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评论 >

智利之夜

http://www.newdu.com 2018-09-25 文学报 [智利]罗贝托·波拉 参加讨论

    发着高烧的神父兼文学评论家、平庸的诗人塞巴斯蒂安·乌鲁蒂亚·拉克鲁瓦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弥留之际,他在一个晚上的时间里回顾了自己一生中的那些重要时光:对祖国的独白,与文学大师的交往,军政统治下的青春记忆——那些让自己深陷其中、又爱又恨、无法自拔又讽刺不屑的一切,也许只不过是头脑里的一场屎风暴。全书计9万余字,分两个自然段,第二段仅一句话。为阅读方便起见,编辑做了分段处理。
    罗贝托·波拉尼奥 (1953—2003),智利诗人和小说家。出生于智利,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再次回到智利,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运动。1977年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波拉尼奥著有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轰动,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
    1
    说到纯粹性,或是以纯粹之名,某个下午,在萨尔瓦多·雷耶斯先生的家里,当时还有五六位其他客人,费尔韦尔也是其中一员,萨尔瓦多·雷耶斯表示在欧洲他所认识的最为纯粹的人之一当数德国作家恩斯特·荣格尔。费尔韦尔显然是知道这段往事的,但是他希望我能从萨尔瓦多先生本人口中去得知,所以他要萨尔瓦多向我解释他当时是如何以及在何种形势下认识荣格尔的。然后萨尔瓦多先生就在一把带有描金边饰的大扶手椅上坐了下来,并说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是在巴黎,“二战”期间,当时他被派驻智利使馆。接着萨尔瓦多提到了一场宴会,现在我也记不清那是在智利使馆,还是在德国使馆,又或者是在意大利使馆举行的了,他提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士,后者问他是否希望被引见给那位著名的德国作家。萨尔瓦多先生,我估计他当时应该还不到五十岁,就是说要比现在的我要年轻得多也精力充沛得多,他回答说是,我非常乐意,乔万娜,请把我介绍给他吧。
    2
    于是那位意大利女性,那位对我们的作家兼外交官萨尔瓦多先生颇具好感的意大利女公爵或是女伯爵,带着他穿过好多间大厅,它们就像是瓣瓣绽放的神秘玫瑰一般,一个接着一个依次开启。接下来他们抵达了最后那间大厅,那里有一群德意志国防军的官员还有几位平民,而众人关注的焦点是荣格尔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也是《钢铁的暴风雨》《非洲游戏》《在大理石危岩上》和《赫里奥波里斯》的作者。在听了一会儿这位伟大的德国作家的言谈之后,那位意大利女亲王着手把智利作家兼外交官萨尔瓦多介绍给荣格尔,他俩用法语交流起来。接下来,很自然地,出于礼貌,荣格尔问我们的作家,是否能找到其著作的法语版本,萨尔瓦多随即快速地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没错,他有一本书已经被译成法语了,如果荣格尔想要读的话,他将十分荣幸能将其馈赠给他,荣格尔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们互换了名片,并约了一个时间一起吃晚饭,或是午餐或早餐,因为当时除了那些每天都有可能冒出来的、将会无可避免地打乱任意一个事先许下的约定的意外事件,荣格尔的日程表也已经安排得很满,充满了各种不可拒绝的约定。萨尔瓦多说,至少他俩预约了一个日子共进下午茶,一顿智利下午茶,这将使荣格尔得以了解智利下午茶有多么精美,让他不会产生我们智利人依旧处于用羽毛装饰身体的原始状态的印象。接下来,萨尔瓦多先生就向荣格尔告辞,他和那位意大利女伯爵或是女公爵又或者是女亲王一起,再次穿过那些相互连通的大厅,它们就像神秘的玫瑰花一样,第一朵向第二朵绽开它的花瓣,而后者又向下一朵绽开,然后一直到时间的尽头,同时他们用意大利语谈论着但丁和但丁的女人们,不过在这个情况下,我想说,从谈话的本质而言,谈论邓南遮和他的妓女们也是一样的。几天之后,萨尔瓦多和荣格尔在一个危地马拉画家藏身的阁楼里相遇了。巴黎被占后,那位画家无法离开那里,萨尔瓦多间或会带上各种食物去看望他:面包和肉酱,一小瓶波尔多红葡萄酒,一公斤用粗纸包起来的意大利面,茶叶和糖,大米、油还有卷烟,其他一切他能在使馆的厨房或者是黑市里找到的食物。而这个承蒙萨尔瓦多救济的危地马拉画家却从来不曾向他致谢,即使萨尔瓦多带去一罐鱼子酱、李子酱和香槟,他也从未向他表示过感谢,没有说过一次“谢谢,萨尔瓦多”或是“谢谢,萨尔瓦多先生”,甚至于,在某次看望过程中,我们这位可敬的外交官带着他的一本小说,原本是准备送给另外一个人的,她的名字出于谨慎最好还是不说为妙,因为那是一位已婚人士,当时萨尔瓦多一看到那位危地马拉画家是如此潦倒,当即决定把那本小说送给他,或是借给他。
    3
    一个月后,当萨尔瓦多再次去看望那位画家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那本小说,依旧被放在当时的那张桌子(或是椅子)上。当画家被问及他是否不喜欢这本小说,还是恰恰相反,他已经在其字里行间找到了阅读的乐趣的时候,画家本人却是一副中气不足、无精打采的样子,正如他平时所一贯表现出来的那样,勉强做出回答,表明自己根本就没读过那本书。对此,萨尔瓦多先生说,带着一种作家们所固有的沮丧感 (至少智利和阿根廷作家们是那样子的),他发现自己处于这样一种窘境:因此,其实你不喜欢这本书。危地马拉人则回答说那本书既没有使他喜欢也没有使他讨厌,他单纯就是没有看而已。然后萨尔瓦多拿起他的书,发现封面上积了一层灰,就是书本长久不被使用时上面通常会积上的灰尘(其他东西也一样!),于是在那一刻他明白了危地马拉人所说的是实情,从那以后他就不怎么把那位画家放在心上了,一直又耽搁了至少两个月才再次出现在那间小阁楼里。这次他现身的时候,那个危地马拉画家看上去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消瘦,就好像在过去的两个月里,他一口饭也没吃过似的,仿佛他就想要一边凝视着巴黎的街景一边放任自己慢慢死去似的。
    (《智利之夜》[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著,徐泉/译,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8年9月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