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精准扶贫”的时代史诗(2)

http://www.newdu.com 2018-07-21 文艺报 刘 艳 参加讨论

    不读《大国扶贫》,你或许觉得贫困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读了《大国扶贫》,你才知道有那么多人曾经或仍然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才懂得了扶贫脱贫工作不止对于巴中,而且对于乡村振兴和中华复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任何一个有着人文情怀和悲悯之心的人,都会被贺享雍的文字感染和牵动心绪情怀。作品第三章《精准帮扶济苍生》里,“托起明天的希望”一节的杨阳因贫辍学,外出打工,读来让人心痛。杨阳在帮扶干部帮助下重新回来上学,一个孩子的学习经历充满了曲折,让你的心一直揪着,直到读到这个孩子又重新回了学校并且衣食无忧,才略释然。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乡村生活经验、内置的乡村视点,在当前乡土小说写作中显得凤毛麟角。考察贺享雍此前的“乡村志”系列小说会发现,贺享雍乡土小说的隐含作者是一个农民出身又受过现代启蒙教育的乡村观察者、体验者和思考者。贺享雍“乡村志”小说具有内置的乡村视点,小说的叙述都不是借助一个外来者的视点来完成,是由一个能够融入乡村生活、身在乡村的人来叙述的。他的小说,是可以同时给城里人和乡村人看的。《大国扶贫》显示了贺享雍一以贯之的写作特点和写作风格,如果没有内置的乡村视点,依靠现代启蒙理性的视角或者乡村外来者的视点,很难完成这样一个包罗万象、对扶贫与脱贫的书写几乎面面俱到的“非虚构”纪实性文学作品。
    《大国扶贫》没有流于单纯的数据记录和道理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生动、感人的“非虚构”故事,记录下巴中扶贫的时代史诗式业绩。作品第四章“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五章“甘洒热血写春秋”,都是作者围绕扶贫干部的工作和生活的生动书写。第六章“按下葫芦浮起瓢——震荡中的村庄”,写下了扶贫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和曲折。第七章“不信春风唤不回——一个良好的脱贫攻坚社会环境如何营造?”是通过扶贫干部的访谈录和扶贫干部化解非贫困户矛盾及怨气的故事,来破解扶贫攻坚的切实难题。第八章“榜样力量,推动社会扶贫”,是通过三个扶贫爱心人士的自述,来讲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如何与扶贫干部共同扶贫攻坚的感人故事。作品第九章“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的希望:让乡亲们富起来”、第十章“大风起兮云飞扬——自强不息话脱贫”,读到的也是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宏大简略的数据。这也是《大国扶贫》属于扶贫写作题材领域“非虚构”纪实文学力作的一个明证。
    我们都知道,“非虚构写作”是近年来中国文坛备受瞩目的一股写作的潮流,是当代作家试图重建真实信念写作伦理的努力,对信息时代仿真文化和经验化、表象化都是一种反拨。贺享雍的《大国扶贫》能够彻底走出书斋,一改作家蛰居书斋的写作习惯,深入生活,扎根生活,记录下一部与时代同脉搏、共心跳、同呼吸、共命运的扶贫脱贫的时代篇章,让乡村振兴的历史经验能够留下同时开启乡村振兴的未来可能性。贺享雍《大国扶贫》的价值与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