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道教思想与文学意趣

http://www.newdu.com 2018-09-19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蒋振华 参加讨论

    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主要是指金元明清时期由中国本土道教所催生的道教文学理论观念和文学意趣。这一文学思想具备如下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它必须具有道教的宗教性质,比如全真派关于叙事散文的结构原理,是建立在实有宗教神仙之事的基础上的以事验理的结构意识;其次是它对于文学的理解要体现文学作为人类思想、个性、情感和审美意识之载体的特征。宗教性与文学性的水乳交融和有机统一,是元明清道教文学思想的基本特质。
    依傍道教发展 追求古朴本真
    金元道教文学是元明清道教文学史的第一个阶段,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由老庄道教原典的自然哲学所引发催生的追求古朴和本真的文学思想生态。
    金代道教发展的历史情形是多教派、多组织齐头并进,太一教、大道教、全真教共同发展。道教文学思想的演进也随着这些教派教团的宗教思想的发展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色。如太一教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诉求是“明月清风大德”,即彰显善行善德,主张以内心虚静修养作为宗教理想和愿景,追求老庄清风明月般的人生境界。受此宗教诉求的影响,太一教的文人道士将虚静的生命自由追求与清淡明丽空灵的艺术境界、艺术风格融为一体。大道教的创建是“得老氏立教之旨”,其基本教旨是追求清心寡欲、谦卑自守的修炼目标,又以解救百姓苦难作为立身处命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求实朴素的宗教组织,成员摈弃宗教中虚妄、夸大的言谈之陋习,厌恶繁文缛节的烦琐,主张回归道家自然、简朴的上古至德之时代,在文化价值取向上追求亲和自然、简洁纯朴的文化风尚,在文学思想主张上,力戒浮华奢绮之语,务求平实真坦之言,回归老庄的自然文风。
    金元时期的全真教是中国道教史上规模最大、教理教义最全面系统的教派,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道教发展进入最为鼎盛的时期。该教派也对金元明清的文学和文人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由于其教理教义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本真之真性情的重视,提倡保全人初始的本真和真性,要求信道者向人的内心求一真字,故名全真教。要保全真性,最佳的修炼方法就是“明心见性”,性命双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持清净、静养的修持环境。全真教的这些宗教思想催生了生熟互化的散文创作论,即主张“探意采理”“舍理采趣”的重视兴趣、重视真性情的散文神境理论,也催生了与“求真”“元气”“自得”曲直相依的诗学理论以及内敛多元的诗学观。
    道教进入明代后逐渐衰落和消沉,道教文学思想也渐渐无力创新而只能回归传统。与此同时,随着道教的民间化、下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道教文学思想通俗化、大众化趋势也就不可避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道教青词的创作,在明代成为朝野趋之若鹜的时尚。这虽然在客观上形成了雅化审美追求,但本质上只是文人信道、装饰生活的附庸“风雅”。
    进入清朝之后,道教的衰亡之态已然明显,道教文学思想也逐渐走入低谷。在清代考据之风的影响下,这一时期道教文学思想也有其独特的时代特质,那就是对于道教文学原典——《老子》《庄子》中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的阐释和注解。此外,也由于清代章回体小说的成熟与繁荣,道教章回体神魔小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就给神魔小说在结构安排、叙事方式、情节推进等方面提供了理论表述的广阔背景和先决条件,比如“天—地—天”“人—神—人”“神—人—神”等结构,既是道教存想思维的逻辑结果,又是道教宗教关怀以现实为依据、以仙界为理想的结构模式催生引发的结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