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现实题材创作,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看法。 激情。文学创作需要激情。激情产生于内心的热爱和责任感,与作家的创作观、价值观、审美观相关联。历史题材的繁盛,与中国文学的传统有关,譬如明朝人写《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与作家的经验与习惯有关——历史题材已经有相对成熟的表达经验,更与作家情结有关。不少作家有历史情结、怀旧情结,这应该也是一个规律。因为历史,往往从远处看,才能看得更清楚。 推动现实题材创作,我觉得首先要解决作家现实题材的创作激情问题。作家缺少现实题材创作激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说创作的难度问题。虽然历史题材在写作上也会有很多难度,如典章制度、服饰器物、行为细节等等,但相对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难度要小许多,因为这一切都可能通过阅读史料、查阅典籍就可以得到,而现实题材的创作,是没有这种捷径可走的,你必须到生活现场去,深入到人的内心中去,而且在如何处理生活、表达生活上往往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技巧。又譬如读者的兴趣,我们的读者也几乎都是从“听古”和看历史演义或看所谓的历史剧慢慢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历史人物、历史题材更感兴趣。读者或者说市场,也反过来影响了作家的创作热情。 而最重要的是作家的创作观问题。作家为什么写作?新的现实背景下文学何为?我觉得在当下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现在太强调文学的游戏功能或者娱乐功能,作家更多呈现的是自我的日常的琐碎的,与他人、与社会无关的现实,而且成了一种文学主流和正统,这不能不说是文学观有了问题。 能力。作家感知现实、理解现实、表现现实的能力,是现实题材创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实无限丰富又纷繁驳杂。作家从纷繁驳杂的现实生活中,看到真实的现实、本质的现实、主流的现实,甚至未来的走向,这确实需要作家锐利和敏感的眼光。生活瞬息万变,今天的现实已经和10年前、20年前的现实不一样,但现在却依然有一些作家靠自己过去的经验想象、建构现实。譬如说乡村,现在的乡村和10年前不同了,农民很少种粮食了,而种经济作物。种粮食的也不种过去的老种子,种的都是新种子,吃粮甚至做饭也和城里人一样了。就是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和过去不一样了,新的社会矛盾也出现了,城市的某些病到了农村,垃圾和污染、邻里关系等等都冒了出来。在这种新的生产生活背景下,他们的行为方式、精神诉求都发生了变化。就我的阅读来看,现在的乡村作品鲜有写出当下真正图景的,鲜有新的观照的,大多呈现的还是过去的乡村。而在城市也照样存在这种隔膜的状态,譬如说,作家已经不懂当下的经济生活,不懂工厂是怎么运作的,高新产业是怎么创新的。笔下的企业老板、员工仍然是几十年前的面貌。 在理解和表达上也存在惯性。如乡村,要么是田园牧歌式的,要么是破败凋敝式的,农民都是愚昧、苦难深重的。城市叙事方面,多半还是底层的苦难叙事,哀民生之多艰式的书写。我以为这就是当下现实题材创作出不了精品力作的原因。 机制。其一、出版(发表)机制。作家创作,其目的还是想得到社会认可,那种要“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作家不多。但现实问题是现实题材长篇小说出版难。现实题材创作难,难出版,就影响了作家的创作热情。出版单位如何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建立支持现实题材创作机制,这是应该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二、推介、评奖机制。在当下这个浮躁、纸媒阅读者减少、大众的审美趣味参差不齐的情形下,注重现实题材创作,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的推介、研讨,引导大众的阅读趣味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文学评奖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各类文学奖项,不论是中国作协的四大奖,还是各省、各行业、各期刊设立的文学奖项,都应该向现实题材创作做适当倾斜。其三、组织机制。作协应该建立和扩大一种稳定的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机制,现实题材创作扶持机制等等,要把组织工作做得更细一些。如作家深入生活的时间、经费保障,创作成果的扶持出版等等;对现实题材创作的作品要在选题、出版、评奖等方面给予关注等等。 推动现实题材创作,最有效的途径是扎实开展好“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活动,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充分调动作家的创作激情,让作家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现场,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素材和灵感,找到好的形象和好的表达,从而创作出现实题材的精品力作。 (作者系湖北作协理论研究室主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