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确实,改革开放40年本身就是一首诗,而且是一首大诗、一首史诗。而诗歌界也一直以自己火热的激情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之抒情、为之讴歌。改革开放40年,无论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激荡之中,还是在探索奋斗的艰难征程中,乃至在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与审美变革中,诗歌界都有所反映、有所描述、有所指向、有所创造。 诗歌一直肩负着解放思想、启蒙观念、变革社会、倡扬新的美学原则和生活方式的重任,而这一重任,可以说和百年新诗的使命是一脉相承的。改革开放之初,新诗接续了五四传统,充当着思想解放和文学革命的先锋,开拓新的感受方式和美学追求。在每一重大历史时刻,诗歌都站到了时代的前列。 上世纪70年代末,一种新的诗歌思潮出现,呼唤改革开放,呼吁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强调追求个性、寻找自我,呼唤人性的回归和真善美,具有强烈的启蒙精神、批判思想和时代意识,成为一种新的诗歌表达方式和美学追求。这种诗歌新思潮在思想观念上受西方启蒙主义包括民族主义影响,在艺术上主要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可以说是向外开放学习的产物。启蒙主义是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强调大写的“人”,强调人的自由与权利;现代主义却由于源于西方一战、二战后的绝望虚无情绪,观念上批判颠覆宏大意识形态,逐步走向激进解构思潮,最终走向虚无主义。由于错位,主要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的新诗潮诗歌,一度引起争议,并因此产生多方面影响。 随后是文学寻根时期,也是向内寻找传统的阶段,作为对第一个阶段的纠偏,更在“国学热”、文化保守主义和中国崛起的潮流中日趋加速。1949年前后形成的政治抒情主义诗歌本来就比较强调本土民歌资源,早期新诗潮中的朦胧诗和后来的第三代诗人中也有部分诗人开始自觉地将传统进行现代性转换,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文学自觉和诗歌自觉的时期,民族本土性主体性意识开始觉醒。寻根思潮持续性很强,重读唐诗、重读宋词的热潮至今不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使国人重拾诗心,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其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梳理。 第三个阶段出现在21世纪初,我称之为诗歌的“草根性”的时期,这是向下挖掘的阶段,也是接地气和将诗歌基础夯实将视野开阔的阶段。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背景是互联网及自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中国的崛起、全球化的加速,促进中西文化与诗歌大交流大融合,激发创造力。这源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及教育普及,再加上网络正好提供了一个新的传播渠道和平台,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对诗歌传播推波助澜,形成新的创作机制、传播机制、评判机制、选择机制,进入一个相对大众化、社会化也是民主化的诗歌时代。这个时代的一个标志就是底层草根诗人的崛起,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另一个标志是地方性诗歌的兴盛,地方共同体意识的强化;还有一个就是女性诗歌的繁荣,对男性主导诗歌秩序构成挑战。这些逐渐呈现出“诗歌热”迹象,并为新的诗歌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但最重要的是,当代诗歌在经历向外、向内、向下的发展之后,需要一个向上超越的阶段,也就是一个新时代。这既是历史的新时代,一个中华文明全面复兴的时代,也将是诗歌的新时代。在这个阶段,有可能确立新的美学原则,创造新的美学形象,建立现代意义世界。这个新时代的诗歌可能有这么一些特征: 一、这是一个强调主体性建构的时代。人民的主体性、民族的主体性、国家的主体性,创作者个人将之最终融为一体,加以肯定、强化和不断超越,提炼核心价值,成为强大的具有普世性的精神力量;这个时代不同于80年代以来的解构主义,而是一个建构主义的诗歌时代。这个新时代,将由一种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与自我丑化的虚无主义和解构主义,走向一种自我肯定、自我发现和自我创造的建构主义,从文化自卑走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一历史性的转折,正是时代最具诗意之处。 二、这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山河之美与自然之魅,日常生活之美与人文实践、社会和谐,都将给诗人带来新的灵感和冲击力,激起诗性的书写愿望;而复兴征程、模范英雄、高速高铁、青山绿水、绿色发展、平等正义、民生保障、精准扶贫、安居乐业都可以成为抒写对象,成为诗歌典型,都可以既有时代典范性,又具有艺术价值。 三、这将是一个新的美学开疆拓土的时代。伴随全球化、“一带一路”、海洋世纪、航天探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加快人类前进的步伐,放大人们的想象力,激发新的理想信念和创造力,进而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带来新的美学观念和美学形式,催化出一种既葆有中国特色传统根底又具有全球开阔视野和胸怀的新的美学思想和文明观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