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春是一位扎根于基层的作家,他努力向下沉潜,因此他的作品饱含土地的湿度和民间的温度;但他在向下的同时仍然不失仰望星空的眼光,因此作品中具有清醒、明确的价值追求和时代意识。扎根基层的作家并不少见,仰望星空的作家同样也不少见,但能够将二者统一为一体就很难得了,这便是李明春的难得之处。中篇小说《山盟》是他的新作,这部作品充分体现出他既在向下的方向也在向上的方向同时作出了努力,因而既给读者带来最新鲜的生活体验,也使读者从中获取切中时弊的思想启示。 《山盟》写的是农村扶贫的故事。故事来自基层,有李明春最熟悉的场景和最熟悉的人物。他说他的家乡是贫困县,以前就生活在贫困户中间,所以他对政府的扶贫工作有着一份特别的感情。《山盟》写的是当前农村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石承是县里的一名干部,被安排去乡下扶贫。与以往的扶贫工作不一样的是,这次精准扶贫给他分配了两名帮扶对象,一名是卧病在床的冬哥,一名是游手好闲的凯子。石承必须让这两名帮扶对象脱贫了才算完成了精准扶贫的任务,尽管石承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到乡下来做扶贫工作的,但他为完成任务仍想了很多办法,甚至把自己的家属都动员起来了。在大家的努力下,冬哥治好了腿疾,凯子也从游手好闲的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乡下出名的知客事,让自己的才华可以大大施展一把了。故事很生动,也贴合了现实,但李明春并不满足于做一个现实生活的记录者,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做一个现实生活的思考者。这就有赖于他的仰望星空的眼光。于是他把农村的扶贫工作放在革命历史的长河中来考量。他的眼光投注到了村头山坡大岩壁上的石刻,那是当年红军刻下的标语:“共产党是给穷人找饭吃的政党!”也就是说,李明春是把扶贫与革命的宗旨紧紧联系在一起,山岩上的石刻是共产党对人民许下的承诺,扶贫是共产党为兑现革命的承诺而孜孜不倦作出的努力,只要人民还没有脱贫,革命就不能说成功!李明春看到了革命的承诺具有海誓山盟的庄重,因此他给小说取名为“山盟”。李明春的历史眼光还体现在他揭示了承诺的分量在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中被逐渐减弱的事实。石承的爷爷石新当年为革命参加了红军,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革命成功了家乡的人还受穷。石承的父亲石现尽管也没明白,但他为了实现红军的承诺要想尽办法带着乡亲们致富。到了石承这一代,只是将扶贫当成是一份艰巨的工作任务,还想以各种理由推掉这份工作。那么,到了他的儿子石盟这一代还能不能延续革命的承诺呢?作者特意让他取海誓山盟的盟为名,就是希望年轻一代也能记住红军石刻。小说写到石承最终帮助冬哥和凯子摆脱的贫困的处境,这两位帮扶对象还成为了典型,但是因为帮扶对象的收入没有达标,所以石承还得接受处罚。但石承非常坦然,因为他“觉得贫困户脸上的笑容比奖状更好看”。这一笔很精彩,表达了作者对扶贫工作更深刻的认识,他认识到扶贫不仅是要让贫困户在物质上脱贫,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精神上也“脱贫”。小说主要是围绕精神“脱贫”来设置矛盾冲突的。冬哥与凯子都有自己的尊严,他们宁愿承受物质贫乏的痛苦,也不愿意接受社会歧视带来的精神伤害。李明春通过《山盟》表达了自己对扶贫的理解,特别是关于精神“脱贫”的认识是非常值得那些正在进行扶贫工作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的。希望我们的扶贫工作能够把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结合起来。 《山盟》的故事很生动,也很鲜活,这完全得益于李明春的向下沉潜。这些完全来自生活的素材,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精准扶贫的典型事例,而且伴随着这一事例的蔓延,当下乡村社会的种种现象也一一呈现出来。比如乡村的空壳问题,基层的官民矛盾问题,教育不公问题,等等。难得的是,李明春在这篇以歌颂为主调的小说中丝毫不回避这些社会矛盾,而是忠实于生活,将其真实地反映出来。为此小说重点写了范镇长这个人物,范镇长工作似乎干得还不错,最后他领导的镇子还得到县上的通报嘉奖,但他公权私用也很厉害,他的儿子才上小学,就懂得权力的作用,凭借老子是一镇之长,在学校里仗势欺人。而学校明知道事情真相,也不敢惩恶扬善,就以转学的方式来息事宁人。尽管石承是县上派来的干部,尽管石现还是一位县领导都得尊敬的老模范,但他们也只能将这些现象当成是正常现象接受。我以为范镇长是大多数基层官员的真实写照,他们也会完成工作任务,也有一定的办事能力,同时也会利用公权谋点私利,上面抓得紧,他的尾巴就会夹得紧一些,社会风气一宽松,他的毛病又会多犯一些。这样的官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他们缺乏共产党的信仰和理想。学校在处理山仔与范龙打架一事上的各种表现也揭示出基层社会的伦理道德常态。实际上,校长和老师们都清楚谁是谁非,但他们也清楚如果公正处理的话,会给他们自己以及学校带来麻烦。而社会的种种矛盾就是在这种不了了之的状态下解决的。可以说,这篇小说尽管只是一个中篇的篇幅,却有着非常丰富的社会信息量。从这里也看出了李明春明确的民间立场,因此他从民间获取的原滋原味的生活信息,不会在某种理念和禁忌的筛选下被过滤掉。这些生活信息不仅呈现出社会的复杂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使得小说关于扶贫的主题落到了实处,既增强了主题的可信度,也让人们理解到扶贫的难度。从这个角度说,这篇小说完全是向下沉潜和向上仰望星空有机的融合。 最后还想说说李明春的语言风格。从李明春的语言风格也可以看出他与民间的密切关系,他的语言充满着民间的智慧和民间的谐趣。这一点在他的一部长篇小说新作《半罐局长》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民间智慧体现在他的小说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警句格言式的文字,往往凝练着民间的人生哲理。而民间谐趣则体现在他的文字跳荡活泼,既有风趣的成分,也有解嘲的味道,无不触动着读者的快乐神经。从李明春的语言风格似乎还能感受到他的一颗坚守文学理念的心。这也是许多生活在基层的作家的共同特点。他们多半不会被文学的聚光灯所照射,但他们热爱文学,坚守文学的信念,就像满山遍野灿烂的小花。因为他们的存在,文学的春天才会那么温暖。李明春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