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葛亮:大湾区是交流的机遇 更是一种视野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羊城晚报 朱绍杰 参加讨论

    
    葛亮,原籍南京,现居香港。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香港浸会大学副教授。著有小说《北鸢》《朱雀》《问米》《绘色》等。两度获《亚洲周刊》“全球华文十大小说”奖,作品入选CCTV年度“中国好书”,被评为2017“海峡两岸年度作家”。
    11月4日上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学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粤港澳大湾区代表性作家葛亮获颁广州人才绿卡。当天下午,“葛亮文学创作研讨会”也同时举办。
    与会专家认为,葛亮的作品鲜明地体现出粤港澳大湾区的特色,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他已经成为中国70后作家领军人物。葛亮自己也表示,作为一个写作者,粤港澳大湾区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机遇,更是一种视野,他希望自己可以更深入地进入到这样一种视野中,去探索更多的写作可能性。
    家族传承带来无数创作灵感
    “一直以来,我内心有着对粤港地区的一份感情,我的写作中有链接传统与现代的特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一个青年人的职责不单是发现当下,还有对祖辈来自古典与久远时期的传承。”
    葛亮口中“祖辈的传承”绕不开他的名门家世。出生于1978年的葛亮,祖父是中国著名书画家、艺术史家葛康俞,太舅公是陈独秀,“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他的表叔公。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家族勾连起了中国近现代史。在葛亮看来,家族传承赋予他无数创作灵感。他的作品中,既有像《朱雀》《北鸢》这样的小说,以当代人的视角深入历史脉络,书写近代历史、家国兴衰;也有如《浣熊》《问米》等小说,切入当下社会,描摹都市的“人间烟火”。他也将这份“家族烙印”注入他对城市和地域文化的关注中。《朱雀》叙述的是南京几代人的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七声》包括南京和香港两地的人物故事,《浣熊》则写出他如今生活的香港……
    粤港澳同源,更需要加强年轻人的互相交流
    在香港生活了近20年的葛亮表示,自己尤其喜欢以穗港为代表的岭南城市中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气质。他坦言,大湾区文学有着历史根基,广东一直被称作“革命之乡”,实际上这里也是“文化之乡”。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林纾、郑孝胥等国学大师来到岭南,他们为传统文化在粤港之地留下了非常深厚的根基。“他们的存在实际上既是一个象征,也是我们文化根基感所存在的信号。这种文化的互动和交融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生了,所以有所谓粤港派作家这个群体的产生。”
    “因为粤港澳同源,青年人应主动游走在粤港澳不同地域,借由文化的路径打破局限和壁垒,使得青年人获得更多的创作题材和发展空间。”葛亮认为,粤港澳文化人才的交流,不仅需要政府推动大湾区内的文化人和艺术家的融通,更重要的是加强年轻人的互相交流。在创意产业当中,年轻人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他们代表着未来文化发展的可能性,互相间的交流和碰撞会对这个地区的文化成长和成熟起到重要作用。
    访谈
    大湾区文学,
    更像是文学和文化的整合
    羊城晚报:南京和香港都是你主要生活的城市,它们对你的写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葛亮:就我的写作而言,真的是有一个轨迹,或者主线。我的写作过程,从某个角度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游走的过程。从我的家南京,然后到香港,期间也有一些短暂的海外生活经验。这个过程,我感到对我自己,无论是生命的体认,还是写作的轨迹,都是双重的,同时之间也是互相呼应的。有一位海外华文作家朋友曾说,当一个人从母土移居到另外一座城市,他就像被连根拔起一样,他的根须会变得特别敏感,甚至疼痛。对我而言,来到了香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当然会受到一系列的异文化撞击,但是我的母土南京实际上离我并不遥远。这种距离感,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
    羊城晚报:粤港澳大湾区对文学创作意味着什么?
    葛亮:大湾区文学意味着不同的地域文学之间的交流。在我看来,它更像一种文学和文化的整合。因为我们也知道,大湾区,它首先是一个经济,乃至政治的概念,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代表一种同宗同源的文化,只是今天我们重新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结构。我们也知道粤港同源,它的语言、它的文化审美实际上都有着共同的渊源和历史的底蕴。比方说我们广州,它实际上是一个深具历史韵味的城市,它也在不断接受着新时代的挑战和撞击。大湾区实际上不仅仅代表着岭南文化的存在,它也代表着中国南方一种一如既往的品性。作为一个写作者,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机遇,更是一种视野,我也希望在我的未来可以进入到这样一种视野,去发掘更多关于写作的可能性。
    羊城晚报:如何理解岭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
    葛亮:我们一直以来有儒家一脉的中土文化的传统。北方文化更像是一种土的文化,派生出来一系列相关的观念。比方说安土重迁、落叶归根,实际上它是相对比较稳固,甚至封闭的文化形态。但是我们看到南方,它呈现出来的文化品性更为多元,甚至更为丰富。本身就地域来说,有我成长的南京地区的江南文化;而咱们现在所处的岭南,其文化则有一种开放的、多元的、瑰丽的色彩。我觉得这种开放恰恰也是因为这种带有流动性、扩大性的海洋性文化的积淀。从某种意义上说,大湾区这样一个概念的确立,实际上也带来我们作为一个写作者在写作观念上、在心理上一种介入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