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卡特琳·屈赛。 出版社供图 法国人卡特琳金发披肩,有尖鼻子和漂亮的蓝眼睛。这位定居纽约的女作家穿琥珀蓝的裙子,在衡山路的阳光下,神情恣意地聊起心爱的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和巴尔扎克。 “一个作家最大的困扰是,总有人说:什么都别告诉她,她会把你的事写进小说里!”卡特琳说,睁圆了眼睛,显得颇为气恼。“你瞧,小说不是一个空盒子,拿起什么,都能放进去。” 这是卡特琳第一次来到中国,为了分享她的新书《另一个爱人》。主人公托马斯年轻英俊、才华出众、热情洋溢,23岁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并留在美国。但是,在美国的他极其孤独,在大学任教失利后,39岁便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在卡特琳的回忆里,托马斯始终活泼,有趣充满幽默,又生机勃勃,他喜欢大笑,喝酒,听爵士乐。没人想到过,在他快乐的外表下隐藏着一张面具。 作为一位普鲁斯特研究者和大学老师,托马斯习惯于躲在文学文本背后、靠援引他人话语来发声,这是他与自己的理念世界保持联系的方式,但当他罹患躁郁症之后,便会有一位心理咨询师出现并告诫他:不要用文学警句掩盖你自己的话。 “表达自我是件困难的事。”卡特琳说。“托马斯习惯于用文学连接现实和精神世界,他的情绪隐藏在文学的冰山之下。我认识托马斯22年了,2004年,当我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曾认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她耸了耸肩,“你瞧,大家都说,他多么有天赋和才华,但最后,他却连一份工作都没找到!我试图从这个角度出发去写作,但做不到。直到2014年的时候,当我重新开始构思这本书时,我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老板发来的辞退信件,我确信,是职场上的不顺让他最终走向生活的尽头。他从来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斗争者,为自己的命运而不断抗争。” “我想复原托马斯所遭遇的一切,去观察,这是否会带来永恒的悲剧,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卡特琳说。“因此我用了第二人称去描述——可能有些语法错误,但没人在乎!‘你’并非是‘你’,而是托马斯。我想通过托马斯的视角,去透视他的人生,他是否可能选择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死亡是否是他唯一的结局?实际上,真实的托马斯受到过世母亲的影响很深,他母亲对他的期待束缚了他,使他的生存道路越来越狭窄,他完全有能力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而不用选择死亡。” 春天的阳光落在她脸上,留下淡淡的阴影。“这是我心中的托马斯,我试图去复原真实,但它本质仍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卡特琳说。“托马斯不是唯一一个,我在年轻时,也曾想过自杀。在法国,75%的年轻女孩曾想过自杀,但只有10%会呼救,25%的人得过抑郁症。我想告诉我的读者们,不要被外界的期待拘束了自己的人生,人生不只有一种选择。” 她提到了自己熟悉的学术生涯:“在法国和美国,如果你打算做老师,等待你的竞争会很残酷。托马斯的遭遇对于青年教师很正常,太正常了,他没必要选择自杀,一般而言,需要5年-10年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卡特琳曾经在耶鲁大学教授十八世纪法国文学,话题因此转到文学。“好吧,每个人都在忧心忡忡文学的未来,但每个人都想学习写作,不是么?”卡特琳说。“文学的生命力是永久的,我看电视剧,只是为了打发时间,人的生命如此短暂,在读书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生命仿佛在延长。在17、18世纪的时候,文学是提供给精英的艺术,我想未来也会是如此。” 卡特琳最喜欢的作家是普鲁斯特。在《另一个爱人》的开头,引用了《追忆似水年华》第三卷开篇,主人公马塞尔发出的感慨。“我们面前的人,他的优点和缺点、他的计划,以及我们眼中的他的意图,并不像我一直以为的那样一目了然、一成不变,不像看一座花园,人们穿过栅栏就能看到其中所有的花坛,而是一个我们永远无法看透的影子。”普鲁斯特成为了她和托马斯之间连接的桥梁,整部小说的格式,也类似于《追忆似水年华》第六卷的主题。 她也是一个高产的作家,截至目前,她已写作14部小说,均在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如何寻找写作中的灵感?卡特琳的方式是旅游,她独自来中国,身边没有手机,拿着地图,在路边充满好奇地游荡着,“我需要写作的欲望,我只有在拥有欲望时才写作。我从不主动寻找欲望,它会自动出现在我面前。” 当我们聊到她下一本书的写作计划时,她告诉我,自己想写一本有关女性的小说,书写女性之间存在的神秘又复杂的关系。她始终对人类之间形成的隐秘连接充满好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