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2017年度语音学学科发展报告(下)

http://www.newdu.com 2018-10-08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语音室 参加讨论

    二、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年度进展
    “语音与言语科学重点实验室”在创新工程第一期的基础上,继续在儿童语音发展、二语语音习得、方言语音研究、口语语篇韵律研究、语音与语篇认知、语调类型学、面向教学的三维发音建模研究和面向言语测听的语音学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度跨学科研究。
    2.1 儿童语音习得与认知发展研究
    1.5-6岁普通话儿童发音标准测试词表和常模
    基于3600多名1.5-6岁普通话儿童看图说词的发音数据库“CASS_CHILD_Word”(见Gao等的Normative Database of Word Production of Putonghua-Speaking Children - Beijing Articulation Norms Project: CASS _ Child _ Word, Proceedings of O-COCOSDA 2013),项目组初步制定出《1.5-6岁普通话儿童的发音标准测试词表和常模》,同时基于CASS_CHILD_Word开展了儿童普通话的语音产出研究。李爱军和高军的 Production of Neutral Tone on Disyllabic Words by Two-Year-Old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 ISSP 2017特殊议题 ),分析了2岁普通话儿童轻声产出的声学模式,发现2岁儿童已经有轻声变调的音系意识,但在语音产出上还没有达到成人的模式。高军和李爱军的 The Production of Tones in Monosyllabic and Disyllabic Words by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 ISSP 2017特殊议题 ),考察了1.5-6岁普通话儿童单字调和两字调错误分布模式,并对单字调和两字调的产出错误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字调中前字声调的错误模式和后字声调错误模式不一样,两字调中后字声调错误模式和单字调错误模式类似。
    儿童音系习得机制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婴幼儿对母语音位范畴的习得依赖于其与语言社会的交互。曹梦雪、李爱军和方强的《婴幼儿母语音位范畴习得机制的建模研究》(《中国语文》第3期),从计算建模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语言习得模型,利用家长输入语语料,模拟婴幼儿在言语交互中习得母语音位范畴的过程。基于联结的模型网络结构,观察了语音信息和语义信息在音位习得中的交互作用。模拟结果揭示出,婴幼儿母语音位感知的建立不是一个由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过程,基于语义的由高层到底层的加工对形成正确的母语音位范畴感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通话婴幼儿声调感知题
    Shi R.、Gao J.、Achim A.和Li A.的Percep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Lexical Tones in Native Mandarin-Learning Infants and Toddlers (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第8期 )通过感知实验调查了0-2岁普通话儿童声调的感知发展。关注的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语前阶段,也就是一岁以前,一个是词汇爆发期阶段。实验一研究的是汉语普通话4-13个月婴儿对汉语普通话中相似声调对立对(阳平-上声)的区分。实验结果表明4-13个月的婴儿都能范畴化区分这两种声调,而且没有年龄效应,即小年龄组的婴儿和大年龄组的婴儿对这组声调的区分能力相同。实验二测试的是汉语普通话19-26个月大的幼儿在词汇爆发期大脑对熟悉词的声调的表征。测试的方法是看当目标词的声调发生改变后会不会影响幼儿对跟这个词对应的图片的识别(听音看图,两张图片选择其一)。测试的目标词包括声调是阳平的词和声调是上声的词。当阳平目标词的声调变成了上声或者上声目标词的声调变成了阳平时,幼儿对图片的识别不受影响,也就是阳平目标词的声调即使发成了上声或者上声目标词的声调即使发成了阳平,幼儿还是去看跟目标词(声调正确)对应的图片,而不去看另外一张图片。这说明在大脑词库中幼儿的阳平和上声是混淆的。但是当词的声调阳平或上声发成去声时,幼儿对目标词图片的识别就会受到影响,这说明在大脑词库中去声是单独的一个调类,跟阳平和上声不是同一个调类。去声这个调类在幼儿两岁左右时已经建立起来了。综合这两个结果说明,普通话幼儿大脑中熟悉词中的阳平和上声语音信息储存不充分,可以互相替代。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存在上上变调规则。在上上变调规则中,第一个上声会变成阳平,因此幼儿有可能把阳平和上声当做自由变体。
    Shi, R.、Santos, E.、Gao, J.和Li, A.的 Perception of Similar and Dissimilar Lexical Tones by Non-Tone-Learning Infants ( Infancy 第22期 )测试了非普通话婴儿(加拿大法语婴儿)对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相似声调对立对(阳平-上声)和差异较大声调对立对(阴平-去声)的区分以考察0-1岁婴儿“知觉重构”的感知发展情况。根据“知觉重构”假说,刚出生的婴儿可以区分世界上所有语言中存在的各种语音对立,无论是母语中存在的语音对立还是其他语言中存在的语音独立,但在半岁以后,婴儿对非母语语音对立的区分能力会逐渐降低或者消失。婴儿感知能力的发展还受语音对立本身差异性大小的影响,即,即使是非母语语音对立,但如果这对非母语语音对立在语音上差异较大,那么婴儿对这些非母语语音对立的区分能力可能会保持的时间长一些,半岁以后或者一岁以后也能区分,或者一直保持下去,一直具有区分这种非母语语音对立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的法语婴儿都能区分普通话语音系统中差异较大声调对立对(阴平-去声),没有年龄效应,也就是三个年龄段的婴儿对阴平和去声的区分能力相同。4个月、8个月和12个月的法语婴儿也能区分普通话语音系统中语音相似的声调对立对(阳平-上声),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区分能力有一定下降趋势。这说明对于声调的感知,其发展模式有可能跟前人研究的元音、辅音感知发展的模式不太一样,非声调语言的婴儿对普通话声调对立的感知能力保持的时间比“知觉重构”预测的时间要长一些,发生“知觉重构”的时间点比元音或辅音的时间点要更晚一些。
    2.2 二语语音习得与认知发展研究
    关于二语语音习得音段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元音的产出,例如,在大规模分析多个方言点英语学习者数据的基础上,Jia等的 Typology of Convergences and Divergences of English Monophthongs by EFL Learners from Guanhua Regions (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第807期 ) 从类型学角度考察了官话区英语学习者产出的单元音声学特征的共性与个性,发现北京、西安、济南以及哈尔滨英语学习者产出的英语单元音具有较大差异。具体而言,北京、西安学习者产出的单元音/i/、/u/、/a/受北京、西安方言影响,而济南、哈尔滨学习者产出的/u/则与本族语者的发音类似。
    在韵律方面,李爱军和王功平的The Longitudinal Development of Focus Duration of Korean Chinese Learners ( Proceedings of APSIPA 2017 ) 对韩国的汉语学习者焦点语音特征进行了历时分析,发现焦点的时长习得与焦点位置和焦点上的声调密切相关,也有来自韩汉语序的迁移,发展模式分为正向、负向和复杂等三种模式。
    在语音教学方面,长期以来,汉语语音教学主要是以字词层面的语音现象为基础。语音教学的重点包括声调、声韵母系统、音节结构、轻声、连上变调和一些特殊变调规律,而对语句和语篇层面的语音规律鲜有涉及。李爱军与李智强的《口语对话中的语音教学与研究》(《国际汉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4期)指出在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口语交流中的语音规律。字词层面的语音教学只是语音教学的开始,培养学生流利自然的语音表达能力必然要过渡到语句和语篇层面的语音教学。在口语对话中,句子的轻重音分布除了受到句法和韵律结构的影响,还受到上下文信息结构,即语境的影响。也就是说,轻重音分布也是语篇意义的一部分,是语篇意义的一种表达手段。我们在语音教学中也不应忽视语篇层面的语音规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