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兼有新闻和文学的双重特性,总是能迅速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杨荣宏的《羌山追梦记——中国最美村官肖琳和他的北川岁月》(后简称《羌山》)就是一部这样的作品。全书讲述了肖琳在北川深处震后满目疮痍的贫困的平沟村里,助学、修桥、筑路、探索产业发展的成长经历,将主人公在平沟村的追梦史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这样一个始终心系群众、始终将群众利益和幸福摆在首位的“80后”身上的牺牲与奉献、艰苦与寂寞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部作品中,有许多场景描写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不少人物描写使人如见其容、如闻其声。这些颇富意味、令人感动与难忘的细节,正是《羌山》打动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人物形象刻画是否成功,大而言之,在于作者的写作技巧;从小的方面讲,在于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成功运用。如《羌山》中,在太白拳艺社习武时,肖琳经历了人生最为惨烈、最为残酷的一课。“由于压韧带,疼得上厕所根本蹲不下去。但是他自始至终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寥寥几笔可以看出,从少年开始,肖琳的心中便藏着一份坚韧与执著。“我就是不坐,电动的还可以,人力三轮坚决不坐。都是人,我坐着,别人拉我,不好。”一段平常的对话,一个饭后闲聊时的片段,不经意间描绘出主人公的真诚与善良。当看到自己的家庭情况,父亲拖着带病的身子摸黑蹬三轮,还险遭到“二杆子”的抢劫,暑假后他“自个去租了一辆三轮车”,挣点生活费,这样的细节较好地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责任与担当。 环境描写是刻画人物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能够交代社会的背景,是侧面刻画主人公形象的重要手段。《羌山》中的环境描写细节十分丰富,再现了主人公工作的恶劣环境:“湿滑、泥泞的道路”“带着石子的山洪”“光着腿杆在洪水中行走”……这些细节是那样真实,具有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感受到灾后陈家坝工作环境的危险。对村里的人和事进行细致描写时,作者注意到任雪梅家“约40平方米房子”,“三块石头架一口锅”,“大人小孩挤着住在同一个仅可容身的狭窄空间”,这些细节无不凸显了村里的贫困。“朱氏父子手中握着一根棍子赶上并超越肖琳他们,为帮助他们赶掉露水”,让人感受到村民的朴实与善良。 虽然工作艰险、条件艰苦,但正是这些细节牵住了主人公的心,让他心中充满责任,也充满着使命感。在这里助学,是为了帮助任雪梅、董阳阳、朱氏兄弟、吴燕菲等贫困的孩子“上学”;在这里修桥,是为了让孩子和村民们不用再过“用几根木棒子潦潦草草捆扎起来的便桥”;在这里修路,是为了让大家告别悬崖峭壁上用木头搭出来的“天梯”;在这里创业,是为了消除村民的旧观念,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走上小康的道路。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不仅准确地反映了平沟村的真实情况,讲述了主人公在陈家坝和平沟村的种种经历,而且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善良、面对艰难困苦的巨大勇气与毅力、面对困难群众所表现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使其形象更加鲜活丰满。 发现真实生动的细节总是与作者的深入采访密不可分。杨荣宏在谈及这部作品的创作体会时坦言:“我要做的,仅仅是写出本来的肖琳,是‘还原’而非‘塑造’……事实上,我的写作,没有用显微镜去放大他的缺点,也没有用望远镜去仰视他的优点,而是尽可能客观的去追溯他的成长过程,去回顾他探索、寻觅、犹豫、纠结、迷茫以及最终选择坚守的心路历程。”所以读者在书中才能看到,修桥成功,在铁索桥面前肖琳“发癫”了;道路修好,“他恨不得躺倒在水泥路面上睡一觉,做一个美梦”;创业种植魔芋失败,肖琳“仰天长啸”,痛斥上天的不公……这些细节描写将主人公肖琳完全融入到平沟村这个北川偏远的山村中,这里充满着他的欢喜与忧愁、激情与感动,既有奋斗后收获的喜悦,更有面对挫折的辛酸与无奈。可不管是喜还是悲,他都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命运与“平沟”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正如书中所写的那样:“他与村民们没有过多的客套,没有任何的距离,只有亲切与温暖,自然得像一家人。” 细节描写是最好的语言。作者在《羌山》中对各种细节进行了有力描写,将敏锐的视角对准人物、事件、场景的局部或细部,不仅让肖琳在这片土地上8年的付出与坚持全面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也让主人公的形象在读者心目中不断深化。从肖琳身上,“可以找到我们这个国家、民族和时代的另一种真实美好的面貌”。 (《羌山追梦记——中国最美村官肖琳和他的北川岁月》,杨荣宏著,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6年出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