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中国桥》:三十年如同一本大书

http://www.newdu.com 2018-11-26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杜小烨 参加讨论

    中国是桥的故乡。郦道元《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是世界有史料记载的最早桥梁。拱桥、梁桥、浮桥、索桥……各式桥梁给山川增辉,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当时光演绎到21世纪,历史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中国这个桥梁古国。港珠澳大桥作为一张“国家新名片”,拥有了许多响亮的名称:世界最大海上桥岛隧集群工程、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现代世界七大奇迹”、粤港澳大湾区新地标……港珠澳大桥总体工程几乎囊括了交通工程的所有领域,涉及到的专利超过1000项,填补了众多国内行业标准空白,也刷新了多个世界纪录。
    在辉煌的成绩背后,是几代人凝聚的心血、智慧和汗水。从20世纪80年代一个“跨越伶仃洋”的梦想发轫到2018年正式通车梦想成真,港珠澳大桥的圆梦之路走过了30个年头,越过孕育的坎坷、论证的困苦、建设的艰辛,最终破茧成蝶。这30年如同一本大书,需要人们细细品读。如何将港珠澳大桥物质上的钢筋水泥具化成一个个真实可感的纪实故事,《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花城出版社)则是翔实也是深情的讲述者。
    《中国桥》作者曾平标是广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他用了5年时间,深入采访了方案构想者、项目管理者、大桥建设者等多位亲历的关键人物,极为真实且细腻地还原了大桥建设全过程。书中对这座堪称交通工程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进行全方位扫描,打捞出一个个真切动容的感人细节。工匠们身上所具有的对技艺的坚持,对细节近乎完美的苛刻要求,以及他们所追求的极致专注,在这座大桥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认为,“可以把《中国桥》作为港珠澳大桥的一部百科全书,因为它内容的丰富性和翔实性达到了一个境界。”报告文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评价《中国桥》“无疑是一部凝聚正能量的重大现实题材力作”。我们可以通过此书更加准确、全面和客观地了解中国发展现状,了解中国超级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所有精彩细节,了解港澳市民对祖国认同的心路历程。它既展现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伟大奋斗,也是一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之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