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观后感 >

楚汉传奇观后感800字

http://www.newdu.com 2019-04-10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之所以会对这部电视剧感兴趣是因为陈道明,而之所以陈道明能引起我如此浓厚的兴趣是因为《康熙王朝》,记不得是什么原因我注意到《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但是这部电视剧确实改变了我的很多观念,曾经看完我以为男人应该像《水浒传》中的男儿一样,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直到看完《康熙王朝》,我觉的真男儿应该是这样子的:有谋略,有思想,有胆量,够坚毅,不是书香味十足的书生,也不是像强盗一样的有勇无谋,也不是像各位军师一样有谋无勇或者有谋略却不果断。
    去年寒假第一次接触到这部电视剧,当时认为一定要找时间好好看看,上学期还专程在南京夫子庙买了10元前的盗版光碟,但是质量是在是太差了,后来发现优酷有超清的视频,我便开始慢慢地下载,但是80集,30多个G确实不是那么快的,直到暑期在上海禾丰实习才有机会将整部电视剧全部下载下来,回南京后,心浮气躁,也没有时间看下去,后来开学后一段时间,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在无聊的课堂中慢慢地忘记了,于是也就静下心来,有时间慢慢地看这部电视剧,截止到11月5号,终于看完了。
    这部斥资2.3亿的电视剧旨在探寻历史深处的浪漫情怀,旨在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兼具史诗高度和王者风范的经典大剧。总体来讲我认为还是非常好的,不管是电视中的特效,阵容还是对历史的还原,我觉的都很成功。
    首先来讲,通过这部电视剧我对楚汉时的历史有了详细的了解,基本上和近现代史知道的差不多,我记得在上上届的跳蚤市场我曾买过一本《易中天品中国系列丛书》,其中楚汉部分,由于涉及的大多数人物并不了解,读起来索然无味,现在重新读这本书读起来就特别轻松,很多地方都能引起共鸣。下面我将楚汉时期的历史理一理:
    秦始皇当年统一天下之时,楚国大将项燕在自杀前曾发出诅咒般的怒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一怒吼经常使得秦始皇日夜难以安睡。这时候的各位英雄的具体情况是:项羽正跟随项梁四处躲避;刘邦是泗水亭亭长,正和一堆狐朋狗友四处玩耍;张良秘密组织勇士企图在博浪沙暗杀秦始皇;韩信正寄人篱下,遭人戏弄唾弃;萧何作为秦朝小吏,和刘邦关系很铁。
    后来秦始皇病死沙丘,李斯、赵高秘不发丧,同时将长子扶苏和蒙恬杀死,胡亥即位,胡亥即位后不理朝政,朝政实际上由赵高把持,他通过指鹿为马等等一系列方式排除异己,使得胡亥皇宫上下没有一个亲信。陈胜吴广起义,天下群雄并起,大秦天下根基动摇,赵高哄骗胡亥只是几个小盗贼,不必多虑。与此同时,项羽项梁杀死县长起兵造反,同时收复邦布,钟离昧等人;刘邦带领劳力前去服役,耽误了行程,索性直接躲入芒砀山,企图造反,后同萧何一起攻破县衙,成为起义军。
    之后陈胜吴广兵败,项羽碰到人生当中的贵人,即亚父范增,范增说陈胜吴广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名不正言不顺,没有打出大楚的旗号,却号称张楚,于是项羽便请楚国后人尊为义帝,明正则言顺,项羽的军队越来越壮大,各起义小分队纷纷归附,刘邦的军队也不例外,在这个时候刘邦第一次碰见张良;韩信出现在项羽帐下但并不受重用,只是一个小小的执戟郎中。随后项梁由于骄傲自大在定陶之役时被章邯所杀。义帝决定北伐,迎击秦军主力,为了避免项羽的势力发展的过大,谋臣李义有意让刘邦直接西进,而项羽北上迎击秦军主力即章邯的部队。刘邦在西进途中得到张良,郦食其的帮助,最后当项羽破釜沉舟和秦军主力在巨鹿打的难舍难分时,刘邦先行进入关中,   在此之前,皇帝胡亥被赵高杀死,改立子婴为秦王,随后子婴将赵高杀死。
    当项羽击败秦军主力之时,知道自己无力回天,秦军主将章邯为保全20万秦军的性命,决定投降楚军,但是没想到项羽嗜杀成性,竟然活活将20万秦军全部活埋。刘邦进驻咸阳后误听人言派兵镇守函谷关,企图紧闭大门,坐拥咸阳,却未想到自己丝毫不是项羽的对手,项羽轻易攻破函谷关,刘邦听从张良等的建议还军霸上,结果项羽还是火冒三丈,企图一举歼灭刘邦,然而,由于当日秦时,张良有恩于项伯,于是项伯前来报信希望张良能逃过此劫,项梁却将项伯引进刘邦并结为婚姻,于是项伯劝说项羽有了鸿门宴之说,鸿门宴上,暗流涌动,刘项双方斗智斗勇,最后刘邦成功逃离楚营。
    如果项羽是个志向远大的君主,他也许会继续选择咸阳作为自己的首都,然而项羽鼠目寸光,一心只想回到老家,显露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如果不能衣锦还乡,就如同“锦衣夜行”,项羽在安功劳分封领地的时候再次显露出自己的心胸狭隘,同自己关系好的领地就多,关系不好的领地就少。范增认为刘邦志向远大,于是建议将刘邦即汉王分封在不毛之地汉中,另外将秦地分为3块,分别由投降的三位秦将管辖,相当于将刘邦软禁关中,为了避免起疑心,刘邦在进关中之后将栈道全部烧毁。项羽没有当皇帝,而是自封西楚霸王,定都彭城。
    此时的韩信看到项羽已经到人生的巅峰,跟着他已经无仗可打,更何况自己并未受重用,于是离开楚营,正好看到汉军招纳士兵的公告,于是投奔刘邦,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发现了韩信的才能,但是此时的韩信看到刘邦并无心出关,于是偷偷想要逃走,于是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之说,韩信追回之后直接摆为大将军。之后汉军的统兵权基本交由韩信掌控,韩信的军事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他夺取三秦,攻占魏国,打败赵国,北上降服燕国,南下攻破临淄,成为齐王,在潍水全歼龙且,在该下合围项羽。但是于此同时韩信的缺点也暴露无疑,韩信只能算是个优秀的军事家,在政治方面简直蠢的要死,他万事只顾兵法战略,却丝毫不考虑刘邦的感受,刘邦在彭城被项羽围攻,韩信处于大方向考虑没有出兵;胡陵被攻破,如果没有纪信假扮刘邦,刘邦早已不在人世,但是韩信还是没有出兵;汉王派郦食其已经劝说齐国投降,但是在此关键时刻韩信还是攻打齐国,结果导致汉王名誉受损,导致郦食其被杀,凡此种种,已经为韩信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刘邦出关后一切还算顺利,这是因为刘邦并不是第一个开始谋反的,第一个谋反的是齐国的田横,这时候项羽正在齐国征战,于是刘邦就趁机一口气打到了彭城,但是项羽领兵确实厉害,凭借很少的军队项羽又重新攻下了彭城,刘邦军队损失惨重。后来刘邦和项羽在中原打起了拉锯战,双方处于胶着状态,各诸侯也都处于观望状态,韩信在攻下齐国后也不再出兵。最后听从谋士的意见,决定分封韩信、彭越等更大的领地,于是他们纷纷出兵,合围项羽,最终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楚汉之战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楚汉传奇观后感(二)
    昨天晚上,我和父母看完了《楚汉传奇》的最后两集。当看到韩信被吕后诱杀时,我的泪水几乎要夺眶而出。看完后,我查阅史书后才得知,刘邦成就帝业后,七个异姓王被杀的被杀,逃跑的逃跑,造反的造反。可他们都是在楚汉之争中,为汉王立下赫战功的大功臣啊!有的人,就比如韩信,他的功劳谁也比不上,若不是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汉王怎会取得最终的胜利!还有卢绾,从沛县就开始跟着刘邦,可最后眼见其他异姓王被杀,也只好逃到了匈奴。
    为了大汉基业,刘邦杀掉了与他患难与共的兄弟;为了自己,他和他们反目成仇。
    说到刘邦,就得提到项羽。在楚汉战争中,他可以说是出身最好的一个,也是最傻的一个。我为什么会说他傻呢?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刚愎自用。
    范增是项羽的一个谋士,他曾多次给项羽献计,可项羽就是不听。鸿门宴上,范增让项羽杀掉刘邦,可他不予理睬。试想,若那里项羽杀了刘邦,就不会有后来的楚汉战争,历史就会被重新书写。后来,项羽开始不相信范增,范增忧郁成疾,最终病死。
    韩信也曾经是项羽的手下。若是项羽任用韩信,那么刘邦的势力也不会那样强大。
    不仅是范增,项羽身边的人给他的计策他若能认真听取,终了时也不会那么惨。
    一意孤行,固执己见,这是他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妇人之仁。
    项羽有许多次都可以杀掉刘邦,可他每一次都错失良机,声称不愿作这样的无耻之徒。在一次两军对峙的时候,他的一个将军把刘老太公抓到军前,架上一口油锅,说刘邦要是再不露面,就把他父亲给烹了。可刘邦一见,竟对项羽说,咱俩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给我爹烹了,别忘了到时候,分我一杯羮!嘿,项羽最后还是没那个胆儿,灰溜溜地放了刘老太公。
    可是别忘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别管他是靠什么方法取胜的,只要他胜了,他就是NO.1。项羽,不管他有多仁义,有多善良,后人看到的只是他的失败,没有人说他的仁爱之心。同样,刘邦赢了,人们只会说他当初是怎么用离间计、苦肉计击溃了项羽,人们只会说他果断、智慧,会任用贤才。“妇人之仁”,这也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输不起
    如果说前两条对于项羽来说,只是间接因素,那么这一点就是致命的了。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几十万汉军围攻,逃到了乌江边。有一个船夫愿载他回江东招兵买马,再与刘邦一战。可他却说,无颜见江东父老!然后就在乌江边自刎了,年仅31岁。他有什么无颜见的?谁没有失败过?刘邦败得不更惨?他才31岁呀!凭项羽的实力,他完全可以回到江东,训练兵马,与刘邦再战,一雪前耻,可他却选择了最无谓的牺牲。我们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啊!
    “破釜沉舟”、“多多益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战火已离我们远去,战场的喊杀声也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喟叹着当年的时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