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转向”批评话语:范式与特点 总体而言,文学研究中的“物转向”受“客体导向哲学”影响,倡导一种反向批评模式,即从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不同层面的物品书写入手,思考“物是如何被想象在文学语境中,从而获得不同形式的生命”(Tischleder 19)。在具体批评实践中,“物转向”研究强调观照文学作品中物的主体性、生成性、关联性,在批评范式上具体呈现为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首先,“物转向”批评话语在消灭主客体界限的同时,强调物的施事性和活力,成为新世纪以来“物转向”批评话语区别于传统文学研究的重要分水岭。在传统批评中,在借助文本中的物质细节透视或挖掘与之相关的历史语境时,物常作为隐喻依附于主体或者为主体所占有,而在“物转向”批评话语中,物不但是文本阐释的出发点和起源,还被赋予了主体地位,物的能动性和施事性成为透视物人关系的新视角。其中,物“如何制造意义,塑造或重塑主体,影响主体的焦虑和喜好,使主体感到恐惧或充满想象”成为“物转向”批评话语中的一个重要方法论(Brown,Sense of Things 3-4)。在主客体关系的研究中,“物转向”批评话语在承认主体支配、使用、改造物的同时,会更多思考物为何对主体有支配力,承载思想和情感的物如何帮助“维系记忆、维持人际关系、激发新的思想”(Turkle 3)。在研究主体对商品或占有物品的“物恋”现象时,传统心理学批评常常关注主体如何“被限制在一种珍贵的物品之中”,如何通过物从心理动力上创造意义和自我的感觉(皮埃兹66);而“物转向”批评话语更注重研究物如何凭借“物性”向主体施魅,帮助稳定、建构主体身份。在研究家用物品如何言说主体时,“物转向”批评话语则关注物在家族历史中的“前世今生”,比如保留在原位的纪念物品常常会成为其主人的“提喻性存在”,无生命的物,“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由于存在其中的幽灵而获得生命”(Brown,Sense of Things 115-16)。在研究客体如何影响、塑造主体身份时,“物转向”批评话语会聚焦文学作品中物的外在具体形式如何作用于人性,将“物的材质和外形强加于本体性的主体之上”(de Grazia,Quilligan,and Stallybrass 5),物的外在属性成为“意义制造能力”的物质载体。珍贵礼物的转手、赠送被视为主体之间情感、友谊、信任的“最深情的表达”,体现了物的“情感导入”(emotional import),在这一过程中,物的客体身份如果产生物理上的变形,如《麦琪的礼物》中女主人公的头发被剪掉,则反衬出物在动态运动中体现的生命活跃性,证明物能够“在无生命中包含有生命的痕迹”(Tischleder 261-62)。 此外,“物转向”批评话语强调关注物的“物质性”“物形”,物的外形、颜色、属性、所处方位等各种微观物质细节都被赋予了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作家笔下的物的各种外在形式都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解释性力量”,“物可以通过自身的性状和形式来传达意义,也可以通过所用的材质与装饰来言说”(Richardson 4)。文化“被写进具体的物中”,无论是《简·爱》中的红木家具,《玛丽·巴顿》中的印花棉窗帘,还是《远大前程》中的黑色块状烟草,都呼应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工业发展和殖民政治,“简单的英国细平布”和“外国复杂的织锦”的对比可以体现出“国家之间在进行复杂文化交流时所体现的一些微妙分歧”(9)。强调文化的物质构成的斯塔利布拉斯(Peter Stallybrass)曾这样总结:“文艺复兴时期的英格兰是个布制的社会”(289)。物的颜色可以帮助考察其中蕴含的种族立场,而物的数量多寡,商品的不同种类,生产所使用不同材料以及物的装饰方式也常常可以行使阶层区隔能力。莎士比亚笔下戒指的形状、床帏的质地和蕾丝边装饰都对应着不同的阶层属性。与主体装扮相关的具体细节,如手帕、裤子上的褶皱、胡须、头发都参与建构性别身份,可以揭示出“性别化的身体”(gendered body)的物质化机制(Fisher 24)。在研究物恋现象时,研究者认为物不但通过“物质性”,如属性、质地、颜色、外形等视觉呈现向主体施魅,各种“物的课程”,包括介绍商品用途的购物指南、炫目的商品橱窗展示、新品发布会、精心制作的广告等,也在参与建构物的“物质性”,使主客体产生“能量的辩证转换”(Chodorow 15)。商品“经过展示柜和橱窗的戏剧化呈现,揽下了劝导顾客消费的重担”(Brown,“Matter” 90)。部分批评者吸收了福柯早年关于物的外在形式和空间构造如何实施权力及控制的研究模式,尤其是圆形监狱等技术物品对犯人灵魂的作用,着力研究文本中物的视觉展示如何对主体形成规训,探讨技术物品的外在形式行使的控制力量。还有一些批评者受巴什拉、格里尔(Katherine C.Grier)、穆恩斯特伯格(Werner Muensterberger)等研究的影响,从物的外在空间结构等入手探讨占有物品、家用物品或收藏品如何满足主体的情感需求,文学作品中具有舒适、温暖特点的壁炉、躺椅在承载主体身体时常常揭示出人物和家屋空间之间的情感依恋,具有内在结构的抽屉、箱子、盒子、匣子等因为亲密空间的存在而成为内在生活和自我的秘密通道,而物的收藏和囤积则常常源于主体复杂的心理动因。此外,受阿伦特关于“物的性质”,尤其是艺术品“显著的永恒性”如何为人类的存在提供“稳定而恒久感觉”(Arendt 9)的研究的启发,近年来“物转向”批评者在研究物人关系时,常常从物的一些特殊物理属性,如耐用、坚固、精密、豪华等,论述物如何形成了一种“稳定人类生活的功能”(94),人类如何通过“与同一张椅子、同一张桌子建立联系而找回自身的同一性,即自己的身份”(137)。此外,就连物曾经被使用或占有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也被纳入“物转向”批评话语的视野,因为这会构成主体“思想、记忆、感觉的基础”,通过同样的物做同样的事情,或同样的物处于同样的位置,主体会创造出“一种统一和连续的景象,帮助克服无序和变化”;相反,占有模式的改变或物的误用会因为习惯的打破成为一种“不自然的使用”,物在场景中的位置错乱也会因为“不符合常规”造成混乱的“空间影响”(Brown,Sense of Things 77-78)。 第三,在对物本身的物质属性进行微观考量的同时,“物转向”批评话语还将视野扩大至物所处的关系网络,从琐碎物品之间的关联意义挖掘故事的前因后果,从被忽视的物中寻找能揭示文化信息的蛛丝马迹。布朗曾把这种开展物的关联性的阅读模式称为“物质主义式的阐释”(materialist hermeneutic),物质细节在文学文本中可以被当作“历史文本”(historical text)本身,而不只是解释文学作品中具体细节的“历史语境”(historical context)。在具体研究中,布朗建议批评者要做一些“归档整理或考古的工作”,在文本表层的物质细节之间“建立一系列的联系,而这些联系一旦被回顾,就在文本中汇聚到了一起”,这种汇聚能够“生动说明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结构和物质改变”(Material Unconscious 13-26)。弗雷德古德继承并推进了布朗的批评理论,建议阐释者“不要做讽喻家,而要做收藏家”,提出要对文学文本中的物质细节进行“转喻式阅读”,通过物的“关联性”理解和构建与之相关的整体(2)。和传统批评中类似意象批评的隐喻式阅读模式相比,“转喻式阅读”赋予了文学文本中的各种物质细节特殊的认知意义,无论文本表层的物质细节多么琐碎或看似无关紧要,但通过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可以获得一种“阐释力量”,使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突然“被注入深层含义”(Miller 10-11)。在弗雷德古德看来,开展维多利亚小说的“转喻性阅读”,不但要追踪桃心花木材从加勒比辗转运至英国的艰辛历程,挖掘英国、印度和埃及使用手织机纺织的历史以及与棉花相关的机械的演变历史,还要考察早期对马德拉红酒的品鉴方式和假冒烟草的禁令等,这种物的“关联性”的解读是“解码已知物品的过程,讲述本身在最完美的结局里渐渐消失:不给读者留下任何怀疑空间,物的藏匿意义也得以发现”(151)。“转喻式阅读”模式无疑拓宽了文学研究中“物转向”的批评维度,呼应了拉图尔网络理论中关于物的关联性的哲学认知。沃特森(Jay Watson)曾对《八月之光》中多恩伐木厂、杰弗逊刨削车间、刨削机、家具卡车等“物质无意识”书写开展物的“相关性”研究,认为这些物质细节分别代表了“关于物的全面而又复杂的现代经济的发展阶段:森林材料的运出——锯木厂将树锯成木料——将木头刨好,增加了价值——木头产品的销售和最终的消费,沿着不断发展的公路和铁路网络”,从而“创造了一个完整统一的经济微情节,每时每刻赋予小说更加清晰的社会和政治内容”(29)。正如布朗所坚信的,历史不应该只包括马歇里、詹明信所说的关于生产模式和反映阶级冲突的叙事方式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还应该包括那些“轻描淡写的、‘亚历史’的片段”(Brown,Material Unconscious 24)。 归纳而言,物的话语内涵在当下语境中的演变及拓展构成了当前很多学科领域“物转向”的核心推力。和传统马克思主义视角相比,当代“物转向”话语中更多地强调物的施事性,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新型主客体关系;和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早年的“文化物质主义”研究相比,当代“物转向”研究虽然也强调从日常生活的外在形态上透视背后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结构,但是物的话语内涵在当代哲学话语体系中的拓展赋予了后者更为广阔的空间。跨学科基因的优势也使得“物转向”研究可以依托“客体导向哲学”话语构造涉及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话语对话的广阔研究平台,发展态势充满活力。 当前,“物转向”批评话语的内涵与批评范式还在不断拓展,并且与生态、空间、消费、性别等其他文学批评话语形成碰撞与交汇,生成“物质生态批评”“物质女性主义”等新的交叉学术空间。“物转向”批评话语把视野转向一切物及客体的研究,研究者在体验全新审美快感的同时,需要像福尔摩斯一样对文本细节明察秋毫,要有类似大百科全书式的丰厚学识和知识拓展能力。“物转向”批评话语对于反省当代西方后工业时代物品消费、主客体关系不无启示作用,同时也可为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遭遇物质主义和消费变革的空前冲击所表现的社会裂变以及生态困境提供参照与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