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对青春成长的多重反思

http://www.newdu.com 2018-11-26 文学报 碧珊 参加讨论

    这是一本独特又精巧的集子。
    它充满了浓烈的个性特质和对青春成长的多重反思。轻巧、俏皮的外表下,隐藏着凄美、沉重的主题,不时跳出的情节上的巨大撕裂让人惊愕,展现出“85后”年轻人内心世界的另外一个横切面。
    《美丽的小骗局》书如其名,由八个顽皮又叛逆的小说组成。其中,以女性视角创作的六篇,男性视角创作的两篇。男女主人公的年龄基本都在30岁上下,直面当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故事在看似平静的文字中有一种蠢蠢欲动的叛逆和对生活假面具的揭批,一些极端情节总出现在不可思议的地方,让人猝不及防。
    小说集中,故事里充满了真实又私人化的生活感受,没有“纯文学”创作的套路化、俗套化。单人房、仓库、医院、阳台、咖啡厅、殡仪馆、人民广场,这些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在本书中是以一种极具个人风格的方式展现的。这种展现基于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和感悟,通过情节的铺设让场景变得特殊鲜明又有强烈的代入感。比如《看嘴唇舞蹈的女人》中,小余朵在仓库被小男生脱下裤子的时候,仓库承载了那种羞耻;比如《纽扣》中,艾诺和第三者女孩在茶楼中对爱情的抨击和鄙夷,解放路的茶楼就成了嘲讽承载地;比如《我在人民广场当警察》中,影院顶层的卫生间因为一场幼童杀人案而让卫生间成为了原罪的审问地。
    这些场景虽普通却因为主人公的命运发生了让人出乎意料的情节,没有简单的功能感或符号感,安全之处也是危险之处,云淡风轻的地方发生的恰恰是争议悲愤的地方,这种强烈的反差感也是本书叛逆性的一种体现。
    另外,人物选取以点带面,以表象反映背景,有一种晕染式的观感。每一个人物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从他(她)的成长中找寻轨迹,小说记叙的虽然是当时当下主人公的生活片段,却不时交代一点他们的成长背景,看似叛逆、古怪的行为就会不言自明。
    比如《而立》中的男主人公,进京发展不顺,无论升学还是就业都有着强烈的父权统治下的阴影。生不逢时的父亲逼得他喘不过气来,而当谜底揭开,当年父亲在他这个年龄段发生的命运逆转也铸就了如今他这一代人的尴尬命运。所有的不满、不公、压抑都有了原因,但因为时代造成的误会却无法挽回现状,无论他怎么努力都不能改变自己的地位和社会阶层。在结尾处,男主人公30岁生日这天也只能给予时代一个无声的叹息。
    小恶意、小阴谋,包裹在青春、可爱的外衣下。这恐怕是“85后”,尤其“90后”的普遍特点。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逐渐取得成果的年代,虽然拥有比“75后”“85前”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教育背景,但也同样会面临更多的时代带来的矛盾和冲击。相对来说《看嘴唇跳舞的女人》和《而立》两篇创作比较成熟,尤其《而立》这一篇,作者能够看到主人公命运因为时代和个人私欲造成的不可弥补和无可奈何,这种人生观在格局上超过了其他作品。《看嘴唇跳舞的女人》虽然也因为小情绪开笔,却在展开中不断融入社会性并增加新人物,最后又以开放式结尾,显示出了作者创作过程的不断反思和成长。
    (《美丽的小骗局》边凌涵/著,作家出版社2018年7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