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阅读指导 >

“自由地读,慢慢地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解放日报 施晨露 参加讨论

    昨天下午,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三楼大厅被热情读者塞爆。 “王安忆、莫言、刘震云、毕飞宇。 ”主持人曹可凡每报出一个名字,就有坐在后排的听众站起身来,想透过密密麻麻的前排人头和长枪短炮一睹四位茅盾文学奖得主的风采。连曹可凡也感慨,“从来没主持过一场活动,能汇聚文坛这样多顶级高手”。
    这是上海书展重头戏——“书香中国”阅读论坛第二度举办。尽管台上坐的都是写小说的好手,但四位大家并未多谈写作经验,相反,聚焦“阅读”让台上台下有了同一种身份——读者,而显得距离亲近。莫言说:“能认识几个字的人,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不管哪种职业,我们都在阅读。 ”王安忆道:“阅读对我来说是无可取代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我为什么去写作,就是因为我喜欢阅读。 ”
    作家们并不高高在上,他们的阅读经验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阅读既是愉快的事,也是痛苦的事。读到好书是愉快的体验,读必须读但不爱读的书就很痛苦。”莫言说,“要问现在的孩子喜不喜欢读书,很多人的答案也许是否定的,因为课堂上的书本他们不喜欢。直到我们长大了,‘逃’出学校,有了自己选择读物的权利——获得阅读的自由,是人的一大解放。当然,选择也不容易。现在,书越来越多,我们读的书却越来越少。为了让我自己多读书,我给自己的书房做了减法,清理后就剩下一百多本书。看起来不多,但越是好书,越耐得住重读。 ”
    绕开阅读,毕飞宇讲起了跳远。“我出生在一个乡村教师家庭,学校的操场就是我家的天井,小时候我常在沙坑里蹦。这是我对跳远的原始认识,上大学以后,才知道它有个学名叫蹲踞式,跳出去以后,膝盖向肚子蜷缩。后来,我求教了体育系老乡,学到了更先进的挺身式,跳到最高处,把身体打开。我问,这样不是空气阻力变大,如何跳得更远?老乡说,蹲踞式只发一次力,而挺身式腰腹会进行第二次发力。自此,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把事情做得更好,也许不是更前一步,而是往相反方向发展。就像蹲踞式到挺身式,是腹部从往后缩到向前顶。这是运动的秘密,也是阅读的秘密。 ”毕飞宇的隐喻让听众议论起来,“比起买更多的书,也许更应该考虑什么书值得买、值得读”。
    小说家毕竟有制造悬念的功力,跳远的故事还没有说完。 “后来,我在电视里看到跳远比赛的慢镜头,卡尔·刘易斯。他单腿起跳,跃到最高处,右腿大幅度跨越,左腿又一个大步跨越。我想学这种更先进的走步式,但发现我根本走不起来。同学告诉我,走步式要求弹跳的高度和速度,只有当你能跳到8米时,空中时间才够你完成动作。学跳远的孩子不是从近跳到远,教练会在他们起跳时加上弹簧踏板,先让你跳到8米,体验在空中的自由,再逐步修正你的动作,撤掉跳板。 ”
    毕飞宇这个谜语式的故事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破解。 “我常常被问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读得多还是读得少。打开网络、走进书市,我们的读物太多了。我的观点是,与其贪多,不如少读。毕飞宇说的8米,其实是精神的高度。读书应该有一个高的起点,一开始就读最好的书,你会发现一览众山小,很多书不必读了。阅读的时间越少,我们就越需要选择好书。二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读书不是干活,而是精神享受,好梦希望做长一点,好书也应该慢慢地读,让它们陪伴你慢慢消费、享受自己的生命。三是读了那么多书都忘记了怎么办。我的想法是就让它忘记,因为人是不可能通通记住的。读一本书忘记了,没关系,继续读。重要的是读过,书的东西慢慢熔化到你的思想、生命上,变成你的东西,人格的健全、感情的丰富都由此而生,这个时候你才能说你是一个丰富的人。 ”
    读得少、读得慢、读了就忘记,都不是坏事;但要去读,自由地读、有高度地读——阅读论坛作家学者的指点迷津,让众多读者在散场时依旧津津乐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