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隐喻: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认知品格

http://www.newdu.com 2018-09-11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建丽 田野 参加讨论

    科学知识生产过程历来是学界普遍关注与讨论的热点问题。无论是爱丁堡学派还是巴黎学派,都对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认知属性有着深刻的论述,特别是研究范式从本质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型更是体现了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认知视角介入的重要作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协商与知识论辩均指向其背后的概念表征,其中隐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表达、架构与论证的重要作用。可以说,隐喻为科学知识生产所涉及的迭代反馈提供了结构性传播框架,这可以看作科学知识生产从“学院科学”时期向“后学院科学”时期转型的重要特征。
    作为科学知识生产表达手段
    鉴于科学界经常会借用外部概念、方法和技术来完成科学知识表达,因此科学话语普遍带有隐喻性。这不但可以看作隐喻文学性原型的继承与延续,更体现了隐喻基于“实用主义”而对过往隐喻修辞观狭隘认知的批评。
    科学知识生产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的转移源于语言形式化模型在认知范畴之间的转换。一般隐喻为科学隐喻提供了有效的陪衬,并有助于阐明后者成为公认科学知识的重要条件。许多新的科学概念并不具备现成的表达基础,因此只好借助日常概念的相似性而建构隐喻来完成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因此,科学隐喻所关联的隐喻文学性为理解它们在科学中的作用铺平了道路。可以说,科学隐喻一方面改变了科学知识生产的呈现方式,这与隐喻自身的便捷性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有效地实现了科学知识的跨域转移,这与隐喻自身的认知性密不可分。
    科学隐喻不但提供了科学知识陈述的便利性重构,还为科学进步作出更为本质的贡献,这在科普性读物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如在没有“冰河理论”前,那些划痕的岩石、险要的巨石以及冰碛仅仅是岩石之堆而已。但是“冰河理论”产生后,它们就获得了一种它们以前从未有过的意义,它们依据“冰河理论”的含义结构而获得了自身独特的科学价值以及学术属性,而这些全新科学知识的生产离开隐喻表达的介入则完全不具有可理解性。
    隐喻对于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表征作用还表现在对具体学科文献梳理的反思中。实现科学知识生产与累积过程中,具体学科身份的隐喻化认同将使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表达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而且勘察各种理论派别的“知识图谱”会变得相对容易。随着全球化发展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科学知识生产更需要直面“全球化”与“本土化”互动中的科学身份问题。如果能从科学领域的基本隐喻表达概念入手,针对科学知识生产自身进展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类和评价,厘清科学知识各个生产阶段之间的承接关系,这对于科学知识生产的未来布局谋划无疑助力颇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