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文学创作在数量上蔚为大观,达到了现代文学无法比拟的创作速度和数量,质量可圈可点。作为对文学创作的肯定文学评论,用文学的方式主动有效地去建设思想文化阵地,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文学评论应和文学创作一起“凝心聚力、同心筑梦”,一道坚持文学自觉和文化自信,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坚守文学创作的道德高地,自觉承担起繁荣文学创作的历史使命,自觉抒写真情为民的文学精品,为繁荣和发展文学事业贡献力量。 增强服务大众的意识,文学需要走向社会、服务人民群众。坚持服务大众,把优秀的作品推介给读者,歌颂人民、鼓舞群众,是文学评论要树立的价值导向。用文学振奋民族精神,是文学应担当的历史使命。勇于创新创造,用不忘初心的态度坚持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是文学评论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途径。坚守艺术理想,用先进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是评论家积极立德立言的职业操守。 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核心价值的重要支撑,弘扬、传播先进文化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职责和崇高使命。国家和民族存在的标志就是它与众不同的核心文化,文学作为文化艺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力传媒。作家和评论家的社会属性,决定其必须承担起传播文学力量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使命。 文学仅有作家不行,还要有广大的读者和文学爱好者,文学评论就是要搭建广大读者和作家之间的桥梁,积极发挥优秀作品的推介和传播功能,扩大文学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人热爱文学、传播文学、从事文学,从而夯实文学事业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 坚守文学评论的时代价值与批评精神。把握文学评论的思想之本、舆论之场、文化之魂的价值判断,积极发挥评论对于创作、阅读的促进和引领作用,通过对文学作品思想意义的揭示和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理论背景的分析,对新时代的审美潮流、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等起到导航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作家和广大读者对文学品质的追求。 重视文学评论的功能。白烨先生说“在文学评论中我写的不是你,我写的就是我”。从创作论的角度进入文本,从评论进入理论继而指导实践。文学评论立足于对作家文学作品的阐释、评价,有效激活了一种动力性、引导性和激励性因素,对作家艺术潜力的确认、创作道路的总结、发展方向的调整等起到规范与指导作用。 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与现实,当前的文学评论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是,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努力发挥文学评论的社会导向功能,在鲜活真实的文学审视中践行评论者的专业立场和批判精神。 总结和探讨文学创作规律,捕捉文学新动向新思潮。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是作家对生命的审美体验,通过艺术加工创作出可供更多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活动。 作家的主要精力是创作而不是理论总结,评论家的精力重点放在理论思考与作品评价,理论与评论理应立足于创作实践,而深入调查、深入实践是获得创作体验与创作经验的最佳途径。指导创作实践无疑是文学批评的主要功能之一,对于作家而言,或许更需要一批既有创作经验,亦有理论素养,同时具有较高文学鉴赏能力的批评家写出能够指导创作实践的批评文字来。 对文学创作规律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评论家能够真正地懂创作,非常清楚作家创作的生产过程、创作体验、艺术规律,在评论作品的时候,能够从创作论的角度进入文本批评,立足创作而超越创作,既有文本体验也有理论经验,在科学化、理论化方面向前超越一步,做出科学、理性、公正的评价。 直面文学的问题意识,重建文学评论的公信力。应该清楚当下文学评论的问题日益凸显,真正具有问题意识的批评声音越来越少,文学评论的危机越来越大。 有的评论文章往往喜欢从文化批评、审美批评的角度而不是从创作论的角度进入作品品评,这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批评方式,从外围自说自话,隔靴搔痒,难以中的,尤其不能切中创作问题的要害。 对于创作而言,作家一方面希望能从评论文字中看到创作思路、创新技巧得到证实与肯定,另一方面也希望得到中肯的批评来进行反躬自省,若能达到解惑析疑,则会拉近创作与批评的距离,作家与批评家的关系就绝不仅是简单的利用和对立关系,而是争鸣与共鸣的关系。 让文学评论在与创作的互动中,传递信息、激活思想。如果文学批评能够摒弃媚俗的文字或者枯燥乏味的讲章,重建文学评论的公信力,也是文学评论重新整合并再次崛起的机遇。 创作史与批评史是文学史的两条车辙,一部文学史同时也是一部批评史。优秀的文学评论能够敏感地捕捉最新的文学思潮、创作倾向、文艺动态,及时地关注,深入地研究,并发出声音进行有效地引导,不但会对创作者制定或修正他们的创作计划提供有益的帮助,而且为决策部门制定相关的文学政策提供资料依据与参考。如果能及时有效地对那些与时代同呼吸的作品进行评论,最终做出具有文学史意义层面上的评价,将是评论家的理想与诉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