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另一种可能》读书笔记及感悟1000字: 这是一本不长的小册子,花上几个小时便可读完。初见标题,本以为这是关于架空历史的幻想,比如《高堡奇人》,或是像福格尔对美国铁路的作用那样细致的分析。但本书事实上是对历史研究的方法论的探讨,大致可以分为反事实研究的类别、动机、哲学基础、功能和应遵循的规则五个方面。 反事实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统计资料基础上的研究,如福格尔。经济学相关领域里这类的研究其实数量不少,在政策评估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本书着重关注的是针对某一历史事件,讨论其中某一个换件改变会对历史进程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其中类小说的“推断”是主力。比如设想法西斯德国战胜英国,列宁没有早逝,拿破仑赢得了滑铁卢之战。 作者以英国为例,对这些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政治动机进行了阐述。比如二战后主要描写盟军武勇,后来感佩德国的纪律和高效,再到欧盟成立后对“第四帝国”的担忧。除了这些社会、历史的因素,这些反事实作品的背后常常也有哲学和政治背景因素,尤其是左派政治力量“历史决定论”的哲学影响力逐渐淡化后,不可知、不确定的保守主义哲学,重在表现历史进程的不确定性,从而否定历史发展规律这样宏大的命题。 作者指出,即使是马克思也从来没有认定在某一件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某种宏观因素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是局限于历史人物在某一特定背景下的选择有限,受到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历史表现出某种长期的规律性。这个哲学上的冲突,是本书较有启发性的部分之一。读后感·特别是在讨论部分政治和哲学上倾向保守主义的作品常常会陷入为了证明偶然性对历史的重要作用而引入假设,但为了说明这件事对历史的巨大改变又不得不认为历史在新的条件下会沿着另一条既定路线行进(从而才能保证结局与现实大相径庭)。 为了避免完全倒向无根据、无意义的虚构历史小说,作者建议应该将反事实研究作为帮助理解当时的人们为最终因何做出选择的工具,而不要只将其用来感怀“如果……现在该变得多完美”。为了做到这些,就要(1)提出好的问题,避免那些噱头十足但可能性极低的假设,比如如果德国境内反对希特勒的游击队如果有核弹会怎么样——如果是这样,核弹早就被美国人扔在德国本土了;(2)假设要基于坚实的史料记录;(3)避免给长远影响下判断,同时避免做过多国强的假定导致整个推想变得毫无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