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文摘 >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

http://www.newdu.com 2018-08-06 人民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
    【编者按】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了总体部署。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是对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的思考、引领、阐述及体现,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
     
    即日起,“读书会”社交平台将陆续发布《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系列文章,本期主要内容为“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贡献”,分为八个部分:关于改革开放目标、方位和布局的新思想新贡献(点击查看)、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点击查看)、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关于社会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关于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新思想新贡献、关于党的建设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
     
    本期文章内容为: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新思想新贡献。
    



    习近平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依法治国、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协商民主等方面有许多创新性论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确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方略,强调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是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极为重要的任务要求。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程序化,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习近平同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所在。“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习近平还强调,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完善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习近平关于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论述,含义深刻,意义重大,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科学指导。
     
    (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可以说是抓住了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核心要素,是对党的治国理政方略的一个重大创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围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比如:“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束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障碍”;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等等。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既是对我们党长期推进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传承,又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推进法治理论创新的成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和定力。
     
    (三)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习近平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深化了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习近平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关于政府职能转变,习近平明确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实质上要解决的是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力度,既积极主动放掉该放的权,又认真负责管好该管的事,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主要是:履行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行政体制改革要按照这个总方向,科学界定政府职能范围,优化各级政府组织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分工,突出强化责任,确保权责一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对如何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作了新的具体部署,例如: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深化简政放权,赋予省级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等等。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着眼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系统部署,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全会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作出了四个方面的部署: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合理设置地方机构。随后,中共中央于2018年3月22日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高效率效能,积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方案》从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深化全国人大机构改革、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深化全国政协机构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深化群团组织改革、深化地方机构改革八个方面作出了明确部署,并列出了改革的具体时间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着眼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大制度安排,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将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制度体系的变革,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艰巨性更加突出,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领导,紧密结合深化机构改革推动改革工作。习近平关于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对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奠定了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为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指引,同时也为这一世界级难题的解答提供了中国方案。
     
    (四)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司法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司法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新理念新举措,为中国推进司法公正奠定了理论基础。习近平指出:“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严格规范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程序;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等等。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改革思路和举措,对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保障人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五)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习近平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突出强调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他强调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习近平多次强调:“把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党的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要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同时,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协商渠道,继续重点加强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积极开展人大协商、基层协商、人民团体协商,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协商;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要规范协商内容、协商程序,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的制度化建设,确保协商民主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章可循、有序可遵,不断提高协商民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党的十九大报告着重对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尤其是发挥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的作用进行了阐述。习近平强调的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使协商民主涵盖更为广泛、内容更为多样、程序更为规范,丰富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式,拓展了协商民主的渠道,深化了协商民主的内涵。这是习近平对党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新贡献。
     
    此外,习近平还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推荐阅读
    
    《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
    慎海雄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18年7月
    注:转载请注明来源!
    责编:崔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