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小岗村——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http://www.newdu.com 2018-12-24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小岗村——农村改革的先行者
    自1978年至今,40载光阴里,中国实行全面改革开放并不断深化,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锐意进取、一往无前,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40年间,有许多为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为此人民出版社读书会推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先锋系列文章。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农村改革的先行者——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让我们跟随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改革脚步,去回顾与展望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要实施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这不仅为进一步推动中国农村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发展蓝图,增添了一笔引人注目的亮丽色彩。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到的那样,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好“三农”问题,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至关重要。
    

1978年:小岗村的改革实践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启的。40年前的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户农民,在他们决心搞“大包干”的那份契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时,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准备承担的那份风险竟然没有降临;他们更没有想到,那18颗红手印竟然成了点燃中国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
     
    小岗村农民在选择“大包干”时所承诺的“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分配办法。这三句话,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是农民向国家提出的“赎买”要求:以保证“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为前提, 换取一个将农业的集体统一经营改为家庭承包经营的体制。坦率地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找不出比这更好的能够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办法。正因为如此,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里,由小岗村点燃的改革星火才能迅速燎原、漫卷全国农村,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也被就此打开!
    

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按下红手印,立下生死状,签订大包干契约,将土地承包到户
    


    

1979年秋收,小岗村全队粮食总产量6.6万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人均收入达350元,相当于1978年的18倍。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重要的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他说,“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1982年,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从此,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大幕。
     
    以小岗村“大包干”为原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试验被推向全国各地。从1979年到1982年的这4年中,全国的粮食总产量从6095亿斤增长到了7090亿斤,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长到了270元,到1984年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99%以上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800斤,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沈浩


    “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小岗村的故事并非一帆风顺。在一段时间里,村子经济发展滞后,村民增收乏力。直到2004年,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挂职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开始推行小岗村的“二次土改”,建立新型土地流转机制,整合资源进行适合度规模经营。由此,小岗村展露新颜,现代农业初见雏形,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现代农业企业,既实现了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也保证了农民收益。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小岗村形成了引进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三步走”的改革发展新思路。
     
    2016年,小岗村启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赋予村民对集体资产股份的权能,让“红本本”变为“活资产”,释放农村股改红利。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驱车来到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他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18户村民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总书记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习近平强调,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
     
    


    目前,小岗农户开通网店数量已达200多家,部分农户网店通过运营实现了5000多元的增收。在“互联网+大包干”体验中心,小岗村各式各样的土特产品琳琅满目。
     

2018年: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


    

预计到2018年年底,全国农村可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进入“流转”的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面积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对于“流转”的土地只是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而“流转”之后,农户土地的承包权在承包期内仍将保持稳定,这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对新时代“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形成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这是我们党在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国情与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也是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讲,“从实践看,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个“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仅制约农业农村发展,也制约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发展落后现状,拉长“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这条短腿,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农村这块短板,让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有力支撑,成为我国建成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
     
    4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就有目共睹。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实际上是从农民率先突破人民公社的农业经营体制障碍,到党中央总结、提炼、规范、推广农民创造的经验,再到党中央研究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推动城乡改革、发展互促互动的过程。但必须看到的是,农民的创造、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对于突破改革初期的迷茫,对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体制、机制,都具有破冰启航的意义。
     
    站在农村改革40周年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距离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还任重道远,改革仍在路上,而回顾和总结,只是为了使尚无穷期的改革能够走得更加蹄疾步稳、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以上内容摘编自《中国农村改革40年》、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中国农村改革40年》
    陈锡文 罗丹 张征  著
    人民出版社
    2018年10月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注: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编:周凤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