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寻求空间正义》(Seeking Spatial Justice)于2010年面世,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地理系教授阿尔伯特称其为继《后现代地理学》、《第三空间》、《后现代大都市》之后空间研究的“第四部曲”。该著中译本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出版,高春花、强乃社等译。 苏贾在论及社会生活的空间性问题时说:“时空结构化过程的双重性把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联系起来,从而社会结构在空间结构中以具体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空间结构和空间关系是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物质形式。”(参见[英]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编:《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圣、吕增奎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5页。) 梁庭望认为,“中华文化是由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北方森林草原狩猎游牧文化圈、西南高原农牧文化圈、江南稻作文化圈构成的,以中原旱地农业文化圈的汉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主体,其他三个分布少数民族的文化圈呈‘匚’形围绕在中原文化圈周围。由于相邻文化区之间都有重合部分,遂使11个文化区呈链形勾连,在时空上环环相扣。各文化圈、文化区之间的文化互相辐射,并由经济纽带、政治纽带、文化纽带和血缘纽带连在一起,从而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正是这一格局,构成了中华文学的历史背景,使汉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中华文学是由汉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构成的,中华文学史应当是以汉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史。”(梁庭望:《中华文化板块结构和多民族文学史观》,《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所谓“双元”,指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所谓“多向”,指少数民族文学之间、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民族文学之间、国内边境各少数民族文学与邻国文学之间的多向关系。(参见马学良、巴莫曲布嫫:《略论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参见龚举善:《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的叙述框架》第243-245页相关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987年9月,美国华文女作家陈若曦、於梨华等发起筹备“海外华文女作家联谊会”。1989年7月1-2日,首届海外华文女作家联谊会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召开,标志着“海外华文女作家联谊会”成立。1993年6月,联谊会改称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陈若曦、於梨华、戴小华先后担任该会会长。 “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由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于2001年12月创办。该奖以世界华文作家为表彰对象,每两年评选一次。18位终身制评委中,有中国大陆的王蒙、陈思和、李锐、刘心武、王安忆,台湾地区的余光中、杨牧、焦桐、李奭学、平路,香港地区的郑树森、刘再复、潘耀明、黄子平以及美国的李欧梵、王德威、张错和马来西亚的傅承得。王安忆、陈映真、西西、杨牧、聂华苓、王文兴、阎连科、余光中、白先勇等先后获颁此奖。 参考文献: [1] 朱万曙.空间维度与中华文学史的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16(4). [2] David Harvey, 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New Yor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1. [3] 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与中国文学的民族学、地理学问题[J].文学评论,2005(3). [4]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5] 杨匡汉.“文学地理”:统一与多样的大存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8-30. [6] 刘大先.中国少数族裔文学的空间话语[J].民族文学研究,2011(4). [7] David Harvey,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3. [8] David Harvey, The Conditions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89. [9] Henri Lefebvre, Space: 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J. W. Freiberg(ed.), Critical Sociology: European Perspectives, New York: Irvington, 1979. [10] 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1. [11]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 G. H. Pirie. On Spatial Justi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1983, 15(4). [13] [美]爱德华·W·苏贾.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M].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4] [美]大卫·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M].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5] David Harvey, Social Justice, Postmodernism and the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2(16).. [16] 参见张炯.论中国文学史的史观与分期、前沿问题[J].文学遗产,2004(2). [17] 参见王志彬.论台湾少数民族文学与当代台湾文学史的书写[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2). [18] 叶石涛.展望台湾文学[M].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 [19] 叶维廉.殖民主义:文化工业与消费欲望[A].//叶维廉文集(第5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20] 司马长风.新文学史话[M].香港:南山书屋,1980. [21]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册上卷)[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1. [22] 朱寿桐.从澳门学到澳门文学[N].光明日报,2015-12-21.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2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