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

http://www.newdu.com 2018-08-09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
    【编者按】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总体部署。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是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的思考、引领、阐述及体现,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即日起,“读书会”社交平台将陆续发布《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系列文章,本期主要内容为“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贡献”,分为八个部分:关于改革开放目标、方位和布局的新思想新贡献(点击查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点击查看)、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点击查看)、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点击查看)、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关于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新思想新贡献、关于党的建设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
     
    本期文章内容为: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
    



    习近平十分重视社会体制改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围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增强群众对改革发展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作出了许多新的论述,是我们党对社会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体现。
     
    (一)推进共享发展
     
    习近平强调要推进共享发展,指明了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党关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理论的创新成果。习近平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共享是全民共享,二是共享是全面共享,三是共享是共建共享,四是共享是渐进共享。习近平的阐释表明共享发展就是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享发展的核心价值就是要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强调: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他强调,必须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需要通过制度安排来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同时又要把“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更多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进共享发展的一些重要领域作了进一步部署。比如:优先发展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习近平特别重视扶贫,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为此,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扶贫,习近平还专门提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理念,强调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并提出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具体实施路径。他还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习近平对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改善民生、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的重要论述,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指出了更为清晰的方向。
     
    (二)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良性循环
     
    习近平深刻阐述了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新思想,旗帜鲜明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同时,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而民生是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持续不断改善民生,能有效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调动人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能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内生动力。所以,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持续不断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以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习近平还强调,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一方面,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要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不能等着经济发展起来再解决民生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府主要是保基本,不要做过多过高的承诺,多做雪中送炭的重点民生工作,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政府不能包打天下。”“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党的十九大所确定的一个基本方略。习近平对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关系的论述,体现了鲜明的辩证法思维,为破解长期存在的效率与公平之争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导。
     
    (三)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进行谋划时提出了“三个进一步解放”,即“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习近平对此作了重要阐释,其中,强调“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他对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一个新发展、新贡献。习近平指出:“我们要通过深化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两个“让”正是对社会充满活力的生动描述。社会的活力本质上是人的活力,是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0年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充分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才能让解放思想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才能最终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习近平也提醒:“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以往我们对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比较重视。从现在来看,强调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适应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实际需要的必然之举。将“三个进一步解放”相并列,并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对改革指导思想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
     
    (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习近平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关于社会体制改革思想的一大亮点,丰富拓展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思想的内容。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从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习近平认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他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创新社会治理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要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在发挥好政府治理作用的基础上,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二是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要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要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要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三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使基层有职有权有物,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要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要加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可见,习近平关于社会治理思想的理论贡献,不仅仅是在概念上把“社会管理”变成“社会治理”,更是在治理的体制、机制、方式、落脚点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思想和举措,这对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此外,习近平还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政策托底、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和观点。
    推荐阅读
    
    《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
    慎海雄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
    注: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编: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