权力的分析,社会权力、资源对个体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如何使这种影响朝着好的、利于个体成长的方向发展,大抵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于社会学的一些方法,我们可先了解收集资料方法和研究资料方法。前者有调查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实验法、二手资料分析法,后者分为定量法和定性法。 收集资料方法: 1、调查法 这种方法是社会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它主要由问题组成,以书面形式出现(如调查问卷)。大多数问题设计采用封闭式结构,即“问题答案以选项的形式被预先设定”。 2、参与观察法 又名实地研究法。此方法中,资料来源于研究者自身的体验,是研究者对日常生活的主动参与的结果。这一方法有助于得出较为清晰的认识,不必拘泥于一些预先设定好的问题。 3、访谈法 这是一种介于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之间的方法,它可以融汇以上两者的优点,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被访者更加充分地表达自我的想法,也可以使调查者拥有“询问附加性、深究性问题的机会”,从而使双方更好的互动。但显而易见的是,与调查法相比,访谈法更花费时间与资源;与参与观察法相比,则显得纵深度不够。 4、实验法 实验易于验证因果关系,即个体或群体受到的实验变量的影响与个体或群体特征、反应之间的关系。在经典的社会学实验中,“实验变量被视为引起不同反应的根源”。在社会心理学的课堂上,我们已了解了实验法的诸多缺点:涉及伦理时易影响实验对象;实验室实验缺乏真实性,与真实生活剥离;模拟实验则难度较大,需不被人识破。 二手资料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依靠现有的资料,如档案、记录、数据库,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说是定量的。 研究资料方法: 1、定量法 这种方法强调用数字或统计学的方法计量与分析数据资料。与之相对应的,收集这类资料常用的方法是调查法。 2、定性法 这种方法更注重倾听与观察他人,接受他们对自己生活发生之事的理解。与此对应,收集此类资料常用方法为参与观察。实际上,社会学家在进行研究时,两种方法都用到,只是侧重面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