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程开甲: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http://www.newdu.com 2018-12-28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程开甲: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载的光阴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实力从贫弱走向强大,人民生活从贫困走向富足……在这关键的40年间,也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为此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推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系列文章。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小岗村(小岗村——农村改革的先行者)。今天我们介绍的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核司令”程开甲。


    

    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刻苦与勤奋


    


    

少年时的程开甲

 
    1918年8月,程开甲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市一个商人家庭,祖父去世后家境败落。父亲要他考举人、做官,结果他连个秀才也未考取。程开甲七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被逼迫离家。从此,他开始了没有亲生父母疼爱的少年生活。
    因家境败落,小学毕业时,程开甲想考花钱少的嘉兴二中,结果两年未考取。最后,他进入秀州中学。
    秀州中学也是嘉兴颇有名气的教会学校。从这里毕业的学生有李政道、陈省身、顾功叙这样的科学家,也有郑三生那样的革命军人。秀州中学的一本《校庆专辑》中,对程开甲有这样的记载:“刚上学时,程开甲同学成绩平平,第二学期开始,情况就变化了。初中毕业时他已名列前茅。”
    程开甲回忆说,学习没有捷径,唯有刻苦与勤奋。在楼梯灯下看书,在厕所里看书,他都干过,夜里经常学习到十一二点。圆周率,他背得过60多位;乘方表,他背得滚瓜烂熟;立方表,他至今记忆犹新;地图,自己绘制;英语百词比赛,他获得第一。对此,校长高兴地对班上同学说:“你们要学习程开甲的刻苦精神。”
    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进入浙江大学物理系。大学四年间,在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名师的指导下,程开甲在物理和数学方面崭露头角。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英国著名科学史大师李约瑟先生来浙江大学作报告。王淦昌把优秀的程开甲介绍给他,随后在李约瑟的推荐下,1946年,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幸运地成为物理学大师玻恩教授的学生。 


    

出国求学的艰难岁月

 

程开甲(后排左起第一位)
    留学期间,玻恩对程开甲悉心指导,引导他进入物理学前沿领域,并把他引荐给狄拉克、海特勒、薛定谔、缪勒、鲍威尔等物理学大师。在玻恩的引导下,程开甲在学术上造诣日渐深厚。
    多年的留学生涯,造就出来他吃苦耐劳的品格。由于经济困难,年轻的程开甲经常饿肚子,对此,他早就习以为常,淡然处之。这么多年唯一接受不了的就是外国人的歧视。一次,一位英国牧师问程开甲:“你喜欢不喜欢猴子?”聪明的程开甲一听这话里有话。因为英文中“喜欢不喜欢”和“像不像”是同一个词(Like),这话等于说“你像不像猴子”,于是程开甲回答说:“无可奉告。”
    程开甲痛恨那些歧视中国的外国人,他明白,这个世界只有拳头硬的人才能理直气壮的说话,出生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连尊严都不能拥有。他励志多学点技术,将来报效祖国。
    1948年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程开甲进入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任研究员,自此有了稳定的工作,待遇丰厚。周边人建议他把家人接来英国,与之团聚。但程开甲明白:寄人篱下的生活,被人瞧不起。尽管当时他对共产党、共产主义陌生得很,但他还是相信回到家乡,报效祖国,是根本的出路。
    为了回国,他婉拒导师玻恩的挽留,默默地搜集、购买了许多适合于当时国内工业、物理建设的相关书籍并将它们带回中国。1950年,程开甲毅然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隐姓埋名的“中国核司令”


    

核爆炸试验现场(左边第三位为程开甲)
     
    回国之后,为了国家物理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开甲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的教学和研究。1960年,程开甲命运的转折点出现了。这一年,他接到命令去北京报到,但未被告知原因。直至程开甲接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副所长时,他才得知自己被钱三强点名要求参与搞原子弹,分管状态方程物理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两个重要方面。
    为了保证第一颗原子弹试验能在两年内进行,1962年程开甲被调到国防科委任国防科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到任之后,程开甲与陆祖荫、吕敏、忻贤杰等人废寝忘食地工作,从拟定、论证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到研制原子弹爆炸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为第一颗原子弹试验作准备。
    作为一项大规模、多学科交叉的科学试验,核试验涉及的学科、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众多。而我国又处在准备核试验的初期,没有仪器设备不说,甚至连从何处开始做、怎么做也都处在摸索阶段。程开甲从问题出发,将核试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拆解成上百个课题,在国防科委机关的协调下,与全国科学院、研究所、院校、各军兵种等联合攻关。靠着群策群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拟定了一个在科学技术上广泛交叉的、全面的、有高度预见性和准确性的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还研制出了一千多台测试、取样、控制等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程开甲他们的努力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化成了美丽的“蘑菇云”在罗布泊的上空升起。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准时爆炸的时候,他们研发的测试、取样、控制等设备在自动系统的控制下瞬间启动,收集到了全部的测试数据。这让程开甲感到很自豪,因为法国人第一次进行核试验的时候,测试仪器没有拿到任何的数据,美国、英国、苏联也只拿到了很少一部分的数据,而我国第一次进行核试验就拿到了全部的数据。
    自1962年筹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开始,程开甲在罗布泊核试验基地默默生活了二十多年,为中国核试验和核武器研究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之后,程开甲又成功设计和主持了包括首次氢弹、导弹核武器在内的十几次试验,是我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核司令”。
    

老骥伏枥 耕耘不止

   

1984年,组织考虑到程开甲的年岁已高,把他从戈壁滩调到了北京,担任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常任委员。由于工作职责的变化,他的科研工作也发生变化。
    一方面,他在抗辐射加固和高功率微波领域努力;另一方面,他为材料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思想与方法。
    1993年,程开甲与他的大女儿程漱玉天各一方,开始合作著书——《超导机理》。超导是当今材料科学的一个崭新课题,它研究的对象是材料在导电时,实现“0”电阻。研究中,程开甲在电脑上打出英文书稿,女儿协助做计算和校对,近20万字的英文专著终于问世。接着,程漱玉又用中文整理出版。程开甲仍不倦地对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开展创新性研究,建立了程氏“TFD”电子理论,并在一系列的试验中取得了重要进展。
    谈起晚年的创新成就,程开甲感慨地说:“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能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到作用。”
     

2017年7月28日,中央军委颁授“八一勋章”和授予荣誉称号仪式


    2018年,百岁生日之际,程开甲用了一句朴实的语言,诠释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人生关键的十字路口,抛弃了国外优渥的条件,选择了伟大的“逆行”。扎根戈壁几十年,用行动筑起了中国民族的脊梁……
     
    历史的天空中,总有一颗颗耀眼的星星,无怨无悔地燃烧自己,照亮世界。
    程开甲恰好就是其中的一颗……
    (以上内容综合整理自《百年海归 创新中国》、人民网、中国军网等,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百年海归 创新中国》
    王辉耀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14年3月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