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如何定位。 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段,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他们对我们无限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三尺讲台是教师的舞台。讲台站不稳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无法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要站稳讲台,就必须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引导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做一根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是我们每一名教师的美好愿望。 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拥有了教师的身份和资格,并不意味着他就从此成了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因为这时候,教师只是他的职业,并不是他的生命。有时候我想,教师成长的历程就是把职业与自我个体生命真实融合的过程,对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而言,“教师”这个称号,不过是一个头衔或一个标识,一件可以为我们提供温暖的衣服,一间我们可以暂时藏身的房子,但对于有的人来说,这个称号,开始时或许也是衣服,但逐渐地变为皮肤,化为血液,与生命合二为一。在面对学生、面对教学时,他会全身心去感受,去对话,甚至去承受。在这条路上,他笑过,哭过,热情过,失落过,困惑过,追寻过,成功过,失败过,沉寂过也辉煌过。这是一条漫长的生命之路,没有尽头,没有终点,有的只是路上的风景,走到最后,走的人就成了最美的风景。 有一位名人说过:一位优秀教师如果他的教学水平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提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没有养成一个好习惯-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我明白,其实老师不是缺少经验,每天上课就是经验与体验的教与学,如果不反思、不研究,经验只能算是一种经历。只有“经验+反思+研究”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之路。所以我们每天对自身的、看到的、听到的关于别人的教学行为和由此折射或反射出来的教学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应当进行一番认真分析与思考。 正像前苏联一位着名美学家所说的那样:付出与获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称之为“优美”,略高于则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获得则成为不折不扣的“悲剧”。因为这其中有许多我们应该尽力避免的无谓和不必要的牺牲,过分弘扬和宣传这样的师德会让老师们对师德望而却步。只有优美的师德才是阳光的、亲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满快乐的。 对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我要做一个阳光教师,我要以我的快乐去快乐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阳光去阳光我的学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响学生的品德。 《前行的力量》读书笔记(二) 在开学的师徒结对上张敏仓主任非常用心的给我们解读了这本书,利用假期研读了《前行的力量》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历经三年由35位“草根”名师写成。反映了广大基层一线教师的真实的生活、真实的工作、真实的教学,切实贴近我们的生活实际。站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发出心声,感情真挚、贴近现实,反映了一线教师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于教学、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看法。紧跟我们当前教育改革大趋势,紧随着如何提高教师素质,都有独到的见解,读后令人颇为受益。 读这本书,在惊叹名师们明星般耀眼的荣誉之时,我更被他们执着的教育理想、坚定的专业信念、不懈的教学实践深深打动。吴非在《善良的心是一盏灯》中这样写道:“教师的美德让学生感受到博大的爱,仁爱的情感也就这样传给下一代”,可见“仁爱之心”“师德”的重要性。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所以教师提高自身道德素养尤为重要。于漪在《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中说:“学习是条光荣的荆棘路,教师没有丰富的智力圣火是不可能让孩子有旺盛的求知欲的,是不可能让孩子在每一堂课都吸收到精神养料的”,这告诉我们及时我们是教师也不能停止学习,要源源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吸收新的养分才能更好地滋养祖国的花朵。 身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欠缺的是老教师那些成年累月积攒起来的资深经验,但在这些名师精神信仰的影响下,我会努力让自己成长起来并且我有信心越走越远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