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消费主义弥漫的世俗化时代,作为一个时代之光的英雄和英雄形象在现世的狂欢中正逐渐被淹没。然而,当我们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迁、文学书写的变奏进行深入观察和考量时,会发现实际状况并非如此。时下,文学虽有式微之态,但其对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关注和书写并未中断,英雄书写依然是文学关注的闪耀话题。 持续不断塑造英雄形象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关英雄的认识和界定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英雄既指那些为民族和国家写下浓墨篇章的“大英雄”,也指那些默默无闻,在平凡的世界中坚强地生活着的无名的“小英雄”。从《历史的天空》《英雄时代》《白鹿原》《额尔古纳河右岸》《青木川》到《带灯》《古炉》《高兴》《推拿》《平凡的世界》《永远有多远》,从梁必达、陆承伟、朱先生、妮浩、魏辅堂到带灯、蚕婆、刘高兴、卑微的盲人、孙少平、白大省等,这些作品和人物形象表明,无论是历史回望式的书写,还是现实审视式的写作,英雄和英雄主义在文学中得到了持续而丰富的呈现。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30余年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中,文学对于人以及人与时代的关系等问题的理解更加具有包容性。而文学中有关英雄问题的书写,从观念、意识到创作,随之发生调整,文学中的英雄和英雄主义书写也逐渐呈现出多角度、多层次的态势。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去英雄主义”论调出现,这种论调的偏差在于:在英雄界定和书写出现新的角度和面向之后,其对何谓英雄的认定还是遵循传统的“大英雄”观,用旧标准来评判当下的多角度、立体化的英雄书写,其结果必然是旧观念与新现实脱节、理论设定与现实状况错位甚至偏离。因此,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语境中,我们需要对文学中的英雄和英雄主义书写作出新的理解和观照。 全面观照人物精神世界 回溯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书写,大体历经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文学作品的英雄书写侧重在革命历史视域中塑造“超人”英雄,《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红日》《红岩》《铜墙铁壁》《红旗谱》《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原动力》《三千里江山》《创业史》《艳阳天》等是此类英雄书写的代表作品。到了80年代,作家们则转为倾向于在人学视野中描绘“人性化”英雄,《西线轶事》《高山下的花环》《年轮》《红高粱家族》《棋王》等是此类作品的代表。这类英雄书写最显著的特征是更多地赋予英雄以“人”的俗世性,因此呈现出对英雄和英雄主义的全新阐释。但是,无论是“超人化”,还是回归“人性化”,早期当代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书写有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和指向,那就是时势造英雄,即对于英雄的观照、书写是基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这一背景既是英雄活动的典型环境,又是英雄生命和价值的重要旨归。 进入90年代之后,时代洪流与日常生活的界限日益模糊。与之前文学中的英雄书写侧重 “时代的一体化”不同,90年代之后的英雄书写让英雄从超人回到常人、回到生活,在时代、人性、生活的多重视域中,在对人的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精神世界的多重观照中,塑造出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英雄形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