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值列传——《史记》读书笔记1500字: 文章开篇否定了老子的思想,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认为国家治理的理想境界是生活资料完全由消费者自己生产(甘其食、美其服),而完全不需要和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鸡犬之声相闻,至老死不相往来)。 自然经济是传统社会封建经济形态下主要的经济形式。农民们自己种植粮食解决食物问题;自己种植棉花、纺线、织布解决穿的问题;自己从事养殖活动,到年底吃顿荤的……生产活动大多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商品交换。 两千多年后的1793年,英国派马格尔尼访问清帝国,请求两国通商。骄傲的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为西洋各国必须之物,所以加恩体恤…… 在对待商品经济的问题上,乾隆皇帝和老子是持有类似的观点的。在那个时候清朝其实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各国了。当时的英国垄断全球海上贸易,正进行着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增,亟需拓展海外市场消耗其产能。闭关锁国政策使清王朝错过了整个大航海时代。乾隆皇帝说这些话其实也有点忘本,当年连铁锅都造不出来的满族人,掌握了红夷大炮(葡萄牙人传来的火炮技术)才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他的爷爷的爷爷的父亲努尔哈赤带领六万大军围困宁远城而不得破,反被袁崇焕的大炮所伤,一度十分抑郁(也有说是被大炮直接轰死了)。 在需不需要商品交换的问题上,太史公是不同意老子的观点的。自明朝开始的海禁政策使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商业贸易活动在没有现代通信技术的古代是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断了商路,就是断了获取外来先进文化技术的最重要途径。抑商政策从本质上讲是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而制定的愚民政策。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肃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盛世危言》 饱尝屈辱后的中国人在近代终于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性,有识之士终于把振兴工商业提到了国家首要战略位置。 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朝代都推崇重农抑商的政策,但人们对财富的向往从来没有停歇过。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诗书所述虞夏以来,读后感www.simayi.net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埶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这里太史公讲述了人们追求财富的根本动力——人人都想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吃喝玩乐,古人和现代人的追求别无二致。太史公劝统治者要顺应民众的追求不要阻挠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更不要与民争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每个人为了个人的美好生活而自觉地努力工作最终汇聚成社会大生产的高效运转。天下熙熙攘攘,劳作奔波的人们,哪一个不是为了利益呢?为了利益,农民们愿意胼手胝足,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劳作;为了利益,小贩们不辞辛苦,千里贩货,无惧商路上的累累白骨;为了利益,秦朝士兵在每次打仗时都会尽量多杀人,人头就是KPI,每一次打仗都是一次发财的机会,秦军战斗力另六国颤栗……吃大锅饭的年代,大家宁愿挨饿也会出工不出力;而包产到户后,种植收益和个人利益挂钩,劳动积极性完全变了个样。 利益是驱动社会运转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荷兰人开展海上贸易开始,近代历史的发展就开始走向了快车道,并对现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利益,哥伦布为了开辟通往《马可·波罗行记》中描述的遍地是黄金的中国的海上航线,踏上茫茫旅程,却意外发现了美洲大陆;之后的麦哲伦的全球航行更是直接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理大发现使全球第一次连成一个整体。 改革开发以来,国家释放的最大的政策红利莫过于允许、鼓励人们的求富行为,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性。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生活都是有追求的,为了美好的生活勤劳的中国人愿意为个人利益不懈努力工作,于是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的腾飞。作者:韦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